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国人遗忘的大王朝 北魏

2023-11-09 12:40:01 字數 3649 閱讀 486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说起这首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木兰诗》,应该有很多人能够说出这首乐府诗创作的大概年代——南北朝时期。

只是具体是南北朝时期的那个朝代,很可能就没几个能说出来了。

这是木兰辞创作于北魏时期。只不过听到北魏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大脑中都会茫然若失,甚至一片空白,好像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给我们如今的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

毕竟,对南北朝时期的那段历史,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时期大部分事情只记载于卷蠹浩繁的二十四史之中,而不像其他历史时期,要么有灿烂的文化典籍能泽及后世世,要么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演义**在能民间广泛流传。

人们对于十六国南北朝,尤其是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相生而存的“五胡乱华”这段往事,大多还有种心理上的逃避。

大概多数人都不愿提及那段血腥的往事。

大概是这多重原因的作用下,十六国南北朝**现了一个在史学上十分重要,却在民间极少被人提及的朝代或者说是政权——北魏。

大部分人对这段时期的认知了解,甚至比不上辽和金,毕竟一部说岳全传,就让辽金两朝印在了大众的脑海中。

如今流传度较广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故事,可能就是东晋谢安与前秦苻坚的淝水之战了。

然而,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公元383年。这段故事只是十六国南北朝前期的一段小小的前奏而已。

整个十六国南北朝从西晋灭亡开始到隋朝建立结束,从公元304年到589年,经历了整整285年,将近三百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在史学界,往往还分为前期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与东晋灭亡后的南北朝时期。

前期是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后期是公元420至公元589。

可以发现这两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重合。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宋。

公元439年,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攻灭北凉,统一北方。

公元534年,北魏**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于577年灭北齐。581年北周被隋所灭。而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纪元。

也就说,北魏彻底灭亡后的37年,中华文明便出现了汉朝之后的第二个盛世——唐朝。

有些巧合的是,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而在清朝灭亡(2023年)后的37年,中华文明也建立了如今开创又一盛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只是如今,1700多年前的那个遥远的政权,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北魏的建立是在公元386年,也就是淝水之战后的第三年。

也就是说北魏386年建立后,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统一了北方,到581年被隋朝取代,享国整整近两百年。

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北方,存在了近两百年的政权,如今却极少被人谈及。

与它所处南北朝一样,似乎已经被莫名的遗落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除了史学家之外,大多数人,可能只有在欣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及壁画的时候,才会隐隐然感应到那个由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雄踞北方两百年政权的雄健余韵。

北魏自孝文帝拓跋宏490年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汉化政策,国家经济文化也逐渐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如今史书上在介绍北魏的文化成就的时候,经常提到两本书。

一本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农商经济著作。对研究古代的农业、畜牧业、商业、各种农牧副产品及经济作物,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另一本是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是一部文笔雄健优美的地理著作。这本书对后世的徐霞客,也有很大的影响。

只是,这两本书都太过于偏门,不像三国的故事那样容易流传,更不是我们一般大众所乐于闲用谈资的东西。

此外,在书法领域,北魏时期还有风格俊朴雄建的魏碑传世。

至于北魏对后世民间文化影响最深的历史事件,我想大概就是北魏兴佛与灭佛的两场运动了。

笔者也大略读过一些佛学的经典,对佛学的认知大概只有两点,一是佛学典籍的凌乱不成系统,宗派林立,各成一说,自修一派,混乱不堪。二是,佛学本质上消极至极点的人生态度。

佛教之所以能在两汉之后逐渐兴盛,大抵与当时惨烈混乱的社会环境有极大关系。人们都想找个逃避的地方,把头埋进去吧。

佛学对人生唯一的积极意义,可能就是能劝人看开一点吧。

说回北魏这个朝代。

每当我开卷的时候,读到这段历史,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段南北朝时期,在文化上是混乱甚至是倒退的。

一个文明如果在文化上不能进步,背后世逐渐遗忘的概率也就越大。

唐宋两朝,之所以成为对后世中国影响最大的朝代,与其在文化领域的巨大成就是分不开的。

所以北魏即使占据北方近两百余年,但因为在文化领域的落后,所以对后世的影响力甚至比不上拥有谢安、谢玄、陶渊明、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东晋一朝。

对于如今中国的盛世闲民,更是往往记不起中国历史上还有过北魏这么一个政权。

大概只有在诵读《木兰诗》的时候,在读到: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句的时候,会微微一怔,思考片刻,为何这里国家的君主被称为“可汗”。

而那个时代留给现在,能让盛世闲民偶尔记起的,还有一首传诵极广的《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千年一过客,逆旅天地间。

若是有一个南北朝时期的人穿越而来,我想他一定会震惊:

如今的世界,正发生着多少以前发生过的故事。

就譬如如今的中东,以色列、巴基斯坦、犹太人、阿拉伯人……

流血的惨象令人目不忍睹。

儿童的哭泣让人耳不忍闻。

人们在闲谈中也不愿过多提及,如同创伤后想要逃避一般,只在暗暗的祷告:

让流血与死亡,慢慢磨砺掉一些互相抵触的尖锐。

渐渐的将一个地区的人类熔炼成一个整体。

那时候,他们应该也会擦掉曾经的血污,只留下一些美好的歌谣吧。

没人想让自己的孩子活在仇恨中。

多么庆幸,如今的神州大地的子民,无论如何艰难,至少也都能苟且衣食,做个盛世的闲民。

努米底亚王国,北非被遗忘的力量,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王国

努米底亚王国 一个北非被遗忘的力量在北非的历史上,有一个曾经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王国,名叫努米底亚。然而,尽管这个王国在地中海世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却往往被历史学家们所忽略。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 努米底亚王国的兴起 繁荣和衰落,以及它对古代北非和罗马帝国的影响。通过对努米底亚的历史 文化和政治制度进...

清朝 沙俄与中东铁路 一个被遗忘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被遗忘,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今天,让我们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清朝 沙俄与中东铁路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借款 铁路 货币和外交,充满了阴谋与斗争,堪称一个历史的缩影。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成了日本的死对头,而沙俄与清朝却逐渐成了 好哥们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沙俄在甲午...

羯族人 被遗忘的北方风云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颇具神秘色彩的胡族 羯族人。他们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其在西晋末年的崛起与衰亡,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被遗忘的风云岁月。这支源远流长 历经波折的民族,如同北方苍茫草原上的风一般,曾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短暂绽放。羯族人的身世渊源十分曲折。据史书记载,羯族起源于匈奴之中,后成为其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