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吴三桂之一 花气袭人知昼暖(下)

2023-11-28 22:50:06 字數 3536 閱讀 2346

接上回)第三十七回,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姑娘送东西去。”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嬷嬷听了,便拿了东西出去,另外穿戴了。袭人又嘱咐他:“从后门出去,有小子和车等着呢。”

宋妈,李自成入京城得太子,封为宋王。让宋妈给湘云送东西,暗示湘云为宋王,太子。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吴三桂要新立太子。

红菱,朱明本色。

鸡头,表明吴三桂的志向,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另穿戴了,从后门出去,暗示此事需要隐蔽。

玛瑙碟子,取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诗中“郭家”指郭子仪。一片石之战,吴三桂引满清击退李自成,曾被不明实情的南明朝廷比作郭子仪。

轻纨细绮,纨,指李纨,孝庄;绮,指李纹、李绮代表的薛文起,薛蟠,多尔衮。轻纨细绮,就指满清入关后的权力核心。满清入关后对吴三桂大加封赏。

又有宋高述《赋玉溪寺石菖蒲》诗句。

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铜盘。

年来青眼志未丧,喜君绿发能冲冠。

冲冠,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青眼,吴三桂被满清看重。绿发,指吴三桂的满清身份。

南明的召唤

袭人道:“我今儿听见我妈和哥哥商议,叫我再耐烦一年,明年他们上来,就赎我出去的呢。”…宝玉又道:“虽然如此说,我只一心留下你,不怕老太太不和你母亲说,多多给你母亲些银子,他也不好意思接你了。”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

此时怡红院代表满清朝廷,袭人(吴三桂)的娘家代表南明。甲申之乱致使国无君主,匆忙成立的南明朝廷不具有统摄全国的能力,一厢情愿地把清兵入京看成是帮助明朝灭寇的友好举动。甚至说:“吴三桂克复神京,功在唐郭、李之上!”

南明不知道吴三桂已降清,马士英奏吴三桂之捷,弘光帝命封蓟国公,世袭;加赐坐蟒滚纻丝八表里、银二百两。户部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责令沈廷扬负责,自海道运送给吴三桂。《弘光实录钞》

颁赐的使团抵京,吴三桂因“清朝法令甚严,恐致嫌疑,不敢出见。”由他人转送来的册书,也不启封,原样进呈给摄政王多尔衮,表示他对清朝的忠诚不贰。《国榷》这就是书中说的“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

满清封王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道:“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

书中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封袭人为准姨娘。宝玉挨打指一片石之战,反面历史是李自成败退后,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赏赐玉带、蟒袍、貂裘、鞍马、玲珑、撒带、弓矢等物。《清世祖实录》

第四十六回,正说着,只见他嫂子从那边走来。袭人道:“当时找不着你的爹娘,一定和你嫂子说了。”鸳鸯道:“这个娼妇专管是个‘九国贩骆驼的’……

九国贩骆驼的”,这一句是接着袭人的话说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曾做贩马的生意。

他嫂子脸上下不来,因说道:“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不犯着牵三挂四的。”袭人平儿忙道:“你倒别这么说,他也并不是说我们,你倒别牵三挂四的。你听见那位太太、老爷封了我们姨娘了?”

牵三挂四,暗指“五”,谐音“吴”,吴三桂。书中袭人已经被王夫人封了准姨娘。暗指吴三桂受封。

第五十四回,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热孝,山海关一片石之战后,败退的李自成杀了吴三桂全家。

贾母略有微词,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

李自成从京城撤走时放了把火,此处“灯烛花炮”指李自成。多尔衮没让吴三桂入京,直接让他绕城西去追李自成了。所以凤姐说花炮危险,须得袭人看着。

贾母又问:“他妈几时没了,我怎么不知道。”凤姐笑道:“前儿袭人去亲自回老太太的,怎么倒忘了。”贾母想了一想笑说:“想起来了。我的记性竟平常了。”

作者又让贾母问一遍“他妈几时没了”,是强调袭人的“热孝”,提示吴三桂家人被杀一事。“贾母想了一想”,是让读者好好想一想。

贾母又说:“他又不是咱们家的根生土长的奴才,没受过咱们什么大恩典。他妈没了,我想着要给他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忘了。”凤姐儿道:“前儿太太赏了他四十两银子,也就是了。”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撤出京城,接着入主京城的是满清朝廷,此时贾母代表满清政权。对于满清来说,吴三桂不是满清“根生土长的奴才”,是明朝的降将。山海关之战后,吴三桂被多尔衮战地封王,就是凤姐说的太太赏了四十两银子。

