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5年后草海变“秃海”,藏鱼高达1 2亿条!长江会重蹈覆辙吗?

2023-11-25 20:20:06 字數 2958 閱讀 8425

2023年,为了保护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珍稀鸟类资源,当地实施了全面的禁渔措施。在政策实施的头几年,草海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湖中鱼类数量大幅下降,水草也得到了恢复。然而,好景不长。随后的几年里,草海里的鱼类数量出现了异常的激增,根据监测,仅25平方公里的草海里就有多达1.2亿条各类鱼类!这种极高的密度严重超过了草海的承载能力。更让人震惊的是,监测数据显示草海中存在大量体型巨大的20-30斤重的大鲤鱼。

这些“巨无霸”在浅水区肆意游动,搅动着湖底沉积物。大量鱼类对草海脆弱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压力。它们过度捕食水草,同时打翻湖底泥土,导致水质浑浊,透光度下降,直接影响了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在随后的几年里,这种负面趋势持续恶化,到2023年,湖中已经有大面积水域没有任何水草覆盖。过剩的鱼量导致水草无法满足它们的食量需求,最终被吃个精光。

到了2023年,覆盖水域的水草进一步萎缩,原本绿草如茵的草海,已沦为一潭死水,草海正式成为“秃海”。单一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在外力干预下完全崩溃,草海的生态保护可谓失败告终。这件事警示人们,仅仅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如禁渔,而不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不仅无法保护生态环境,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生态失衡,最终生态崩溃。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谨慎对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草海“秃海”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训也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与相对封闭的草海不同,长江流域广阔,河道蜿蜒曲折,沿岸湿地资源丰富多样。

这里生存着各种迁徙性鱼类和定居性鱼类,种群数量巨大。所以,长江不太可能出现草海那样某一单一物种过度繁殖,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的情况。长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弹性远高于草海。但是,草海的教训也提醒我们,长江的禁渔政策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需合理控制某些优势物种的数量,保证生物多样性。要注意保护一些濒危的特有鱼类,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长江流域的非法捕捞行为,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破坏的可能。

综上所述,尽管长江不太可能沦为第二个“秃海”,但我们也要汲取草海的深刻教训,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注重系统性思维,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坚持把生态放在优先地位,这样才能让长江的母亲河永流淌下去。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三年来,在严格的监管下,各项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生态系统正处于逐步恢复之中,这令人欣喜。这几年非法捕捞现象明显减少,长江流域的多种鱼类资源呈现恢复态势。曾一度数量仅剩千余只的长江江豚,到了2023年已经增加到了1249只。一些近20年未曾出现的珍稀鱼类,也再次在长江湘江等地露面。

生机盎然的江面上,处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小鱼翻滚嬉戏,让人感受到河流的活力正在复苏。这些积极变化充分说明,持续实施禁渔对长江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许多珍稀物种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机会,有力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长江的母亲河又流淌起生机。当然,要实现种群丰富、水质清澈的长江生态环境,路还很长。一些珍稀特有鱼类的数量仍较低,非法捕捞问题也时有发生。这需要社会各界继续努力,不能因为初步成效就轻言成功。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监测和评估,在保护政策上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保护水平。

更需要推动绿色发展,让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体,以友好和谐的发展理念治理好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久久为功的毅力,持之以恒地为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而奋斗!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绿色发展强调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制度建设三位一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在长江流域,可以合理规划保护区功能分区,科学设立禁渔区、限渔区等,并运用高新技术增强监测和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更需要将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管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监督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共同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只有使全社会形成保护长江的强大合力,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统一,我们才能逐步治理长江生态环境,让清澈的江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在繁荣的城市之外,会有鱼跃江面,鸟语花香;在静谧的田园之中,会有充满生机的乡村,昂扬向上的乡亲。这就是我们对长江及其流域的美好期许和描绘。让我们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草海变“秃海”的惨痛教训再次提醒全社会,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中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推进循环发展,实施最严格的源头治理和环境治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条件。在长江等重要生态保护区,要坚持系统治理,科学调控人类活动强度,保护生物多样性。还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久久为功。在这条道路上,既有**部门制定环境政策法规的职责,也有企业实施绿色生产的担当,更需要公众自觉形成环保共识。

美丽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呵护,用智慧建设,用汗水浇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全社会上下同心协力,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禁渔5年草海变“秃海”,藏鱼1 2亿条!长江会重蹈覆辙吗?

草海变 秃海 生态保护禁渔措施背后的教训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全面禁渔措施在起初确实达到了保护生。态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渔措施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后果。湖中鱼类数量的非正常激增导致了草海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崩溃,最终使草海变成了 秃海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当地开展了生态调控和捕捞减少...

禁渔5年草海变“秃海”,藏鱼1 2亿条!长江会重蹈覆辙吗?

最近,我国农村村级组织选举引入了一系列新规定,旨在进一步完善村干部选举中的资格限制。这些措施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农村选举的公平 民主和有序进行。本文将分析新规定下取消资格的几类人员,并 其对农村村干部选举的积极影响。首先,受过刑事处罚且刑期未满的人员被取消了参选资格。这一措施源于对村干部权力与责任的考虑...

禁渔5年草海变“秃海”,藏鱼1 2亿条!长江会重蹈覆辙吗?

文章 小风谈历史。编辑 小风谈历史。只要江河 海洋 湖泊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出台政策来拯救崩溃的生态网络。长江十年全面禁渔众所周知,但相比之下,贵州草海的五年全面禁渔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但有些人不知道,草海的这个策略实际上制造了一个大陷阱。全面禁渔现已成为全面捕鱼。这是为什么?.全面禁渔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