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不是生产企业发展的约束 绿色生产倡导者

2023-11-16 00:41:05 字數 3812 閱讀 5622

工业革命二百年后,机器生产正成为一把双刃剑,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数据显示,过去的两百年间,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于工业制造业生产和相关的能源消耗。2023年,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5.1%,制造业的相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34.2%。

中国碳排放分布及比例 图源/品玩)

化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制造业全产业链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35%,如何降低工业制造业,尤其是高耗能制造业的碳排放将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眼下距2030碳达峰不到10年,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和制造业增加值整体上仍呈现正相关关系,尚未实现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脱钩。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信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3年)》中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化的要求,文件中要求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生产。结合环境外部性,在产品质量、功能和成本不变的前提下,使得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既关注生产过程也关注企业本身。

双碳目标的提出,客观上为企业发展形成了“绿色约束”。过去,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不会主动采用减排和节能技术,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出发点在于寻找低成本的替代性技术。双碳目标的约束使得企业在经营环境中面临着政策的“绿色压力”,更多企业开始思考如何从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发展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和谐统一。

企业和产业链是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绿色生产的最终载体,全面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是工业和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推动工业制造业的绿色生产和制造转型,一是促使相关企业在生产环节采用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生产工艺、使用减少排放的能源并提高能源使用率,具体方式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和发展碳捕捉技术等。二是在漫长的产业链上,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商企业的绿色转型。三是推动企业加大在循环**和综合利用的投入力度。

当前,国内工业制造业企业在推进绿色生产的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但也有部分领先企业根据本行业发展特点和产业链特性,依托科技创新和**链管理探索出了不少优秀实践,走出了实现绿色生产的特色道路。

tcl科技主要聚焦半导体显示、光伏新能源、半导体材料业务,作为国内半导体材料生产的龙头企业,tcl科技围绕自身核心业务推动绿色创新,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的“血液”,参与多个关键环节,其中一种名为三氟化氮的气体占到了使用量的75%。三氟化氮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400倍。国外半导体体企业很早就注意到三氟化氮的逃逸问题,三氟化氮的减量使用和替代将会有效减少半导体产线的温室气体排放。

半导体薄膜制程的主要设备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机台,长时间使用会有硅化物附着在反应室的内墙上,三氟化氮的作用是清洗这些颗粒。tcl科技通过更改清洗模具来改变清洗气体的流动方向,提高清洗速率从而实现三氟化氮的减量使用。除此之外,cvd制备过程中还安装了废气处理设备,目前已经能实现99%以上的三氟化氮废气处理。

能源消耗是工业制造业企业主要的碳排环节,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将有效减少范围2的碳排放。因此,绿电使用是整个tcl科技减排计划的重心,内部测算能够减少近50%的碳排放。

tcl科技本身就拥有新能源业务,光伏业务线本身就是行业先进之一。但tcl的光伏工厂在日照丰富的北方地区,半导体工厂则在南方地区。物理区隔限制了绿电的利用,tcl一方面外购“绿证”,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建立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形式提高“自发自用”的比例。

目前,惠州tcl通信公司屋顶光伏项目平均每年发电300万千瓦时,减少标煤930吨,减排二氧化碳2352.9吨,二氧化硫9.4吨,氮氧化物9.4吨,粉尘1.9吨。截至2023年,半导体显示板块的绿色生产园区已通过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收集清洁能源,**机容量 80 兆瓦。未来规划光伏55兆瓦,建成后总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年,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

惠州tcl通信公司屋顶光伏项目 图源/北极星光伏能源网)

作为一家科技制造业巨头,tcl还发挥链主企业的核心作用,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促进绿色产业链的构建。2023年,tcl实业的碳排放强度为每亿元营收732.76吨二氧化碳当量,**到2023年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减少99%,非化石能源使用占比超过80%。

tcl针对绿色**链管理出台了《绿色采购管理程序》,要求企业产品有害物质要求及**商配合事项。tcl旗下各公司的csr稽核管理体系中明确将**商是否提供年度节能减排项目及成果报告、是否开展温室气体盘查、是否推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等因素纳入考量。

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曾就循环经济建言献策。多年来,海尔集团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全生态绿色发展之路,2023年海尔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6%、二氧化碳减排3.6万吨;还投产了家电领域首家绿色再循环互联工厂,年拆解300万台废旧**家电。围绕再循环互联工厂,海尔一手向废旧家电**延伸,一手向材料拆解再利用发展。

2023年7月,**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3年,循环型生产方式要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过去十年间,我国工业制造业领域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2012-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约36.2%。工业用能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绿电交易成交量96.9亿千瓦时,其中工业和通信业企业是绿电交易的主要购买方;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持续加强,全国累计推广近3万种绿色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前10名中,我国企业占6家。

2023年5月14日,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发布,并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工信部也相继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对评价指标框架、评价依据、评价方式、指标做了具体阐述。

至此,“绿色工厂”成为了一张推进工业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靓丽名片。绿色工厂是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绿色工厂的评选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得牌照的企业,将享受环保免检,冬季不限产的政策待遇。还有机会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省市级的奖励资金,用以持续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生产会带来企业能源综合成本的上升,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关键的成本因素,因此,这就倒逼企业去主动获取节能减排技术、使用替代性能源和重组生产流程以提升生产效率。

工业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将在中长期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发展能力。但短期来看,企业的资金投入会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当前市场形势下企业关于“宏观衰退的预期”使其无法聚焦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尤为明显。

中国绿公司联盟是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于2023年创办,十年间服务了近300家企业,在不同行业、企业间搭建起视野格局和方**的交互学习平台。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是服务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平台,为了助力企业业务繁荣、赢得未来十年竞争力,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推出了“绿色伙伴计划”。

绿色伙伴”是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兼容并蓄、均衡发展中坚持创新的企业。绿色伙伴计划致力于提升企业美誉度、包含“倡导企业”、“标杆企业”等2项8类标准。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联合来自可持续商业领域的产业专家,参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碳评价标准》、《低碳办公评价标准》及团体标准进行评估和授权。

绿色低碳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

文 本刊记者 赵爱玲。近日,普华永道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中国国际商会在年服贸会上共同发布 企业低碳转型之路 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 调研报告。报告称,. 的被调研企业表示 双碳 目标对运营和收入产生影响,其中. 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大。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高质量...

粮食主产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

全国粮食主产区一直把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做为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性措施,以绿色食品打造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弱质的农业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绿色食品就更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传统的农业主产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农产品作为 物资 属性的条件下...

数字化转型 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也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顺应这一潮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提升效率 数字化转型可以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决策过程自动化,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例如,通过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