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求,基地就在江都!很多人爱吃

2023-11-15 15:35:23 字數 1749 閱讀 4942

一间菇房内,

有两个各6层的菇床,

上面铺满厚厚的黑色草炭土,

一朵朵蘑菇生长出圆圆的脑袋,

工人忙着采摘放入篮中,

这是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蘑菇种植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的生产场景。

这座基地共有近百间菇房,每年有6000千吨蘑菇和蘑菇制品从这里发往海内外。基地负责人介绍,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基地产能已经释放到最大极限,目前正在筹建新种植基地。

这里种植的蘑菇受市场青睐,缘于引进的是国外优良品种,分别为来自北美的褐色牛排菇和来自欧洲的白菇。其中牛排菇鲜香浓郁、饱满多汁,被誉为“素牛排”;欧洲白菇蛋白质含量高。基地种植的蘑菇,不但热销国内餐饮市场,而且在日韩等海外市场被高端连锁餐饮品牌选用。

洋蘑菇远渡重洋来到扬州乡镇,基地做了很多功课帮助其克服水土不服,落地生根。蘑菇从菌种长成菌蕾,需要提供基料营养。基地根据洋蘑菇生长特性,精选国内优质秸秆添加辅料并在当地进行两次发酵制作出基料。这些基料进入大桥镇“新家”前,基地工人用高温蒸汽对菇房进行消毒,避免菌种受感染。

菌种生长出菌蕾后还需要更多营养。基地从国内运来草炭土,这种草炭土经落叶腐烂,营养成分高。因表层土壤成分复杂,为避免感染,基地选用地表一米以下深层土,经过粉碎、晒干后运送到大桥镇。

洋蘑菇原生环境的气候特点与大桥镇本地有较大差异。为让洋蘑菇在异乡有故乡的生长环境,基地引进荷兰先进的智能设备系统,对菇房进行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的调整。这套先进设备系统有多个传感器,不但能感知菇床上基料、草炭土和温度、湿度,还将菇房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成分数据传至系统。系统根据蘑菇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通过送风调节菇房内空气。

基地落地大桥镇以来,提供了80多个采摘蘑菇的岗位,不但为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吸引了一批外地农民前来打工。在基地菇房内,今年50岁的李国林和爱人正在采摘蘑菇,他们来自云南,每人每月有6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李国林说:“感谢基地给了我们夫妻俩岗位,在这里采摘蘑菇收入一点不比在工厂打工差。”

*:扬州发布。

编辑:秦湦(部分内容或***于网络,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隆基绿能 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还会增长 附光伏行业分析

月日,隆基绿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认为年全球光伏需求还会有所增长,但是增速将会放缓,预计在今年的市场基础上增加 国内尚有很多积攒的项目处在实施过程中,所以国内市场需求还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海外市场多年一直保持着 左右的增速。美国市场因为反规避等管控措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光伏产业链全景梳理...

就在刚刚,美军基地遇袭,地区局势滑向“深渊”

导语 近期,中东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件。美军基地遭到袭击,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与此同时,中东巴以冲突也加剧了紧张局势,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另外,土耳其的行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而在亚运会举办期间,印度记者团对中国的报道揭示了印度 与人民之间在看待中国问题上的明显分歧。这些新闻...

中国公布月球基地方案,主体建在地下,机器人就能施工

文 熊姐。中国人擅长修地球,同样也擅长修宇宙。据央视报道,近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介绍称,未来年内,中国深空探测将继续稳步推进,会在月球探测等多个领域论证实施十大工程任务。而就在几天前,哈工大地外建筑研究中心的梅洪元院士还介绍了一个中国的环月空间站及月球熔洞穴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