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 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2023-11-17 21:00:18 字數 2947 閱讀 3665

读完《活着》后,一方面感叹于优秀作家笔下的人物与场景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在作者的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写作下,仿佛真的进入到文中的世界,听着“福贵”在你耳边讲述他自己“悲惨又幸福”的一生。

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速流逝中一个人看似漫长的一生实则是多么的短暂,福贵的一生也仅仅是众多生命长河中的一例。我们作为听者,通过他的讲述,在短时间内快速“过完”他的一生。就像一个故事一般,从开头阅读到了结尾,时间从日出变成了日落。但是这样短暂的一个故事却需要福贵用漫长的一生来补足。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事。写**的主人公是以第一人称描写,称之为“我”,而在主人公遇到福贵,并开始听取他所说的故事的时候,故事内容的描写同样使用第一人称。在福贵的故事叙述之余,又加以描写两人中途停下讲话的其他周边细节场景。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仿佛福贵所说的故事第一时间不是说给主人公“我”所听到,而是说给在阅读**的自己听的。而在作者开始描写,两人停下对话后的场景时,作为读者的自己才猛然反应过来,自己实际上也只是旁观者。

说回**的内容,福贵诞生在一个富贵人家,因为好的家庭条件养成的自身的惰性,同时还染上的赌博的恶习。很快,赌博成瘾的他在一次豪赌之中赔光家里的财产,于是从吃喝不愁的阔少爷变成了住草棚穿**需要自己辛勤劳动的贫农。这种财富的巨大落差也让福贵的父亲徐老爷内心无法接受而离开了人世。

从未干过农活的他,为了生存也不得已底下头,拿起锄头,穿起布衣在借来的田间种地务农。在尝尽了人间苦味后的福贵,终于认识到财富的积累是多么的不易。虽然父亲的离世让福贵悲痛不已,但是他的身边依然还有自己的母亲、怀着身孕的妻子家珍和女儿凤霞。虽然以后的日子穷苦一些,但是仍然有着家人的陪伴,那无疑也是很幸福的事情。福贵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决定踏踏实实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带领着家人一起奋斗未来的生活。

可惜老天在帮福贵把门关上的同时,也把窗户一同给封死了。在往后的日子里,福贵的母亲因病重离世,女儿凤霞因高烧而成聋哑,长大后嫁给了同为残疾的二喜,在为二喜生下孩子苦根后大出血也不幸离世。妻子家珍生下的儿子有庆也因为医院的一次抽血事故导致失学过多而死亡,妻子家珍身不幸患上软骨病,走在了福贵的前头。在如此不幸的家庭里,福贵就只剩下了自己的女婿二喜和孙子苦根相依为命,可老天爷对他开的玩笑却一直没有停下,二喜在工地工作时,被两块水泥板给夹死。唯一的小孙子苦根,也在一次高烧中,吃了大量的豆子而死亡…

福贵此生所经历的苦难是如此让人惋惜和同情。此番苦难,换做常人,怕是早已崩溃。但在**的结尾,福贵在诉说完自己的一生后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唱着歌,渐行渐远,仿佛刚刚对“我”所说的是一个从别处听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似乎和他毫无关联。

*的名字为《活着》,但是亲人的死亡却一直伴随着主人公福贵左右,福贵面对一生中接踵而来的苦难却并没有绝望,仍然“活着”。在读者眼中的福贵一生是悲惨的,是因为读者在短暂的聆听中,去回味福贵这一生仅有苦难使得读者震惊、难过和同情。而福贵的脑海中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因为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拥有着妻子家珍的恩爱、孩子们的孝顺、女婿二喜的体贴、以及和自己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这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之感早已汇成江河淹没苦难带来的悲伤,作为听众的“我”们是自然无法体会的。

可能会有人说,福贵的一生起起落落,最终仍是孤生一人,活着的意义何在?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在自序中早已给出了活着的答案。

在《活着》一书中,徐富贵一生的故事与他讲故事时的神态,表现被穿插描写,悲怆故事与其乐观淡然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他笑起来时,脸上的每一道如田间沟壑般的褶皱里,都含着沧桑的故事。

略微浑浊却依旧光彩熠熠的眼睛里,闪动着的是永远不灭的生活动力之火。

最后,徐富贵赶着相依为命的老牛“富贵”,唱着高昂的曲子,慢慢走远。

极度悲伤,极度震撼。

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与徐福贵相比,要远远不能及。

没有人希望自己置身苦难,但生而为人,既非圣贤,也非妖魔,难免俗事缠身,人人都想在处理各类事情时游刃有余,人人都想让生活按照自己的预想好好的向前走。

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充满了悲剧,过着苦难的日子,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最终连最基本的活着都没有做到,悲惨的死去了。

我在看网友评论的时候,有人说:“《活着》这本书太残忍了”

这本书确确实残忍,但正因为这些残忍,才深深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了他,在这些浓缩的残忍里,我感受到了特别明显的生存意志,与生命的顽强,也正因如此,我才开始对当下变得更加豁达,人生的终极意义是活着呀,而不是那些金钱之类的东西,每个人努力的去活着,那就已经足够了!

可以说《活着》这本书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同时也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余华说 “生活属于自己的感觉,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生活属于自己的感觉,不属于别人的看法。导语 著名作家余华在一次访谈中谈到生活观念,他强调 生活属于自己的感觉,不属于别人的看法。这篇文章将深入解读余华的这句话,引导我们如何树立真实的人生价值观,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文 生活属于自己的感觉,不属于别人的看法。这句话揭示了生活的真谛,教导我们如何去审...

读余华《活着》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活着就是胜利

在阅读余华的 活着 时,我深感人生苦难的常态和活着的意义。这部 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这部作品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苦难和困厄面前,活着就是胜利。福贵,这个在 中苦苦挣扎的主人公,他的名字本身就寓含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他的生...

生活终归是属于自己的一场盛宴

生活终归是属于自己的一场盛宴,做出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才能让自己不枉此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无论是大到选择职业 婚姻,还是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需要我们做出决策。而每一次的选择,都关乎着我们未来的命运和人生。在这个充满着未知和变数的世界里,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