贾母又说:“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守孝,如今叫他两个一处作伴儿去。”

老子娘都在南边,鸳鸯,洪承畴是福建人。2023年洪承畴母丧时,奉旨私居持服,照常入值(详见《洪承畴》一篇)。

此时将袭人、鸳鸯(吴三桂、洪承畴)一起交代,除了表面二人的居丧,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二人都降清了,明朝所代表的父母家国对他们来说已经死了。所以贾母说“叫他两个一处作伴儿去。”

追剿永历帝

第五十回,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橘、黄橙、橄榄等盛了两盘,命人带与袭人吃去。

狐腋褂,暗指“集腋成裘”,典故出自: 战国·赵·慎则《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这里借“廊庙”暗指永历帝朱由榔。

橄榄,取自陆游《午坐戏咏》

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

午窗坐稳摩痴腹,始觉龟堂白日长。

诗中,橄榄对葫芦,指吴三桂为胡虏,满清。袭人送来狐腋褂(永历帝),李纨回送橄榄,指出吴三桂以满清身份绞杀了永历帝。

第三十七回,“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儿就把人来取笑儿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

袭人承认是在说她。“西洋”指吴三桂。

第五十七回,紫鹃试宝玉,宝玉犯病,把金西洋自行船掖在被里。

金+西洋+自行船,金,满清;西洋,吴三桂;“自行船”指李自成。书中宝玉怕金西洋自行船把黛玉(代表明朝)接走,实际是说满清、吴三桂和李自成让明朝终结。引满清入关和绞杀永历帝两个关键事件的主力都是吴三桂。

第七十回,紫鹃剪美人风筝线用西洋小银剪子,齐根铰断,寸丝不留。

词赋中多将帝王比作美人,书中前后情节相关联解读,此处“美人”指的是永历帝。永历帝父子被“西洋剪子”吴三桂绞死,朱明皇族被斩草除根。(更多细节见《咒水之难》一篇)

宝钗作《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白玉堂,取自卢照邻《长安古意》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南山桂花袭人裾,指吴三桂在滇缅追剿永历帝。这首诗(原诗较长,此处节录)与《圆圆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引用此诗,暗指吴三桂香车美女与王公权贵兼得,骄奢专权,不可一世,最终是“桑田碧海须臾改”。

第三十八回,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

桂花代表吴三桂,宝钗掐了桂蕊喂鱼,暗示满清后来也没有善待吴三桂。康熙年间撤三藩时的吴三桂,在书中由其他角色出演。

本文史实参考《吴三桂大传》

它是人众的“梦中情花”,红杆红花,香气四溢,冬春盆栽佳品首选

兰花虽然没有比牡丹的雍容华贵,却平添了一丝高贵,它是一款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在其身上找到精神寄托的一款花卉,它优雅,端庄 洁白无瑕,简约 明净 空灵 不染俗尘,照见内心的明净,让人温暖 让人精心 让人脱俗,从古至今都被大家所追捧一己喜爱,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它隐居于幽谷,虽无人问津,却...

红楼梦 三场生日宴,几个不为人知的细节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优质作者榜 红楼梦 三场生日宴,几个不为人知的细节背后,藏着多少秘密?文 姜子说书。红楼梦 故事里,贾府主子过生日的标准规格,是由官 钱,由当前负责管家的女主人负责张罗,荣国府的这个女主人,自然是贾母的儿媳妇王夫人,实际执行者又是贾母的孙媳妇王熙凤。红楼梦 故事里,作者确实没写过女主角林黛玉过生日的...

《红楼梦》中贾家的平儿 袭人为什么都没有孩子?原因让人心酸!

红楼梦 中的贾家,充满了权谋斗争和家族纷争,而贾府内的平儿和袭人两位姑娘之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原因令人心酸。首先,让我们从袭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袭人是贾母指派给孙儿宝玉的贴身丫环,不仅负责照顾宝玉的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他认识世界。然而,尴尬的是,宝玉因为年幼没有正式娶妻,导致贾府上下,包括婆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