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 权力与尊严的博弈

2023-11-02 20:29:26 字數 3578 閱讀 1617

周平王姬宜臼,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公元前771年,杀了周幽王的申侯捅了马蜂窝,他的帮手犬戎王已经满载着金帛远走高飞。

烽火台上的狼烟高高升起,象征着周王室的危机。前来勤王的分别是周携王姬余臣、卫国、郑国、晋国、秦襄公。

勤王人马气势汹汹杀向关中,这个局面如何应对,申侯瞅了一眼九岁的周平王,一脸茫然,而周平王同样一脸茫然地望着申侯。

一,周平王,这位曾经被立为太子的忧郁王子,如今却面临着兄弟篡位的威胁。周携王,一心想要成为真正的周天子,而这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他的侄子——周平王。周平王虽然曾经被立为太子,但背负上了“弑父”骂名,论资格比不过周携王。

二,卫国是周武王弟弟康叔的封国,最初叫康国。后来商朝后裔武庚叛乱,康叔平叛有功,还得到了武庚的地盘,在此基础上,建立卫国。周幽王被杀时,卫国国君是第十一代君王卫武公。

卫武公本名卫和,他是杀哥哥卫馀篡取得的君位,但由于治国有方没有被周天子轻视。周厉王时期,卫武公成为卿士。周厉王被国人赶跑后,卫武公执政十四年,避免周朝倾覆,史称“共和执政”。

周厉王死后,卫武公辅佐周宣王开创“宣王中兴”局面。所以,卫武公是德高望重的肱骨之臣,虽然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但周朝出现变故,他不会坐视不管。

三,晋国。当时的国君为晋文侯。晋国的第一位国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晋文侯是第十一任国君,二十岁时,父亲晋穆侯去世,他本该继位,命运却与他开了个玩笑,被叔父篡位。那时的他,无助、迷茫,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个世界。然而,他并未放弃,而是选择了逃亡,之后,晋文侯逃到宣王身边避难。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周幽王继位后,派西周大军助晋文侯夺回君位,故此晋文侯对周幽王感激涕零,如今周幽王有难,晋文侯也不会隔岸观火。

四,郑国。前来勤王的是太子郑突。郑国刚建立不久,但它的地位却不容小觑。国君是周幽王的辅政大臣郑桓公。郑国的封地是以武力从东虢与郐国手里索逼来的,但得到了周幽王的默许,既是报答周幽王的恩情,也是为了展示郑国的实力和忠诚。太子郑突率领着他的忠诚士兵,满怀报答周幽王的热情,急切地想要为王室效力。

五,秦襄公则是在上一次勤王大军中就表现出色,他以陇山为基地,汧邑为据点,能够第一时间赶到。

面对大军压境,申侯与周平王心中忧虑,但并未失去希望。申侯想到了一个策略:许以相对均等的利益,各个击破,孤立虢公鼓与周携王。

一,他首先找上了卫武公,将卫国的侯爵国地位提升至公爵国,使卫国在朝见周天子时可以与虢国和虞国并列在前三。其次,卫国可以凌驾于鲁国、齐国等侯国之上,理直气壮地领导它们,发号施令。

这个封号恰是虢公鼓不能给的,因为那样做就等于削弱自己,但卫国又迫切需要得到这个爵位,申侯正好利用了这个空档,可谓切中要害。这个举措让卫武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也让他更加坚定地站在周平王这一边。

二、接着,申侯又将承诺给了晋文侯在河东地区**权,许诺晋文侯在河东地区**权,这就意味着晋国可以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诸侯众多的河东兼并其他诸侯,以此实现强大自身,这无疑是对晋国未来强大的巨大**。晋文侯感激涕零,欣然接受。

三、然后,申侯又将郑突提升为卿士,如郑桓公辅佐周幽王一样辅佐周平王。并将女儿嫁给他为妻。这还不算完,申侯还允许郑突使用周朝的军队征讨其他诸侯。这三个条件迸发出的**力,足矣让郑突心花怒放,郑突在得到这一系列优厚的条件后,从而忘却复仇。为周平王尽一份力。在郑突看来,如果能称霸中原,节操不算什么,所以欢欣鼓舞地接受。

