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2023 11 18

2023-11-26 22:55:04 字數 781 閱讀 266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历史年表的开端则常常困扰着历史学家。公元前841年的周共和被认为是历史年表的起点,但在这之前的岁月早已被深深地掩埋在历史的沧海之中。要寻找确切的纪年,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前后的记录资料,才能揭示从夏到商再到周的完整年表,实现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真正追溯。而在这个断代工程中,哪个事件能够胜任这一重任呢?答案便是“武王伐纣”。只要能够准确确定武王伐纣的年份,整个夏商周的年表便水落石出。

那么,有没有线索呢?答案是肯定的。姬发和姜尚发动起义的那个清晨,有一位随军记者在凌晨时分观察了天象,并做了如下记录:“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这看似晦涩的记录在天文学家眼里却是一份准确的时间坐标。其中,“岁”指的是木星,这句话表明木星位于南方天区的三颗星附近。“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则标志着月亮和太阳的具体位置。“辰在斗柄,星在天鼋”表明星辰和日辰的位置都在北半球。借助这些记录,天文学家得以计算出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之间某个特定时刻符合上述天象条件。结合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记录“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意味着这一天发生在甲子日的早晨。通过一系列计算和排除,最终确定了公元前2023年11月27日武王的队伍出发,第二年1月20日攻克商朝。这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历时四年,通过史籍资料、青铜器铭文、天文学天象演算、历史纵横印证等多方面的论证,将可考证的年表推至公元前2023年,中华文明的信史年表由此确立,不再逊色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文明。这一历史谜团实在耐人寻味。

武王伐纣,新篇章的开始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成为了周朝的武王。武王任命姜子牙为他的军师,同时扩充自己的兵力,准备讨伐商纣。与此同时,商纣王的残暴行径越发猖獗,引起了社会贵族的不满和愤怒。有一天早晨,商纣王在鹿台上与他的宠妃妲己一起欣赏风景。这时,他们远处看到了一对老年人和一个青年正在河中涉水过河。老年人快速地过河...

天下共主周王朝君王武王伐纣,礼乐天下的帝王楷模!

周武王心胸开阔,目光长远,决断果断。面对商朝的 他毅然挺身而出,以行天道之义号召民众,赢得了广泛支持,大大扩展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在征伐纣王的过程中,他亲自率领军队勇往直前,在牧野一战 其不意地击溃了纣王。周武王的个人魅力也为他赢得了人们的敬爱,这成为他得到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周文王姬昌时期,周室...

周武王姬发90岁伐纣,93岁去世?细看史料,这不太可能

周武王是否享年岁的说法,源自汉代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 礼记 中的记载 武王九十三而终 礼记 成书于西汉,被视为儒家文献的权威,因此在汉代,周武王高寿岁的说法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然而,这一说法在逻辑上遇到了疑难。首先,根据主流历史学界的研究,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溃纣王军队后,仅在位两三年便病故。但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