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债权人头疼的实际控制人

2023-11-15 22:56:03 字數 2069 閱讀 4146

一、什么是实际控制人?

《公司法(2018修正)》第216条将实际控制人定义为,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实际控制人不同于公司股东,其身份一般不存在商事登记、备案等公示表征,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和非公众性股份***在公司治理和管理上的封闭性,导致实际控制人的安排和行为更具有隐蔽性,司法认定相对较难。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心理准备,尽最大努力调查和搜集证据,尽可能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提高司法认定的可能性。

认定实际控制人的核心标准在于是否“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债权人应当围绕该核心标准进行举证和说理。实际控制人也不限于自然人,符合核心标准的法人股东、关联公司等法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在需要被判定承担责任时,也可以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主要有三大类型:(1)基于股权(含股份,下同)投资关系而实际支配和控制公司的人;(2)基于协议约定和安排而实际支配和控制公司的人;(3)基于其他安排而实际支配和控制公司的人。

二、取得实际控制人地位常见途径

1. 基于股权投资关系。

2. 基于协议约定或安排。

3.通过特殊身份关系实际控制,如配偶一方持股,另一方实际控制公司;再如父子之间由一方持股,另一方实际控制公司。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比较常见。

4.通过以公司规章制度、财务和人事安排实现实际控制,即实际控制人通过规章制度和财务安排,通过掌握公司“董、监、高”等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免权等,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5.通过控制公司的主要印章、银行账号和密码、账册等重要物品实现实际控制。公司印章、银行账号和密码、账册等重要资料是实现管理公司的具体事务的核心要素,对这些要素的控制往往也意味着对公司拥有了控制和支配的能力。

6.公司创始人、企业灵魂人物等特定身份人员通过长期积累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实现其对公司的实际控制。

三、如何追究实际控制人的责任。

传唤其接受调查询问。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第482条,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15条。

2.拘传。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可以对其予以不超过8小时的拘传或不超过24小时的拘传。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第48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15条。

3. 限制高消费。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2015修正)》第3条。

4 限制出境。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24条。该条虽然仅列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为限制出境对象,但将实际控制人作为该条规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认定,并无法理和事实障碍。

5罚款、拘留。依据为《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114条、第248条。该二法条虽然仅列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为罚款、拘留对象,但将实际控制人作为该二法条规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认定,并无法理和事实障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强制执行措施的若干意见(试行)》【浙高法〔2019〕62号】第二条,即将罚款、拘留的对象扩大为被执行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实际控制人,这说明对实际控制人课以罚款、拘留,在法律解释和适用上是畅通的。

四、可以直接追加实际控制人为被执行人吗

不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可以在执行程序中直接认定实际控制人并对其采取执行措施,但不能追加实际控制人为被执行人。债权人需要追究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或补充赔偿(清偿)责任,仅能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终止控制权转让!合力泰实控人违约,交易双方闹翻

合力泰实控权转让告吹,控股股东称交易对方违约。合力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慧舍科技达成协议,将其所持公司,,股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慧舍科技。然而,在今年月,双方已经公告了权益变动报告书,但关于转让款的付款日期却一推再推。据最新公告,历时数月的合力泰实控权转让事宜最终告吹。月日,合力泰...

美国国债的“头号”债权人是谁?真实情况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美国国债是全球债务市场中的重要一员,其债务规模令人惊叹。据国际金融协会 iif 公布的数据,截至年上半年,全球债务总额为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已达到.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务总额的比例超过 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美国国债的迅速增长主要是源于其不断提高债务上限和债务扩张政策的影响。今年年中...

马云不再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人民日报评论反映真实情况

马云不再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人民 评论反映真实情况。两年前,蚂蚁就已经开始筹划ipo,这也意味着一次前所未有的ipo热潮正在酝酿之中。但是,一个公共声明使这件事发生了变化。马云在外滩金融首脑会议上对其本国的财政制度进行了批判,但他也指出,这种改革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该演讲引发了蚂蚁集团的ipo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