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旨丁宝桢会听吗?当时情况看,慈禧说话真不一定有效

2023-11-19 20:38:27 字數 1022 閱讀 5090

在电视剧《丁宝桢》中,御史将斩杀安德海的戏份视为高潮,刑场上,丁宝桢内心纠结。他渴望杀死安德海,却焦急等待着皇上的旨意。终于,圣旨到手,同治皇帝命令将安德海当场处死。然而,与此同时,恩承带着慈禧太后的懿旨也赶到刑场。丁宝桢毫不犹豫,未等恩承传懿旨,便下令斩杀安德海,并将其尸体暴露三日。

这一情节看似扣人心弦,但仔细思考,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常理之处。首先,慈禧太后是否能够发布懿旨?慈禧太后的强势形象深入人心,一般人认为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向**发布懿旨。然而,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懿旨是指由皇太后或皇后以书面形式发布的指令。在清代,特别是自顺治皇帝入关以来,确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太后无权公开管理国家政务。慈禧太后的形势与孝庄不同。咸丰驾崩后,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策动辛酉政变,夺取最高权力,并确立了两宫垂帘和亲王议政的新模式。

其次,丁宝桢是否能同时接到圣旨和懿旨?按照清代的规定,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懿旨仅限于私人方面的内容,如婚姻、生活标准、后宫整顿等。懿旨不得用于政务,且慈禧太后在同治八年权力尚未达到巅峰。安德海被杀的时期,慈禧太后仍处于权力逐渐稳固的阶段。

最后,丁宝桢的行动是否合理?丁宝桢在安德海被押解时采取行动,保持朝廷公信力,维护了局面稳定。如果圣旨和懿旨背道而驰,将影响朝廷的公信力。而一旦恩承宣布了懿旨,丁宝桢无法完成任务。在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威尚不及慈安,且懿旨需经两宫太后印定后方能生效。

总体而言,电视剧中的情节需要辩证看待。丁宝桢只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一颗棋子,最终成功名扬天下,却是在特定的机会下。他的为官之道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在晚清官场显得格格不入,但他深谙人情世故。丁宝桢的举动是为了维护朝廷稳定,顺应大势。

《丁宝桢》 这才是丁宝桢敢杀慈禧跟前红人安德海的真实原因

丁宝桢,这个名字,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这位晚清著名大臣,以其非凡的才干和决断,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电视剧 丁宝桢 中,他的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他勇杀安德海,更是凸显了他的英勇和果决。安德海是谁?他可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宠爱。在他被丁宝桢抓了之后,慈禧还专门下懿旨要求丁...

《丁宝桢》 丁宝桢得罪了慈禧,却为何还能保全自己,保住仕途

晚清中兴名臣丁宝桢或许是唯一一个冒犯西太后 也能够保全自己 不影响事业发展的大清 历史剧 丁宝桢 里的大太监安德海以给皇帝采大婚用品的名义私离皇宫。一路上,他接受各地官吏行贿 花天酒地 强抢民女 致死。因此,在入居山东时,被总督丁宝桢逮捕并就地正法。安德海被害后受慈禧之命到山东营救安德海恩承给丁宝桢...

丁宝桢 好男人都会下厨!丁宝桢的家训,是旧时代女人的福气

新片观影报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人但凡结婚,就注定会成为婚姻的牺牲品,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家务活还得包揽,关键做久了家庭主妇,还会被嫌弃不工作,可工作了吧,又因为顾及不到家里再次遭到埋怨,即便如今已经是新时代,讲究男女平等了,这种现象还是层出不穷,不敢想象,古代的女性地位到底有多卑微。然而看了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