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疑案 曹操和陈宫,因何反目?

2023-11-15 22:15:59 字數 2248 閱讀 7145

名著《三国演义》中讲过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陈宫和曹操一起逃命时,路过吕伯奢家,后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并且在路上杀死了正在回家路上的吕伯奢。陈宫问曹操,前面已经错杀了,为什么还要一错再错,再杀无辜?曹操回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恼怒,离开曹操。后辅吕布,讨伐曹操。

这件事正史也有相似记载,只不过曹操杀吕伯奢时陈宫并不在身边,所以历史上二人反目的原因却不是因为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三国志·吕布传》记载,陈宫造反的时候,还是曹操手下的一员部将。而且陈宫在曹操起兵之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陈宫的帮助,就没有后来的曹操。--曹操的第一桶金,几乎完全是靠陈宫的计谋和口才实现的: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曹操最初是靠自己的家财起兵,因此并没有根据地收取赋税,根本不能长久。加上打了几次败仗,士兵又不断逃散,所以只能半依附于袁绍。这个时候兖州牧刘岱与黄巾军交战不利而死,陈宫向曹操请命,去劝说刘岱旧部,让他们辅佐曹操。陈宫对济北相鲍信等人说“曹操命世之才,若迎以州牧,必宁生民。”就这样,曹操被鲍信等人迎为兖州牧,开始有了固定可靠的赋税收入和领地,并且在随后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得到了鲍信等支持,鲍信甚至战死,从而击败了黄巾军。曹操得到100多万人口,30多万降兵,并从中精选出“青州兵”,初步具备了逐鹿天下的实力。依靠自己家财或者士绅资助起兵的人很多,比如刘备,再比如鲁肃最初差点投靠的郑宝。唯有曹操迅速发迹,得到天下的核心之地、百万人口和精锐军队,而陈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两年后,曹嵩被陶谦所杀,曹操举兵讨伐。此时,曹操任命陈宫领兵镇守后方,给与了极大信任。当年汉高祖刘邦征讨四方,正是萧何为他镇守后方。鉴于陈宫此前为曹操做出的贡献,他也完全担得起这个位置和这份信任。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对陈宫在曹营的地位进行明确的记述,但是从陈宫后来能够轻易的迎吕布为兖州牧,可以知道曹操给陈宫的权力是极大的;从陈宫死后,曹操照顾陈宫母亲、妻儿,可知曹操和陈宫旧情不浅。到这里,二人鱼水相依,很像成就大事的天作之合。然而才能虽合,却不志同道合。

陈宫翻脸,双方似有不共戴天之仇!陈宫造反之前,选择曹操最空虚的时刻,去拜访曹操最信任的朋友之一张邈,邀请他一起反曹,并成功说服张邈同意。《三国志·吕布传》记载,曹操讨伐徐州之前曾经对自己的家人表示,如果自己战死,家人可以去投靠张邈。可见陈宫翘的这个墙角,本来很结实。陈宫要反曹操,毫不选择合作对象是否靠谱,居然迎接了人见人恨的吕布。看起来,陈宫根本就没想过会成功,他只想报复曹操。要说陈宫反曹操是为了权势,显然是不正确的,曹操已经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到了吕布手下,他最多也就是原来的角色。这样看起来,陈宫的心态更像“宁可自己不好,也不让曹操好。”建安三年,曹操灭吕布之战,吕布屡次想要投降,都被陈宫软硬兼施阻止了。陈宫早已经知道败局已定,却根本不求生还的机会,非要与曹操决战到底。这是何等的深仇大恨?所谓不共戴天,就是自己不活了也不让曹操好过。陈宫不是天生恨曹操,曹操讨伐徐州前,应该是忠心的,否则何必投靠曹操,更不必冒险帮他成为兖州牧。那么,陈宫究竟为什么这么恨曹操?历史大多时候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已流传的历史资料对于陈宫的记载非常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位与陈宫志趣相投的人去分析陈宫,此人就是张邈,所谓人以类聚---张邈也曾是曹操信任之人,后来与曹操分道扬镳。张邈在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见到袁绍当了盟主之后根本不想出兵匡汉,所以义正言辞的骂了袁绍。而当时的曹操,也主张大军一起征讨董卓,甚至孤军进攻荥阳九死一生。这个时候的张邈,与曹操惺惺相惜。惺惺相惜的原因,显然大家认为彼此志同道合,都是为了光复汉朝。但是当他们把自己的军队给了曹操,发挥本领为曹操得到地盘之后,才发现上当了。曹操已经忘记了远在长安受苦的汉献帝,反而开始参与军阀混战,更是在与陶谦的战争中屠城。被曹操视为兄弟的张邈,于是接受了陈宫的劝说,一起迎接吕布反对曹操。

理想被扑灭,是世间极大的伤害**陈宫的死因,最可能的就是为了匡扶汉室的理想。那个时代,愿为信念牺牲者,不在少数。张邈的弟弟张超,与张邈一起反抗曹操。被曹操包围后,向自己的朋友藏洪求救,但臧洪是袁绍的手下,袁绍不允许他去营救。张超死后,臧洪就反叛了袁绍,袁绍围攻臧洪,臧洪要把城中官民放走之后自己赴死,结果官民不愿离开他。于是臧洪明知必败,靠吃死老虎烂皮革充饥,甚至杀了自己的爱妾把肉分给大家吃,城中大多数人饿死了。明知必死,也要与昔日主公反目,这就是因为主公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袁绍抓了臧洪,要杀他的时候,陈容起身指责,认为不应该杀义士。袁绍自知理亏,劝说陈容不要给臧洪陪葬,陈容表示宁可和臧洪这样的人一起死,也不愿意和袁绍这样不义的人活在同一个世界上。陈宫的心情,与后来的臧洪、陈容是相似的。

权谋宫斗!曹操斩崔琰,三国之冤案

三国之冤案 崔琰被曹操赐死 公元年,发生了一桩被人们称为三国历史上的一桩冤案。当时,崔琰因为一句话被曹操赐死,这个冤案至今仍被人们议论纷纷。崔琰在当时是备受尊敬的名士,以其品行正直 学识渊博 仪表堂堂而闻名,甚至曹操本人也受到他的影响。或许大家对崔琰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大家肯定听说过 世说新语 中...

10年前的《三国》 陈建斌的曹操,从奸臣成了英雄,符合历史吗?

三国 电视剧中曹操的形象引起了观众的疑问和思考。与 三国演义 中的描述不同,高希希导演将曹操从叛徒变成了英雄。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叛徒还是英雄?这些问题都保留着一定的悬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三国 电视剧的剧情。在高希希导演的版本中,曹操由陈建斌扮演,并成为第一男...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答案其实很明显

一 背景介绍。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经历了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胆识,逐渐崛起于乱世之中。在三国鼎立的时期,曹操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庞大的势力范围,成为魏国的实际掌控者。然而,尽管曹操一生征战无数,最终却未能统一三国,这引发了后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