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可能“一夜间”迎来突破,因为我们实在太优秀了

2023-11-14 09:25:06 字數 3643 閱讀 4508

国产芯片可能“一夜间”迎来突破,因为我们实在太优秀了。

说句不好听的,说起来,国内的芯片技术,“一夜间”就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完全脱离“卡脖子”的局面,说出去谁也不会信,但事实却是如此。

所谓“一夜间”,并非指一夜之间,而是一夜之间,一夜无眠,一夜无眠,一夜好眠,一夜醒来,国内的芯片终于突破。这就要求研究与开发投资以及艰苦的工作。

从美国对我们的半导体行业进行压制开始,首先针对的是一家公司——华为。

华为于2023年五月被美国商业部列为“实体清单”,禁止华为与美国公司做生意,也就是说,华为不能再采购高级运算及5g晶片。

而在那之后,华为推出了海思,时任海思ceo的何庭波甚至给全体员工发了一份公开信,说华为已经被列入了实体名单,陷入了最黑暗的时期,而海思也从“备胎”变成了正式员工,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要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直到2023年九月,台积电停止了对华为的生产,海思虽然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处理器,但却没有了代工,他们就是一张ppt。

然而美国方面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在2023年底的时候,中芯和上海微电子、长江存储和寒武纪都被列入了“实体名单”。

到了这个时候,芯片的封锁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芯片战”,美国**已经下令,禁止英伟达和英特尔等顶尖的人工智能芯片,将其推向中国。

之后,美国强迫日本,荷兰于六月颁布对其半导体器件的出口控制措施。

很显然,美国在针对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打击。从华为,到数十家,再到数百家,还跟日本和荷兰合作。

原本美国认为,这次的行动,应该是成功的,但当麒麟9000s发布之后,他们才知道,他们对华夏的压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因此,拜登**对半导体的出口战略进行了一次紧急调整,从一开始的“禁运”变成了“禁运”。因此,他们选择了“半封锁”的方式。

这叫“半封锁”,意思是中国可以生产的东西,都可以自由出口,实行反倾销战术。不能生产的,只能进行封闭。

所谓的“半封锁”,就是我们花了大价钱研究出来的东西,美国就会放松对我们的限制,然后以更低的**跟我们竞争。

这样一来,我们公司的投资就难以**,资本上也会受到较大的压力。

这就迫使国内的半导体公司,不得不放下所有的梦想,全力发展自己的产品。其中以华为最为突出,华为一年在科研方面的投资高达几千亿,最近三年更是投资1418亿,1427亿,1615亿,十年时间,总投资接近千亿。

这么一大笔投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手机处理器,ai芯片,5g芯片,智能座舱芯片,以及iphone15的销量下降,高通也在进行着裁员和结构调整。

这一切都证明了,国内厂商开发自己的芯片,是一种很有道理的产品,如果他们的产品成功了,那么他们就会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赚到一大笔钱,吸引一大批忠诚的用户。

这其中也有一条特别的道理,好的“买不到”,坏的用的,总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开发一款新的产品,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设备,不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也不需要考虑生态环境,可以从国外招募大量的工程师。

但对于国产的半导体公司来说,做独立的设计,需要考虑eda,架构,制造,设备,人才等等,这无疑增加了很多的难度,但也正因为如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你自己做起了自己的芯片,你是不会停止的,如果不做自己的产品,公司就会“完蛋”。

国产的芯片,在这些年的努力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7纳米制程,也是靠着代工厂、器材厂的共同努力。

刻蚀机,p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各类半导体材料,如硅片,掩模,电子气体,腐蚀等,都在飞速发展。

我经常在想,或许光刻机和光刻胶会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毕竟在过去,有太多东西可以一夕而成。

美国人经过百年的发展,从传统的电子管,到晶体管,到4004,386,到如今的a17,每一次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最终达到如今的成就。难道一晚上就能突破?

