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釐王的统治 诸侯间的暗流涌动

2023-11-05 17:30:05 字數 1961 閱讀 8520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君王的出现,都带着他独特的命运轨迹。而周釐王,这位东周的第四位君王,他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周王室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

周王姬胡齐,姬姓,名胡齐,周庄王姬佗长子,是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成为东周第四位王,公元前 681 年,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 678 年,正式册封晋武公为晋国国君。公元前 677 年,周王去世,其子姬阗即位,是为周惠王。

虽然姬佗晚年曾经想废掉太子姬胡齐,另立姬颓为太子,但是姬胡齐还是成功地继位,是为周王。周麓王的运气确实不错。

就在鳌王继位的这一年,齐桓称霸的年代,那个风华正茂的青年齐公,在管仲这位杰出辅佐的引导下,将齐国引领至富强之路。逐渐崛起成为春秋首霸。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层面的提升,让齐国在诸侯国中崭露头角,成为那个时代的璀璨之星。

为了借助周王的名义争霸天下,齐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议,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攻掠。

周釐王元年,齐桓公,取得成就之后,齐桓公立即向周王汇报工作,把战利品拿出一部分来献给王,表现出"尊王”的一面。

自东迁以来的几代周天子,都挺受诸侯的气,麓王一下子获得尊重,心里很高兴,于是决定回报齐桓公。麓王以天子的名义,任命产桓公为霸主,有权召集诸侯组织会盟。这样一来齐桓公征伐诸侯就有了正当的名义和权柄,配上齐国实打实的国力,齐桓公和管仲在世的时候,天下也还太平了一段时间,大周天子的地位也比较稳定。

他立即将召集诸侯承认宋桓公为国君一事委托给齐桓公处理。这不仅让齐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使得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威望得到了提升。

周釐王二年(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春天,齐国、陈国、曹国联军进攻宋国。齐桓公请求周釐王出兵相助,周釐王派单伯带兵和诸侯相会,与宋国讲和后回国。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周王室对齐国的倚重和支持。

司马迁在《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中记载:晋侯缗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相对于支持齐桓公称霸,默认曲沃代翼这一违背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的事情,才是周釐王的最大错误。

周釐王四年(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冬天,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武公攻杀晋国国君晋侯缗,兼并晋国土地。晋武公篡夺了晋国的大权,曲沃武公用所有的珍宝器物贿赂周朝的权贵。

周釐王为了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没有率军讨伐晋国,以维护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居然承认了晋武公的地位,正式册封他为晋国国君,然而,对于周朝来说,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维系其统治的根本,如果周朝不能维护这些制度,那么其他诸侯国自然也会仿效周朝的做法,无视宗法制和分封制,导致春秋时期出现了越来越多弑杀君主的事件。

周釐王的选择却让人大跌眼镜,这无疑是对周朝统治的一次重大打击。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周朝的做法,无视宗法制和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以说是“曲沃代翼”的升级版本,这无疑是对周朝统治的一次重大挑战。然而,对于历史来说,这些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周釐王承认晋武公的地位、其他诸侯国的效仿以及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出现,都是对周朝统治的一次重大打击。这也让我们思考如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如何在变革中保持传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如何在变革中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周釐王五年(鲁庄公十七年,公元前677年)春天,周釐王去世,谥号釐王(亦作僖王)。周釐王死后,其子姬阆继位,是为周惠王。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东周的天子们可谓一位不如一位。而周釐王,这位东周的第四位天子,在他的统治时期,改变文武之制,宫殿的装饰变得玄黄华丽,建筑更是高大而奢侈。对此,孔子在他的著作中曾讥讽道:“孔子之所为讥,殆非也。”

周釐王沉迷于享乐的同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等大国正在崛起。这些大国的实力已经盖过周王室,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主要力量。诸侯间的争霸战争愈演愈烈,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乱世悲歌,唱出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残酷现实。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官涅继承了王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对国家大事毫不关心,只顾吃喝玩乐,派人四处寻找美女。大臣褒珦曾劝谏幽王不要忘记治理国家,但周幽王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命人将褒珦关进监狱。在监狱里关了三年后,褒家人想方设法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教会她唱歌跳舞,将她打扮得花...

周朝的诸侯国制度

在 周邦 之外的区域,被称为 万邦 也叫做 多邦 庶邦 尚书 洛诰 载 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尚书 大诰 载 王若曰 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尚书 酒诰 曰 厥诰毙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 祀兹酒。所谓的 万邦 或 多邦 庶邦 当指各类地方政权。万邦是一个十分广大的地区,左传 昭公九...

揭秘西周同姓诸侯国 王室宗族的分化与权谋

在远古的西周时期,封建制度的萌芽在姬姓王室的手中生根发芽。然而,这个时期的历史并非单一线索,而是交织着宗族的分化 权谋的纷争。通过考察同姓诸侯国与王室宗族的交织关系,我们可以窥探周代政治体制和家族权力的微妙平衡。传统观点将周公视为分封制的奠基人,但实际上,周公家族早在分封制实施之前,就已经开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