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种境界

2023-11-06 05:35:15 字數 715 閱讀 1737

老子在2023年前说过一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年轻的时候,读不懂这句话的内涵,以为他在描述邻里之间吵架失和了,所以不来往了。如今终于明白,老子的这句话描述的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哪怕近在咫尺,大家也不再互相强加意志,而是可以礼貌性的交往,也完全尊重对方的不同。这就是和而不同。

愿每个人都能活在自己强大的内心,活在自己喜欢的朋友圈。圈子不在大小,只要你喜欢,感觉轻松就好。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越发达,人的独立性就越强,人与人互相干涉的情况就越少。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处。他们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总喜欢独来独往。平时不喜欢和别人冲突,可以妥善处理和每一个人的关系。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喜欢独处,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称之为友善的孤独者。

对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两者并不冲突。

独处,就是一个人开始内求的表现。

独来独往并不代表着孤单,反而这更容易让一个人放飞内心。同样的道理,在人群中热热闹闹也不代表你被认同,那只是一种喧哗。

传统社会,受到区域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每个人所处的圈子往往就是离自己最近的一帮人,比如同事,同行,同学,亲戚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我们的圈子不再受现实条件区域的制约,那些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容易聚集到一起了。

尽管你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甚至你们天各一方,但是同样的认知和三观,使你们互相吸引。所以我们在开会或者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现有的人一直抱着手机聊个不停,却对面对的人视而不见。也许这并不是什么“手机病”,而是他对这个“眼前人”毫无兴趣。

安静,是一种修养,亦是一种境界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喧嚣和纷扰所包围,然而,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种安静的力量,去滋养内心,去领悟生活。安静,是一种修养,亦是一种境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宁静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所包围,从嘈杂的街头到繁忙的工作场所,从手机到电视,这些声音无时无刻不在干扰我们的思绪。...

行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行善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无论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还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都是行善的表现。然而,行善并不只是简单地做好事,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首先,行善是一种能力。无论是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还是在他人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比如,需要具备观察...

知足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弘一法师曾经提到过,人生有三件法宝 上进,知止和守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充满活力和冲劲,总是追求快速的成功和全面的收获,我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势头的过度使用和利益的过度追求。我们未能认识到,力量不可耗尽,利益不可占尽。当我们步入中年,经历了挫折和困难,承担了责任和后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