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11-07 16:40:30 字數 6436 閱讀 9820

一、水运行业概述。

1. 水运行业的定义和分类。

水运行业又名水路运输或水上运输业,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与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上运输主要有运量大、成本低、效率高、能耗少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速度慢、环节多、自然条件影响大、机动灵活性差等缺点。

我国水运行业可以按**种类、航行区域、运输对象、船舶营运组织四大方式分类:

按**种类分,可分为国内水运和国际水运。国内水运又可分为沿海水运和内河水运。国际水运又可分为远洋水运和近海水运。

按航行区域分,可分为海上水运和内河水运。海上水运又可分为沿海水运和远洋水运。内河水运又可分为江河水运和湖泊水运。

按运输对象分,可分为货物水运和旅客水运。货物水运又可分为干散货运输、液体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重大件运输等。旅客水运又可分为客滚运输、客运运输、旅游运输等。

按船舶营运组织分,可分为船队运输、航线运输、定期运输、不定期运输等。

2. 水运行业的产业链。

水运行业的上游包括船舶与集装箱等运输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大宗商品的生产,以及运输所需的物料备件的制造;中游包括船舶和港口的运营、航次管理与航线开拓、安全管理、船员管理、相关设施租赁等领域;下游则主要是有**与运输需求的企业。

水运产业上游的企业包括中远海运重工***中国船舶集团***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船舶及相关设施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中集集团等集装箱制造企业;水运产业中游的企业则有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南京盛航海运股份***长航凤凰股份***等。

二、水运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水运行业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4-2023年的导入期,这一时期,水运行业主要承担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为主,国际**运输为辅,水运规模和水平较低,船舶和港口设施落后,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二阶段是1978-2023年的成长期,这一时期,水运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水运规模和水平显著提高,船舶和港口设施不断更新,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2000-2023年的高速成长期,这一时期,水运行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水运规模和水平迅速提升,船舶和港口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阶段是2023年至今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水运行业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着力提升水运质量和效益,水运规模和水平稳步提升,船舶和港口设施不断优化,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保持高水平,市场竞争力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

三、水运行业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于水运在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先后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决定》、《关于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通知》等政策,优先支持铁水联运型、空铁联运型枢纽建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证照分离”改革,压减和下放部分资质等级分类。

2023年,国家出台了《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水运行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水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规划》提出,到2023年,水运行业要实现以下目标:

水路货运量达到85亿吨,年均增长约2%-3%,其中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亿标箱,年均增长5.5%。

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建设完成,水运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水运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水运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水运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水运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其中长江干线航道达到1.2万公里,珠江干线航道达到1.5千公里,海河干线航道达到0.2千公里,京杭大运河干线航道达到0.6千公里,其他重要内河航道达到3.4千公里。

国家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0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40亿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0亿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2亿标箱,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亿标箱。

水运服务质量和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运运输成本占国内物流成本的比重降低到10%以下,水运运输时间缩短20%以上,水运运输可靠性提高10%以上,水运运输满意度提高15%以上。

水运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水运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水运事故发生率、死亡率、直接经济损失率分别降低%,水运安全监管覆盖率、水运安全监管效率分别提高%。

水运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水运能耗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水运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降低%,水运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10%以上,水运环境保护投入占水运总投入的比重提高5%以上。

水运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水运科技创新投入占水运总投入的比重提高5%以上,水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提高10%以上,水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率提高15%以上,水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水平提高20%以上,水运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提高25%以上。

水运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水运国际市场份额提高5%以上,水运国际合作项目数量和规模提高10%以上,水运国际标准制定和参与水平提高15%以上,水运国际组织和平台建设和参与水平提高20%以上,水运国际话语权和制度影响力提高25%以上。

四、水运行业供需情况。

水运行业供给情况。

水运行业的供给主要包括船舶和港口的供给。船舶的供给主要由船舶的数量、类型、规模、结构、性能等因素决定。港口的供给主要由港口的数量、位置、规模、结构、设施、效率等因素决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水运行业的供给情况如下:

船舶供给:我国船舶总吨位达3.4亿载重吨,其中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1.9亿载重吨,占世界第一位。我国船舶结构不断优化,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等主要船型占比达到80%以上,船舶平均载重吨位达到4000吨以上,船舶平均寿命为14.5年。我国船舶性能不断提高,船舶节能减排、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港口供给:我国港口总吞吐量达到146亿吨,其中沿海港口总吞吐量132亿吨,内河港口总吞吐量14亿吨。我国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576个,内河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1138个。我国港口结构不断完善,集装箱、矿石、液体化工等专业化码头占比达到60%以上,港口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港口效率不断提升,港口作业效率、船舶通航效率、水运服务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运行业需求情况。

水运行业的需求主要包括货物和旅客的需求。货物的需求主要由货物的种类、数量、价值、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等因素决定。旅客的需求主要由旅客的数量、目的地、出行目的、出行时间等因素决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水运行业的需求情况如下:

货物需求:我国水路货运量达到76亿吨,其中沿海货运量64亿吨,内河货运量12亿吨。我国货物需求结构不断变化,集装箱、矿石、液体化工等高附加值货物需求增长较快,粮食、煤炭等低附加值货物需求增长较慢。我国货物需求特点不断显现,货物运输距离趋于延长,货物运输时间趋于缩短,货物运输安全趋于重视。

