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又到高发季!

2023-11-02 10:53:54 字數 2507 閱讀 8626

11月天气将日渐变冷。

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风险增加。

进入流行**冒、

手足口病高发季。

苏州疾控提醒市民

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预防流行**冒、手足口病。

注意防范诺如病毒感染。

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要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十一月请重点防范以下疾病

流行**冒

关注度:★★

流行**冒(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

有哪些传播方式?

流感患者和隐**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出现以下症状须注意

高热明显,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明显,咳嗽、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苏州疾控建议✔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在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等场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减少人员接触,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

关注度:★★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

有哪些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会出现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

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症状。

发热1-2天后,舌头、牙龈、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通常不痒,有时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少数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苏州疾控建议✔ 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护理完手足口病患者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家长要督促儿童做好手卫生。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

保持居室卫生,勤清洁、常通风。

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不带(或少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所致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关注度:★★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肠炎易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暴发疫情。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有哪些传播方式?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有哪些常见症状?

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

多数病例为轻症,发病后2-3天即可**。

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苏州疾控建议✔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蔬菜,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烧开的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

患病期至**后3天内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

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苏州疾控、苏州发布。

健康小站 流感高发季又到了,做好这几点助你科学预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许红芳。金秋时节,天气渐渐转凉,季节交替变换时 流感病毒 又再登场。如何识别流感和普通感冒?潮新闻 钱报健康小站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科长郑海平指出,普通感冒,指以打喷嚏 咽痛 咳嗽 低热 头痛等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

4大秋季孩子高发疾病,家长要提前预防!

入秋以来天气转凉,昼夜温差也变得比较大,细菌 病毒很容易侵入宝宝的身体,导致孩子生病,出现呕吐 腹泻等症状。秋季是不少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这种疾病,家长们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便做好预防。一 过敏性皮炎。不仅是成年人,秋季也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过敏原有花粉 宠物皮屑 真菌 尘螨 食物 药物等。如果...

真的别吃了,都辟谣了!重要提醒!

秋天,是食欲最旺盛的季节。然而,有关食用蛇肉的传言却引起了争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表声明,指出蛇类是不可以食用的。尽管如此,社交平台上仍有人在传播 秋季可以吃蛇 的信息。记者进行了暗访,发现广州地区仍有 蛇肉菜品的餐厅。一些知名餐厅近期已经 收手 但仍有一些餐厅在广受食客欢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