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而是在这3件事上斤斤计较

2023-11-27 04:00:10 字數 3039 閱讀 2565

家庭是每个人的根,只有根基稳固,我们才能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站得更加坚定。正如美国著名的“**大师”萨提亚所说“一个人跟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从来不是穷,而是在这3件事上斤斤计较。

前几天在后台收到网友书沐的私信,让我难受了好几天,原来有的父母嘴里真的“有毒”,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孩子。这位网友说那天晚上他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刚好那天她的好朋友也够来了,妈妈煮了鱼汤,然后把用来煮鱼汤的鱼又捞起来红烧了。

她看到餐桌上这两道菜的时候就问了妈妈“这样弄完以后,这个红烧的鱼应该没有那么好吃吧”?没想到妈妈却说“不好吃你就别吃,我又没叫你吃。吃都没吃一口,就那么多废话,我又叫你吃”?妈妈说完这句话把一整条鱼夹到自己的碗里,然后端着碗到阳台上去吃了。

书沐听到妈妈的话特别一下子就惊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的好朋友也很尴尬,故意接了个**找借口离开了。朋友离开后,书沐的妈妈还依旧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在责备书沐老喜欢“套三捡四”。书沐实在忍不住了,饭也没吃,直接买票回去工作的地方。

书沐说本来明天妈妈生日,她特意请了两天假想回来给妈妈过生日,好朋友刚好过来找她。她又想趁着假期多陪陪妈妈,就叫上好友来家里吃饭,可是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书沐说自己小时候妈妈就很喜欢因为各种小事“骂她”,总以为自己长大后有出息了就可以逃过,可是事实并不如此,她长大了,但是妈妈依旧没有变。唯一改变的是,她越来越想逃离这个家。

总喜欢在小事上纠缠不清的人,让人感到压抑窒息,而这样的家庭很难养出内心丰盈,幸福的孩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说:一个家庭要想往上走,最大的阻碍不是贫穷,而是家庭中的内耗。一个家庭的家里有什么样的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气运。内耗严重的人总是喜欢制造负能量、制造焦虑的情绪,让家里所有的人都跟他处在阴沉的氛围里面。

妈妈今天因为没有带头盔被罚了20元,回来以后就特别生气,一直抱怨说“那些交警是没事找事,在那么小的路上执勤,明显就是故意抓,要钱的”。我听到以后就说“嗯嗯,下次骑车记得把安全帽戴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就20块你也别太放在心上”。

没想到妈妈更加生气了“你以为20块很好赚是吗?我每天要送你上学还要赶去干活,我不就是为了抓紧点时间多做点事才没有戴帽子的?你知不知道我每天多辛苦……”接下来妈妈就开始吐槽她有多辛苦多累,吐槽她怎么努力,也没有人理解她。本来愉快的晚饭时间就因为这件小事,大家都没办法好好吃饭了。莉莉说妈妈总是这样,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放大问题,然后抱怨身边的人,把全家人都说一遍,让家里的氛围变得很阴沉。所以自从她出来上班以后就很少回家,有时候为了不用回家,节假日还会主动要求加班。不仅是她这样,就连爸爸和弟弟也是,总会找各种不回家的理由,因为他们都想远离妈妈的内耗情绪。

喜欢内耗的家庭,会逐渐呈现一种恶性循环,越内耗,越贫穷,越不幸,甚至是让整个家庭支离破碎!

曾被称为"神童"的张炘炀以前有多厉害现在就有多落寞!2岁能够认识2000多个汉字,4岁就上了小学,10岁参加高考,成为了全中国最小的大学生,13岁考上北京工业大学,是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就读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成了年龄最小的博士生。

因为”神童“的光环,父母对于张炘炀的期望更高,控制欲也更强,不顾孩子的真实需求,让孩子连连跳级学习。在最新的采访**中张炘炀说自己的初中成绩很差,甚至是垫底,但是父母依旧让他跳级读高中。初中和高中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系,所以10岁的张炘炀顺利学完了高中的知识,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取得了505分,再加上50分,也上不了一流的名牌大学。甚至连中国普通的985都上不了,有人劝他的父亲让他复读。但是他爸爸却依旧选择让他去读大学,给孩子填报了天津工程学院。

我们不能否认张炘炀是天才,在大学期间,他的成绩经常是第一名。也因此大学的教授就给他联系了德国的学校去读研,因为教授认为国外的教育体系对于天才的培养会比国内更好,更加的全面。但是他们有个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要到14岁才可以,那时候的张炘炀才13岁,教授就劝他再等一年。可是他的父亲却还是坚持让张炘炀大三就读研,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研究生,却失去了德国留学的机会。在鸡娃父母的养育下,张炘炀一路抢跑,16岁成了最年轻的博士生。

而如今28岁张炘炀的现状: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的工作、租着房子、卡里只剩几千块钱、每两三个月父母给他打一次钱、没有固定场所四海为家……

张炘炀有多次改变自己的机会,却被父母有限的认知给阻断了,父母把他养成学习上的“神童”,却让他成为了生活上的“巨婴”。张炘炀说到他父亲说到一句话很扎心:父母直到2023年对他的职业规划还各种干预,可是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

认知有限的父母却要强制干预孩子的人生,那么孩子又怎么能有机会突破原来的圈子,展翅高飞呢?

写在最后:

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子女,如果我们很普通,没有什么优秀的资源可以给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那么你就多多鼓励孩子,理解认可孩子,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委屈等情绪转接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明白,家永远为他敞开,家是个放松的地方,万家灯火,只要他累了都可以回来!

*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不好好说话

家庭沟通,好好说话是最重要的。不论是面对父母,伴侣还是孩子,多一点温声细语 甜言蜜语和夸赞之语,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情 爱情和亲子关系,维系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引言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港湾,而家庭沟通是保持家庭和睦的关键。怎样在家庭中传递爱意 消解争端,让家庭更加温暖和谐?好好说话成为重要的解决之道。本...

一个家庭最大悲哀不是穷,而是子女30岁后,还在做这“两件事”!

原生家庭是我们所处的起点,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原生家庭,有些人不断抱怨,觉得父母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生活,也没有为他们铺平未来的道路。然而,这样的抱怨是毫无意义的。父母为了抚养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苦,这其中的苦衷我们无法想象。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抱怨...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子女30岁,还在做三件事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子女岁,还在做三件事。你们知道什么是三件事吗?就是骑单车 吃泡面 看剧。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实际上却是家庭最大的悲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骑单车。这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但如果一个人岁了,还在骑单车,就意味着他连一辆车都没有,过着近乎于贫困线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