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天山 探昆仑 我为祖国找油气

2023-11-19 15:56:23 字數 3625 閱讀 6901

当你下班回到家,点燃灶台准备做一份丰盛的晚餐,凝视跳动的蓝色火焰时,你或许不会想到,它是跨越了多少山河,穿越过多少地层的阻碍,经历了多少工序,才能来到我们家里。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油气宝藏,历经了亿万年的积累转化,埋藏在地下深处数千米的地壳岩石中,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在距离这蓝色火苗几千公里外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有一群人,他们测天山、探昆仑,被称作“给地球做ct的人”,他们是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山地物探队。他们,在为祖国找油气。

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让奋战在戈壁沙漠的山地物探人欢欣鼓舞。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是每一个山地物探人的责任与使命。11月8日记者节当天,记者穿上石油工作服,与山地物探工人们一起走进大山深处,去探访在大山里奉献的人。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有一群人,他们测天山、探昆仑,被称作“给地球做ct的人”,他们是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山地物探队。图为五彩山上,托木三维民爆工程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作业。

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

西气东输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新阶段的起点,在塔里木盆地,一条条通往油气田的山路,也是山地物探工人们的必经之路,一场场攻坚战在这里拉开序幕。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境内的北喀山,我们见到了山地物探队队员张正。虽然到山地物探队只有两年多,但在崇山峻岭间穿行,他早已轻车熟路。

记者在半山腰停歇喘气的三五分钟时间,与张正同行的物探队员们已经越过半个山腰,到达山顶。设计路线、捆扎保险绳、系安全带、下滑,一套勘探动作转眼完成,二三十米近乎垂直的山体,队员们十多分钟便顺利完成勘探。“习惯就好了,刚开始也有点怕,但男人嘛,总得拿出点气概,为国家出力,没得怕!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在山顶上歇脚的张正对记者说。

物探队员要经常扛着设备翻越大山。图为勘探队员扛着设备行走在山脊上。

刀背梁、锯齿山、坳陷岩,一层山脊接着又一层山脊,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万难。在石油行业中,**勘探是最艰苦的工种,山地**勘探不仅苦,而且险。在崇山峻岭下,山地铁军始终肩负着为祖国寻找清洁能源的使命。

为了提升效率,山地物探队员经常要在山间架起缆绳,把沉重的设备从一座山运到另一座山。图为物探队员们正在山间转运设备。

他乡变故乡,故乡成远方”

30多年前,西南物探作为中国石油征战西北的“特种部队”,从山清水秀的天府之国四川,来到了寂寞荒凉的戈壁大漠。自此,铁军出蜀道,他乡变故乡,故乡成远方。

山地物探的野外条件恶劣,队员们经常连热乎饭都吃不上。现在条件好了,队员们可以带着车载饭盒,在车上加热,吃口热乎饭。

五彩山上,一道道阳光从红色的山脊上透过,山脚下几辆工程车里走出了山地物探队员,这是托木三维民爆工程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物探施工作业。“400多人的民爆队伍,90%都是四川人,大家虽然远离家乡,但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祖国的事业,我们相信我们的工作总有人能看到。”民爆队队长方国庆说。

故乡,那么远,却又那么近。物探队里,有70后、80后,也有90后、00后。他们有的在西北待了十几年,写下了无悔的青春故事,每个故事都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他们把信念写在了他乡的高山间,写在了故乡的峡谷里,写在祖国石油发展的辉煌篇章中。

随着科技进步,以前的勘探设备有线检波器换成了可充电的无线节点仪。图为东方物探公司仪器工程师邱新龙在清理节点仪。

别人眼中是风景,我们眼中是责任”

艰苦奋斗、科技领先、团队协作、敬业奉献”,是新时代的山地物探铁军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山地物探设备和仪器也越来越先进。gis地理信息系统、**无线节点仪,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大规模应用,不仅提升了采集效率,也保障了勘探的品质。

物探山地钻井工序,是所有环节里最艰苦的,物探队员经常冒着粉尘和大风,冒着严寒和酷暑在山顶作业。图为物探队员在山顶钻井。

2023年,西南物探完成国内陆上面积最大的三维三分量**采集项目;2023年,完成全国一次性采集面积最大、难度最高的山地高密度三维采集项目;2023年,完成国内近十年来陆上最大油气勘探项目……油气勘探,就是不断求证有没有、在**、有多少的过程。“别人眼中是风景,我们眼中是责任。要干就干别人干不了的,要干就干别人干不好的!”