旅客需求:我国水路旅客运量达到1.2亿人次,其中沿海旅客运量0.8亿人次,内河旅客运量0.4亿人次。我国旅客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客滚运输、旅游运输等高品质旅客运输需求增长较快,客运运输等低品质旅客运输需求增长较慢。我国旅客需求特点不断突出,旅客出行目的地趋于多样化,旅客出行时间趋于集中化,旅客出行安全趋于关注。

五、水运行业**指数。

水运行业的**指数主要包括船舶**指数、港口**指数、运输**指数等。船舶**指数反映了船舶市场的供求状况,港口**指数反映了港口市场的供求状况,运输**指数反映了运输市场的供求状况。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水运行业的**指数如下:

船舶**指数:2023年,我国船舶**指数为101.4,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新船**指数为100.6,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二手船**指数为102.2,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船舶**指数的**主要受到船舶需求的回升、船舶供给的减少、船舶成本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港口**指数:2023年,我国港口**指数为99.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港口作业**指数为99.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港口服务**指数为99.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港口**指数的下降主要受到港口需求的减弱、港口竞争的加剧、港口效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运输**指数:2023年,我国运输**指数为100.2,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沿海运输**指数为100.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内河运输**指数为100.0,与上年持平。运输**指数的上升主要受到运输需求的恢复、运输供给的紧张、运输成本的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六、水运行业竞争格局。

水运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包括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港口市场的竞争格局、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等。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反映了船舶制造、销售、租赁等环节的竞争状况,港口市场的竞争格局反映了港口建设、运营、服务等环节的竞争状况,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反映了运输企业、运输路线、运输模式等方面的竞争状况。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水运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下:

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我国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国内外分化的特点。在国内市场,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主要有中远海运重工、中国船舶集团、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江南造船、江苏扬子江船厂、武汉船用机械、大连船舶重工等¹。在国际市场,我国船舶制造企业面临着来自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主要有现代重工、三菱重工、三井造船、达飞海运、马士基等。

港口市场的竞争格局:我国港口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区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区域性方面,我国港口市场主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其中东部区域的港口市场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主要有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天津、青岛等。在专业性方面,我国港口市场主要分为集装箱、散货、液体化工等专业市场,其中集装箱市场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主要有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天津、青岛等。

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在多元化方面,我国运输市场涵盖了干散货、液体货物、集装箱、重大件等多种运输对象,涉及了沿海、内河、远洋、近海等多种航行区域,存在了船队运输、航线运输、定期运输、不定期运输等多种船舶营运组织。在差异化方面,我国运输市场根据运输对象、航行区域、船舶营运组织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运输需求、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风险等,导致了不同的运输**、运输质量、运输服务等。 七、水运行业发展趋势 1. 水运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和效益水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和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水运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加强船舶和港口的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建设,提高船舶和港口的节能减排、安全性能、运营效率等水平,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风险。- 优化水运的运输结构和运输模式,提高水运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水运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拓展水运的运输范围和运输内容,增加水运的运输量和运输价值,提升水运的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水运的国际化和区域化发展,加强水运的国际合作和区域协调,提高水运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地位。 2. 水运行业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水运行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共赢发展。具体而言,水运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与和贡献:-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水运服务,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积极参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高效率的水运联运,促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的功能完善和效能提升。-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高安全的水运保障,促进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推进和成果落地。 八、水运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水运行业存在的问题水运行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运行业的发展不平衡,沿海和内河、东部和西部、大型和中小等水运市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水运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不合理,水运效益的提升空间有限。- 水运行业的发展不协调,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不够,水运与产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和协同不足,水运的综合效应和综合价值不显著。- 水运行业的发展不可持续,水运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较大,水运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水平较低,水运的社会责任和公众认同度较弱。 2. 水运行业的建议针对水运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水运行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制定水运行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协调水运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步骤,形成水运行业的发展共识和发展动力。- 加强水运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完善水运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优化水运行业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机制,增加水运行业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激发水运行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水运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水运行业的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推动水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装备更新,培养水运行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水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加强水运行业的协作联动和开放合作,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和协调发展,加强水运与产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发展,加强水运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和互利共赢,构建水运行业的发展生态和发展格局。#水运#

餐饮行业发展现状,美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餐饮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餐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纷纷寻求创新与突破,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美食作为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着人们的味蕾体验。本文将对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 美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水溶肥市场发展状况与前景策略分析报告2024 2023年

第一部分中国水溶肥及市场环境 中国水溶肥及其 .水溶肥定义及其 ..按产品通用名称 ..按养分组成 .水溶肥的使用方法 .水溶肥的原料 ..常见的大 中量元素原料 ..常见的微量元素原料 .水溶肥的制取工艺及优缺点 ..物理混配 ..化学合成 中国水溶肥的市场环境 .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 ..化肥施用...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 市场概述。中国房地产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个市场包含了住宅 商业 办公楼 土地等多个子市场,这些子市场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二 市场现状。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呈现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