四、先给秦襄公提升地位,由附庸直接升为伯爵,中间跳开了男爵与子爵,这样一来,标志着秦人的正式立国。这个优惠条件于秦襄公太重要了,好比从小学一下升到了大学本科,有了名正言顺的安身立命之地。然后,申侯再许诺秦襄公一个岐山之西的有限**权,此举意味着允许秦国朝虢国的领地扩张。这两个条件的**对于秦襄公来说太大了,他无法拒绝。于是与申侯化干戈为玉帛。

五、在这几场交易过后,各方的利益得到了满足,申侯这个“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初见成效。轻轻将四个敌人变为盟友,一致拥戴周平王。所以,此时申侯也没必要惧怕虢公鼓与周携王了,对他们置之不理就是一种孤立与打压,而他们只能忍气吞声。

周平王正式登上王位,执政初期,他的手中握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他的面前,摆着两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犬戎的威胁如影随形,他们的侵略让镐京的宁静被打破,烽火连天。另一方面,诸侯虢公翰已经拥立了周幽王的兄弟姬余臣为天子,这使得周王朝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如同夜空中的两颗明亮的星星,各自闪耀,却也各自孤独。

周平王思前想后,镐京的困境让他明白,这里不再是他的避风港。出于安全考虑,他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舞台。所以众人商议提出了一个看似颠覆性的想法:将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意味着西部的国土,尤其是周朝的龙兴之地——西岐,将永远失去。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由申国护卫周平王。周平王带领着他的臣民,在秦国、郑国、晋国、卫国四路人马护送周平王东迁,而把持函谷关的虢公鼓也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大队人马从自己脚下的关口通过,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申侯巧妙退敌,变被动为主动,完胜,全身而退。

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那是一次历史的转折,也是一次新的开始。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十年之后,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临了。他支持的晋文侯成功攻杀周携王姬余臣,这一战使周朝重新统一,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稳定了东周初期的局势。这一刻,周平王知道他已经走出了最艰难的一步。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然而,这只是开始。周平王的道路还很长,周王室的衰微让他明面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却要看着大诸侯的脸色行事。诸侯间的战争和互相吞并让天下形成了一种混乱的局面——诸侯争霸。在这种环境下,周平王的日子并不好过。

周平王在位的漫长时期,一个微妙的权力平衡在周王室、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之间展开的互动,犹如一出精心编织的权力戏码,描绘出一幅复杂而又生动的人间图景。

他们以卓越的才能和勤奋的努力,使得郑国在周王室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被委任为周王室的卿士,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权力的职务,他们以忠诚和才干赢得了周平王的信任。然而,随着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周平王开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他担心朝政会被郑庄公所操纵。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平王决定撤掉郑庄公的卿士职务,并将朝政分托给虢公。这个决定无疑是对郑庄公的重大打击,他对此表达了强烈的抱怨,并立即赶到了洛邑,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再三赔礼,但郑庄公仍然不依。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以此作为和解的象征。

然而,这个决定对周天子的颜面有损,于是群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他们让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王子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这个被称为周郑交质的行动,无疑揭示了周王室在东迁后的虚弱地位。周天子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却需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这个事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在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大大削弱。尽管名义上仍是天子,但实际上,他们需要屈从于强大的诸侯,他们的权力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标志。

泰王宫廷权谋 后宫争斗与权力博弈

在泰国皇室的宫廷里,权谋与争斗从来不曾停歇。从嫉妒与野心的角逐中,一个意外的胜者崭露头角,改写了历史的走向。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不可 性,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泰国宫廷内,几个妃子之间的竞争成就了一段传奇。等待与宠爱 西拉米与诗妮娜。曾经,诗妮娜等待泰王长达年,为了有资格像苏提达一样成为王后...

沃尔沃与吉利的权力博弈

急速 小时 沃尔沃与吉利的博弈。近日,沃尔沃汽车的总裁沟通会成为了 关注的焦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沃尔沃与吉利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场看似平淡的沟通会中,悄无声息的博弈正在进行。就在月日,沃尔沃官方宣布了一则重要消息,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职,该职位由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裴马丁 ma...

权力与忠诚的博弈 历史故事启示与现代反思

在历史上,功高震主 的现象频频出现,描绘了大将军的兴衰之路。这是一种充满复杂性和连贯性的现象,通常导致了臣子的失败和悲剧。本文将通过讲述元朝大将孛罗帖木儿的故事,深入 这一现象以及它的后果,同时引发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孛罗帖木儿是元朝备受赞誉的大将军,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红巾军战斗中崭露头角。然而,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