夜晚十点半,几名物探队值班人员正在围炉夜话,帐篷里透出的光点亮了漆黑的大山。

夜晚十点半,记者随物探队员再次走进北喀山。探访大山深处队员们居住的野营帐篷,行至山口前的戈壁滩上,司机师傅也迷了路。这时,车上的物探队员提醒,通过无线节点仪来定位。不一会儿,地理位置信号通过智能操控系统的定位,找到了我们所在的位置,我们在戈壁滩上找到入山口。乘车行至转弯处,一座帐篷里透出光亮,帐篷外,几个物探值班工人在围炉夜话。

红色的火苗泛着光亮,在漆黑中点亮了大山,也点亮了祖国大地的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刘宇航 撰文/摄影)

山地铁军中的“姐妹花”

图为冯联琼(左)和欧小红在进行物探施工作业。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的五彩山前,西南物探托木三维民爆工程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作业。队员中,有一对说着四川话的“姐妹花”引起记者的注意。她们在尖利的山脊上行走如风,是山地物探队里为数不多的女生。

年长一点的叫冯联琼,年轻的叫欧小红。两人都来自四川省资阳市的一个小县城,虽无血缘关系,却情同亲姐妹。2023年,小红和联琼放弃了在四川老家摆摊卖货的生活,加入了山地物探的队伍,从此开启了远在他乡的生活。随后,两人的爱人也各自跟随她们,来到新疆。

来新疆这几年见识到了当地风情,也让我了解到物探人的辛苦。这里昼夜温差很大,开始很不适应,慢慢地感受到这里的风景很美,心情也好了起来。来这里长了见识,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不同景色,我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与记者聊起加入山地物探的选择,小红脱口而出。

来新疆工作虽然远,但真开心!离家这么远,也挺想家的!我们一个班组40多人,只有三个女生,所以亲如姐妹。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彼此照顾。”姐姐联琼接过话,眼里泛起泪花。

山地物探队里,还有一些像冯联琼、欧小红这样的“姐妹花”。她们时刻都想着自己工作的责任和意义——为祖国找油气。在万家灯火里,定有一束她们奉献的微光。

本报记者 刘宇航)

*:《光明**》2023年11月19日。

责编:王远方。

编辑:吴亚琦。

华为nova 11手机评测昆仑玻璃,坚固耐用,好用吗?

华为nova 手机评测前言 作为华为的一款全新产品,华为nova 手机以其出色的性能和优秀的拍照能力受到了用户们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来对这款手机进行全面评测,看看它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如何。外观设计 华为nova 手机采用了纤薄机身设计,厚度仅为.mm,轻至克,手感轻盈舒适。机身配备了柔性oled直屏...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

昆仑山,位于中国新疆与青海交界处,被誉为 万山之祖 龙脉之首 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山脉,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承载着诸多传说和神秘的故事。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山脉,却成为了中国的一处军事禁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昆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米以...

探秘昆仑山 穿越恐怖的峡谷禁地

昆仑山,一个神秘而宏伟的山脉,被誉为 世界上最恐怖的山 它位于中国西部,横贯新疆 青海等地,拥有壮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其中的峡谷地带一直被视为禁地,充满神秘和挑战。本篇旅游攻略将带您探索昆仑山的峡谷禁地,解锁其中的秘密,以及如何安全而令人难忘地游览这个神秘之地。我的旅行日记 在前往昆仑山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