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因势利导”,庞涓命丧马陵

2023-11-03 11:23:04 字數 1329 閱讀 7419

“围魏救赵”一役之后,过了十三年,魏国联合赵国去打韩国。韩国形势很紧急,韩君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王派田忌带兵去援救。孙膑随在军中担任军师,决定仍旧采用上次“救赵”的策略,不正面向韩国出兵,直接奔赴大梁,从后方去攻打魏国的都城。

魏将庞涓得了信息,吸取上次攻打赵国失败的教训,急忙离开韩国,搬兵后退。这时齐军已向西进入魏境。孙膑对田忌说:“兵法最忌用急行军的速度去争胜,因为这样会使部队前后脱节,招致失败。会打仗的人,应该顺着事物的趋势,推动它向前发展。现在我们采取这样的对策……”田忌听了十分赞成。

于是,田忌带兵进入魏境的第一天,在地面上建造了够十万人吃饭的灶眼。第二天又前进,在地面上建造了够五万人吃饭的灶眼。第三天再前进,在地面上建造了够三万人吃饭的灶眼。庞涓的部队追赶了三天,沿途数点齐军的灶眼日见减少。庞涓仰天大笑说:“我素知齐军胆小。大家看,他们进入我国才三天,灶眼只剩下一大半了。”于是带领少量的部队,快速追赶齐军。

孙膑计算魏军的行程,第三天黑夜时,能够到达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马陵山高路狭,四面又有很多险阻,可以埋伏队伍,于是决定在这里伏击魏军。孙膑仔细观察了地形,选择路边的一棵大树,削去表皮,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又命令齐军射箭的能手一万人,埋伏在道路的两旁,约定:看了火光,就一起开弓。

果然,天黑以后,庞涓到了马陵。经过大树下,他看见露出的白木上有字,就打了火种照亮去看。这时,齐军对准火光的地方,万箭齐发。在夜黑茫茫中,魏军四散奔逃,前后失掉了联系。

庞涓自知败局已定,无法挽救,长叹一声,感慨地说:“终于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声名!”便拔剑自刎身死。齐军乘胜把魏军全部打垮,俘虏了太子申,将他带回齐国。孙膑从此名扬天下,他的军事学说,一直流传到后世。

因势利导”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与对手竞争时,要擦亮慧眼,识破对手的狡诈之术。倘若骄傲轻敌,很容易将自己推向穷途末路,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孙膑说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看到后说了七个字,拔剑自刎

师兄弟庞涓和孙膑,同样受教于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师,两人都有着卓越的才智和潜力。虽然孙膑在兵法上稍胜一筹,但由于庞涓心存私心,他选择了先到魏国,并诱使孙膑加入。刚开始他们还像当年求学时一样兴致勃勃,然而,令孙膑始料未及的是,在几天后,庞涓陷害孙膑,将他双足砍断,刻上字,使他成为了一个残废。孙膑的人生转折...

孙膑与庞涓 嫉妒与才能的博弈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充满了众多令人惊叹和引人深思的故事,其中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斗勇故事堪称经典之一。这个故事反映出嫉贤妒能的危害,同时也彰显了才智和智谋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 这个古代奇案,揭示嫉妒如何导致一个人的覆灭,以及聪明才智如何助人扭转命运。孙膑,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的...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的智慧对决

在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在这个充满战争和权谋的时代,围魏救赵这一经典战役让人津津乐道,因为它展现了两位杰出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智慧与实力。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年,赵国都城邯郸被魏国大军围攻。赵国形势危急,赵王只好向齐国求援。齐王任命孙膑为将军,率领援军赶往邯郸。孙膑与庞涓的较量也由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