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反思历史,朔尔茨成欧洲最鹰派“元首”,还有什么重要原因

2023-11-15 10:29:26 字數 3036 閱讀 5161

自从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无底线地包庇以色列。然而,还有一个国家的态度引人关注:德国。作为全球最白左“圣母国”,德国以其乐善好施而闻名。无论是难民政策的宽松,还是对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以及性少数权利保护的支持,这些代表西方“政治正确”的议题在德国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德国总理朔尔茨)。然而,这一次,德国却罕见地没有站在难民这一方。朔尔茨立即前往以色列,表示坚决支持内塔尼亚胡用武力“清缴”哈马斯,并告诉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可以向德国寻求一切帮助。随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无差别轰炸,制造了各种人道主义**。朔尔茨对此的态度则是:只要不看,就没这回事。同时,他还在国内大力清扫“反犹主义”,频繁派遣军警上街,“扫荡”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有分析人士认为,朔尔茨采取这一立场基于“反思历史”的大背景。毕竟,在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实在是太过残酷。因此,无论怎样“赎罪”都不为过。

然而,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表明,朔尔茨的想法可能并不是那么“单纯”。(朔尔茨访问以色列)。首先,德国**统计了一份数据,称今年截至11月2日,朔尔茨批准对以色列出口的**装备总额达到了3.03亿欧元。这个数字相比过去一年德国给乌克兰送去的200多亿军援可能只是个零头。而去年一整年,德国对以色列的**出口额只有3200万欧元,增幅高达89.4%。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过去一个月内批准的。短短二十多天的**出口量比过去一年多这么多,显然是一笔诱人的大买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煽动俄乌冲突,破坏了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之后,他们的军工复合体凭借“援乌”**装备,比2023年多赚了近千亿美元。在这期间,德国却因为和俄罗斯翻脸,接连遭遇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还在被迫“去工业化”。默克尔执掌德国16年,给朔尔茨留下的丰厚家底眼看要被掏空了。前两天,朔尔茨为了寻找稳定、廉价的能源**,专门去非洲跑了一趟。

所有这些都表明,现在的德国是真的缺钱。考虑到俄乌那边,给泽连斯基送再多**装备也见不到回报,还是以色列这样的,背靠美国的大客户比较靠谱。朔尔茨说干就干,成立了一个由国防部、**和多个经济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专门用于处理对以色列的**装备出口。评论:德国总理朔尔茨此次对以色列的支持态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他罕见地没有站在难民一方,并且大幅增加对以色列的**装备出口。这一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德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德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地位,加强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德国国内面临着能源危机、通胀问题等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朔尔茨的决定无疑将对德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产生深远影响。朔尔茨显然已经做好了巴以冲突长期化的准备。在这样的考虑下,巴勒斯坦平民遭受了多次悲惨的死伤,但对他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接下来,朔尔茨在移民政策上做出了180度的大逆转。

在巴以冲突爆发之前,是否应该修改德国过于宽松的移民政策一直是执政党和极右翼选择党争论的核心议题。选择党鼓吹的是民粹主义,声称难民会抢走本国民众的工作,这些人素质低、不工作,来德国除了领取救济金就是生孩子,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再是国家等等。而朔尔茨则抱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认为德国目前的生育率很低,需要移民来贡献劳动力,就算这代移民不工作,他们的子孙将来总会工作的。(德国接收了不少难民)。自从今年7月选择党崛起以来,双方一直在争论,一步也不肯让。结果巴以冲突刚爆发,朔尔茨竟然做出了大胆的反转,转而坚定支持收紧移民政策。他召集了所有16个联邦州的州长,进行了长达1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议呢?德国**称之为:难民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以前的移民政策真的非常宽松。例如,一个中东难民抵达德国后的前18个月,**会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基本温饱问题。

18个月后,难民可以按照德国国民的失业金标准领取救济金。难民与正常移民不同,他们没有工作权利,也就是说,德国国内长期养着这么一批“无业游民”,他们既不用工作,还要领取救济金。(大量难民涌入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在过去,德国经济状况良好,民众并未感受到明显不适。他们认为:“我们德意志泱泱大国,养得起,没问题,我们可以去围观,享受一下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愉悦。”但是现在经济出现了问题,只能将难民问题置于议事日程上。朔尔茨与各州州长商讨的解决方案非常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非法途径抵达的难民将被全部遣返;合法申请入境的难民将大幅度减少援助金,难民不能游手好闲,必须申请工作,长时间不工作将停止发放救济金,如果生活不满意,建议自行离开,同时联邦**将向各州提供财政支持,每个难民7500欧元,超支的部分由地方**自行解决。评论:朔尔茨此次在移民政策上的大逆转令人震惊。

他的决定明显显示出对国内局势的重视和对财政问题的忧虑。这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将为德国的移民问题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决定可能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朔尔茨的新移民政策备受争议。一些经济学家估计,该政策一旦实施,将节省至少10亿欧元,并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德国民众对此表示赞同,认为应该让德国成为一个“对难民没有吸引力的国家”,不再承担养活闲人的责任。这一变化令人瞩目,德国似乎开始抛弃之前的“圣母心”,不再张开双臂拥抱难民,也不再向以色列出口**装备,这似乎表明朔尔茨可能在重新思考政策方向。有人担心,朔尔茨可能会重温“元首梦”,并采取类似意大利和日本的做法,修改选举机制、大幅扩军,继续扩大对外军售的规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轮回。面对朔尔茨未来的举措,人们不禁拭目以待。评论:朔尔茨的新移民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对该政策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但其对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仍然值得深入思考。朔尔茨可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的未来举措将对德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朔尔茨的政策走向,并就此展开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西方封闭 反思历史,思考未来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封闭 歧视和偏见似乎是过去的产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西方社会不断露出不理性和反智的一面,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历史和思考未来。本文将 西方社会的封闭趋势,从历史事件到当下的社会现象,为我们的未来提出反思和展望。历史镜鉴 圆明园纪念日。年,作者参加了 纪念圆明园罹难周年征文...

历史的反思 巴勒斯坦人与中国历史的惊人相似

在人类历史的交汇点,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令人惊叹的相似之处。本文将深入 巴勒斯坦人的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的惊人共鸣,从古代迁徙到现代挣扎,反思历史的教训,并呼吁正义与平等,为巴勒斯坦人的自由而战。一 历史的镜子 巴勒斯坦人与中国历史的相似之处。从古代远古时期开始,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

中国近现代历史 反思与展望

中国自世纪初,饱受战乱和政治动荡的折磨。本文将回顾中国自清朝末期到世纪初期的历史,并深入分析中国变革的原因和国际因素的作用。同时,文章还将反思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但世纪初期却饱受动荡困扰。辛亥革命之后,国内出现了政治和社会的巨大变革。许多仁人志士齐心协力,为了拯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