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糖尿病患者行动“指南” 风险与防范

2023-11-15 10:44:28 字數 2069 閱讀 3299

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旨在促进公众了解糖尿病风险,从而延缓或预防疾病。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5.37亿成年人罹患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这意味着近一半成年中国人处于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更让人担忧的是,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56.7%)尚不知晓自己的病情。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家族史。

2型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他自己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超重和肥胖。

体重过大时,脂肪细胞释放的脂肪酸增加,干扰了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长期而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最终将导致胰腺的β细胞功能衰竭,从而导致糖尿病。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高糖高脂饮食、低纤维饮食、过量摄入加工食品、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通过影响体重、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糖水平等途径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缺乏运动。体育运动对于维持健康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缺乏身体活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相对减弱,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也会降低,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此外,高龄人群通常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本身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高血压。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高血压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除此以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长期应用类固醇或抗精神类药物等也被认为可以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推荐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表1),对20-74岁普通人群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该评分表总分≥25分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国际糖尿病联盟开发了2型糖尿病风险评估的**工具,也可以通过访问test2prevent (并**填写调查问卷,了解未来10年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一旦被认定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明确糖代谢状态。如果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即使筛查结果正常,也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

表1.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

高危人群怎么办。

合理膳食。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酒精、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增加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监测。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您有任何这些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请就医咨询。

总之,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2型糖尿病的风险认知和有效管理尤为重要。除了意识到家族史、超重、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外,我们也要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医学干预,更好地降低患病的风险。借助科学的进展,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个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对糖尿病的认知,积极追求健康生活,为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指南 从初诊到复发,如何应对心理挑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患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外,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也会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本文将从专业角度解读长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科普及自我调整心理健康,从而持续改善疾病。初诊期 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

糖尿病足坏疽 为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隐患?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对身体各器官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其中,糖尿病足坏疽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的一大隐患。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足坏疽的成因,以及预防和 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深入 糖尿病足坏疽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患者足部组织坏死和溃烂的严重病变。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坏疽呢?首先,糖尿...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坚持健康饮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减少高糖 高脂 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 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同时,合理安排餐次和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 减少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