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传承不仅是医术 更少医德的传承

2023-11-02 15:00:05 字數 1878 閱讀 9520

在中医的历史文化中,"敬祐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和认可,“医术乃仁术”,医生这种职业最为特殊的就是对从业者的道德品格、仁爱之心有着很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医者需要直面鲜活的生命,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如果不能心怀仁慈,不能把患者作为自己亲人来对待,就很难做到全心全意救治病患。

在古代中医中,儒家思想对中医有深远影响,“悬壶济世、济世救人”、医者要“有割股之心”,这些既是传统医德的核心要求,也体现了医者独特的社会定位。古人云:“医者,圣人仁民者也"这里强调的就是医者要像圣人那样,担负着“爱民”“抚民”的重任,《黄帝内经》指出,天地之间,万物具备,人命最贵。明代名医喻嘉言亦强调,医术本身是仁术,医者的仁爱之心与医术同等重要。经历代传承,中医传承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有医者的道德追求和内心崇尚,即"医乃仁术,济世救人”职业理念的不懈坚持。

古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中医从业者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济世行医的真实写照。《黄帝内经》中载有“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的自序中亦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些经典的句子不仅是作者本人的主张,也是当时诸多医者共同追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历来特别强调系统观、整体观,主张治病应该是系统地调理,用药最主要的目标是驱邪扶正,即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机能,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医坚持对症**、科学**、辨证**,望闻问切”的四证方法就是最好的体现,“四诊”是为了准备做出诊断,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孙思邈指出治病应做到,全心全意、用心诊断、望闻问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准确诊断之后,精心**,下针用药也不能有任何差错。这就非常明确地对从医者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为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据《古今医鉴·明医箴》载,明代大医家李中梓亦主张,医者在为病患治病时,要注意尽量多跟病患沟通、交流,要多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多了解患者的人性心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只有对患者这些了如指堂了之后,才能更好对症下药,即在认真诊断的基础上,才能“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可见,中医历来注重实际,注重系统**,还特别关注患者的精神因素,要求根据病人情志进行全面诊疗,可谓观察细致入微,严肃异常。反映出我国古代医家严谨审慎、求真务实的廉洁思想。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妙无比也深奥无比,诸多大医家无不倾注毕生心血去**。据《伤寒论》载,“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票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这段文字所讲述的就是人体的精妙,医术的微妙;《黄帝内经》要求习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极。事",可谓非广博难成良医,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医者都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原因所在。汉代医家张仲景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表达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元代医家朱震享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名医,但是他从未骄傲自满而是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经常跟同行交流,不耻下问,为世人所称道。明代大医李时珍医术精湛,仍潜心医药学研究,当他对比发现历代本草书籍存在不少谬误的时候,忧心忡忡,下决心全力以赴纠正谬误、补充空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走遍了祖国的河山大川,呕心沥血,最终编纂了著名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由此可见,广泛涉猎、刻苦钻研是中国传统社会对医者的要求,从医者应该始终坚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才能真正领悟医学的真谛,因此,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的思想同样是中医思想的一部分。在广大医者心中,在普通民众心中,只有明确和坚持医生的职业道德,才有可能不断提升专业技术、道德修养,才能造就德术兼修的苍生大医。

中医是“道”,亦是仁术,传承中医,振兴中医任重而道远

传承中医文化 在宇宙的尘埃中,生命如同微尘般渺小,然而,正是这些渺小的生命,却拥有着追求和珍视一切美好事物的力量。黑格尔曾经说过 有一些珍贵的事物作为目标,生命才有价值。对于我们而言,中医正是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事物,它值得我们去付出最美好的年华和努力。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

医德传家,悬壶济世,张栋梁 传承中医家风

中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方法闻名于世。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经历了一段备受争议的时期,但其博大精深的医术却历久弥新。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行动更是向全球展示了对中医的认可,将中医纳入其医学纲要之中,这是对中医价值的肯定,也是医学领域认知进步的体现。在漫长的中医史中...

中国国医大师 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独特的理论和 方法,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三位在中医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国医大师,他们是王庆国 李文瑞和肖承悰。王庆国,作为北京市第四届国医大师的代表之一,他在中医临床 教学与科研方面有着近三十年的经验。作为中国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