祭祀通天,启示王莽 古代“通天之地”如何祭祀?

2023-11-08 20:02:05 字數 1429 閱讀 8000

《左传》中曾经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祭祀和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战争的影响显而易见,但为什么祭祀也能与战争相提并论呢?实际上,繁琐的祭祀仪式并不是一种表面的“表演”,它代表了权力的**和合法的统治。因此在古代,许多帝王都要亲自参与祭祀,以显示他们是“天选之子”,巩固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西汉末年,王莽的“哭天”仪式尤为著名。

当时,王莽在绿林军的剿灭之际,带领群臣举行“哭天”仪式,希望上苍能帮助他们“起死回生”。尽管他最终没有成功,这种祭祀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在商周时期,祭祀活动在古代人的统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秦国的国君自称是西方天神白帝的后裔,为此,在其领地中建造了“雍城四畤”,用于祭祀众天神。这也开启了秦国人向东进军关中的道路,并将都城定在了陕西凤翔县的雍城。

据传说,由于雍城地势高,许多神灵都定居在那里。因此,在秦文公到秦灵公这三百多年内,历任秦国皇帝都要亲自前往雍城,参加祭祀活动。在血池祭祀期间,秦人带着大量的牲畜前来。他们肯定杀死这些动物,以表达他们不忘先人“饮毛茹血”的传统。在雍城的血池中,考古队发掘了近百个祭祀坑。这些祭祀坑大小不一,一些较大的长方形坑底部、四壁和顶部都铺着厚厚的木板。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玉器和畜骨。

考古专家推断,秦人的祭祀流程应该是先选好吉日,然后带来牲畜,在血池里宰杀符合条件的牲畜,将它们的鲜血聚集在一起,祭奠天神,并祈求天神保佑国家繁荣昌盛。之后,他们还要恭送天神,撤下祭品并把祭物埋在地下。这场“通天感应祭祀”才算完美结束。2023年,甘肃鸾亭山西畤遗址被重新发掘,揭示出这是西汉时期刘邦所用的北畤祭祀场。

据称,刘邦之所以选择北畤作为祭祀场所,是因为对于秦人的祭祀仪式过于繁琐复杂感到厌倦。作为代表,北畤成为了皇帝祭祀的场所。如果皇帝无法亲自到场,就会在血池附近的烽火台点燃“权火”,向帝都传达祭祀信息。然而,后来的帝王却认为这种浪费时间和资源的祭祀活动不但没有保佑国泰民安,反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这与儒家的统治理念产生了激烈冲突。

据《秦汉祭祀文化遗存研究》和《陕西考古》所述,大儒匡衡曾向汉成帝进言,称雍城四畤原本是诸侯国的祭祀体制,天子不应该长期遵循。此后,雍城祭祀天神的活动逐渐“失宠”。这一改变也为王莽后来“哭天”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探秘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揭示青铜人像的神奇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中,三星堆遗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最近的发现,特别是三星堆遗址号 祭祀坑 土的三件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这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地方。这些令人惊叹的铜像不同于三星堆此前出土的抽象化的青铜人像,而是更接近真实的人体形象。它们通稿约厘米高,呈双膝跪坐姿态,生动...

殷商时代的神权与祭祀传统 天帝与祖先的地位对比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殷商王朝独具特色的神权与祭祀传统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殷商时代,王权与神权几乎同等重要,而祭祀活动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仪式。这篇文章将 殷商时代的神权观念,比较天帝和祖先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殷商王朝,虽然在后世看来神秘而遥远,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神权国...

上天的启示藏于冥冥之中

天启,就是上天的启示。为什么会有天启?老子有言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人世间总是善恶同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人世间作恶所得的业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天灾人祸的降临。老子图 明 唐寅。在灾祸发生之前,上天都会有种种启示来告诫世人,启发那些还有善念的人 悟性好的人。这多是天启出现的原因。离灾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