我们国家已经研究了数十年的芯片,华为的麒麟9000,让美国猝不及防,但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就像是一场风暴。

但事实上,华为的海思,早在2012就已经在做芯片了,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研发出了一款真正的国产芯片。

十年的时间,听起来很长,但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高通公司的时间。

高通于2023年推出首款处理器,领先于华为六年,然而在2023年,华为推出了一款骁龙888,并以此为起点,实现了麒麟9000的全面突破。

这就像是两个选手在比赛,其中一位选手落后六秒,而另一位选手却能够超过对方,那么这其中的差别,就非常的明显。

所以,华为之所以能够超过别人,就是因为“卷”。

任正非在2023年就向何庭波提出,要她手下两万人,一年投入三十亿,搞出一款新的芯片。

30亿美元,都快赶上高通公司的产品成本了,不过中国还是2023年,劳动力和办公成本都很便宜。

华为的《计划书》,就是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不是资金。

华为的第二个项目,就是要培养技术人才,两万名,这可不是小数目。高通在2023年的时候,总人数还不到一万人,到了2023年才只有三万人,而如果再加上80%的研发人员,那就只有两万四千人了。

华为在做芯片的时候,采用的是“人海战术”,所有人一起动手,先打好地基,打好地基,然后再建高楼。

第三册,名为“研发时间”,上面写着“开发周期”三个字。

一天工作一天996,这不是很正常吗?不过比起华为,还是差了一些。

在华为,有一种叫做“床垫文化”的企业,许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一张床垫,累了就躺在地上睡觉,醒来之后再继续工作。

哪怕是到了夜里十一点,华为依然亮着灯,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在深夜里熬夜。不过,你们公司的餐厅,大晚上的,有没有吃的?听说,华为的餐厅,到了晚上,也会有不少好吃的。

晚上肚子饿了,就去餐厅随便解决一下,然后继续研究。

这本书的第四册,写着“卷工资”这个名字。

在创业初期,任正非常常带领雇员去路边摊吃饭,自己出钱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食物,这使得他的雇员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吃饭的时候,任正非说道:“只要每个人都好好工作,赚到了钱,我也不会让你失望,华为会给你提供一套带露台的大别墅,用来晒钞票,否则,你的现金都要烂掉!”

任正非给自己描绘的“大饼”,终于变成了现实。

任正非本人仅持有不足1%的股权,剩下的都是职工持有。一年的收入,加上奖金,差不多有70万了。这种福利,换做别的公司,是绝对享受不到的。

华为的“卷”风已经蔓延到了其它企业,将来我们要有心理上的觉悟,也许某一日,一觉醒来,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再次取得新的突破。

中科院取得巨大突破,国产芯片迎来新突破,外媒指制裁对象

中科院取得巨大突破,国产芯片迎来新突破,外媒指制裁对象。为了维持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美国屡次对我们实施各种限制措施,企图阻止我们的技术发展。之后,日荷等国也作出反应,对我们的半导体工业进行了联合制裁。但是,我们并没有采取消极的反应,而是很快做出了反应,采取了对镓锗等重要的半导体原料的出口控制,表现出...

芯片产业迎来关键时刻,中国大陆迎来最佳机遇

芯片产业迎来关键时刻,中国大陆迎来最佳机遇。年是一年中最糟糕的一年,由于半导体行业的不景气,以及明年下半年的 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这一年的情况并不乐观。但就目前而言,半导体产业仍有一些回暖迹象,就世界而言,五月份同比上升. 按区域划分,中国经济增长率. 欧洲经济增长率. 日本经济增长率. 美洲经济增长...

国内AI芯片产业迎来新的兴起

最近才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国内ai芯片产业终于迎来了崭新的起飞时刻!要知道,就一个数据就足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上半年至年,我国ai芯片的出货量直接超过了万片!这还不包括像华为这样的整机厂商自用的数量,如果计算它们的话,估计出货量甚至会超过万片。这个产业迎来新的兴起有很多原因 首先,国家政策的大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