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婚姻里的失败者梁夫人 女人经营婚姻,要积极一点

2023-11-06 15:55:06 字數 4506 閱讀 4683

梁夫人即永昌侯夫人在电视剧中被称为吴大娘子。

原著中梁夫人是一个生活非常困难的女人。她不但本身很困难,而且牵连了她的孩子也跟很困难。

可以说她在婚姻中是个失败者,也牵扯到儿孙。

我把原著中与梁夫人相关的东西都翻了一遍,才知道梁夫人差点没笑出来。并且,她在很多场合都是“拎不清”的。而她这种“拎不清”,并非是她对人情世故全无所知,只是因为她过于清高而不屑为之罢了。

但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她就是侯夫人。永昌侯府的繁荣与她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清高得不屑相交的侯府女主人到处端架,久而久之,让人敬而远之。

在许多宴会场合里,梁夫人简直就是这清高架子,在平宁郡主长袖善舞时,在英国公夫人给女儿到处打点时,梁夫人更是冷言冷语,甚至对往日手帕交拒不多言。

一个没有和爱情结婚、在婚姻中“不积极”的女子。

高门贵女梁夫人与英国公夫人以手帕相交,青梅竹马,与英国公夫人张氏完全有一种性子——高洁。

张氏与沈国舅结婚时,亦有清高之相,或闭门不出,甚至外出时,亦冷酷无情,爱理无人。终日面对一枝红梅,诉说悲春伤秋的心事。

对于他的人沈国舅来说,张氏完全没有在意的表情,经常对沈国舅冷脸。

而且梁夫人一开始还娶她看不惯的人为妻,经常对丈夫脸色发冷,致使夫妻间产生嫌隙,但通房却把握这一机会,先将庶长子许配给他。

写下这句话,只好称赞盛家家规:盛家长子必嫡出。

梁府若有此规,梁夫人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梁夫人身为已婚女,没有笼络男人就算了,她也“不积极”地替儿子着想。

其实大户人家生庶长子不足为奇,但自从生下亲生儿子后,正室应该替儿子着想,不是将庶长子抚养在身边、培养情感,就是干脆将其废掉。

就算不养废掉,但决不能使其凌驾于嫡子之上。

盛紘很喜欢盛长枫,但对盛长柏比较看重,确实嫡子与庶子生活本是不一样的。盛紘期望嫡子盛长柏能光耀门楣,盛长枫却只想让他过的不是很差。

如果盛长枫某一天威胁盛长柏的位置,盛紘就不会感到幸福,只担心盛家的前途。

而梁夫人生下庶长子之后,全无危机感,仍沉浸于她的高洁。甚至,在她日后生下嫡子时,也仍然保有清高的气质,对子女全无意向,只是被庶长子忍气吞声、嫉恶如仇、干练成长。

她是不是真不明白庶长子这么精明能干会不会给儿子带来很大威胁呢?

她明白了。

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明白过来,好妹妹英国公夫人特意上前劝解。让她把婚姻管理好、对男人好、替孩子着想。

但她偏不是。

她并非没有本事,只是过于清高,根本不屑与妾室的庶长子交往。她甚至不关心男人,更别提那些细枝末节了。

梁夫人“不积极”,造成连锁反应。

古时子弟多受其父亲授。

比如盛家、盛长柏、盛长枫一直由盛紘掌管。盛明兰总感觉他爹很不错。真是盛紘真是一个好父亲,尽管他很疼爱林噙霜,甚至还带了一对喜欢林噙霜所生的孩子。但他也有理性,他仍深知嫡庶不分之弊,所以他对盛长枫虽宠爱有加,但对嫡长子盛长柏更为看重。

但永昌侯梁先生却全然无此意识。

其妻消极怠工则宠通房,因宠通房则长子非嫡出也,非嫡出则罢。他一见到老婆冷酷的面孔,就看不惯自己的表情,连带对老婆所生的子女也没有太多上心之处,迟迟没有立为世子,还要花很多精力去栽培庶长子。

因此,永昌侯府就存在着世子之位一直待定、嫡子一般都没有什么能力、庶长子则是由父亲培养出一技之长。

更惨的是这种情况发生时,梁夫人一直保持着清高的态度,丝毫不急。事实上她本人从来没有很好地培养过子女。

且看盛家老太太为一庶子、尚非亲生、且延请大师、且到处打点。又见梁夫人不主动,几个儿子竟无一人能有所作为。

待庶长子立功,有争侯爵之位之能时,梁夫人可堪有这般几分焦急。

可庶子之长、羽翼已丰的她们母子就只剩下受打压的份儿。

梁夫人母子俩在梁府究竟有多难,梁府闹分了家,就可见一斑了。

永昌侯梁大人们精心栽培庶长子,本指庶长子是光耀门楣之人,但不希望庶长子对嫡母记恨在心,只顾侯府富庶,而全无支持侯府之心。

梁大人羽翼丰满庶长子之后,亦逐渐看到庶长子全然无长兄之风,对自己侯府毫无责任心。

因此,幡然醒悟,拼死拼活地要在皇上面前显灵,给嫡子们争个究竟。

遗憾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惨死于校场。

梁大人死后,这个侯爵之位落入嫡子之手,庶子看到自己以功不能继承这个侯爵,而且侯府嫡子也没有能力,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刀山火海中拼死拼活,于是心生不满。

他想要独享财富,又不希望被不称职的兄弟拖累,对老婆透点心意。妻子就大吵一架,要求分家。

庶长子闹分了家,有什么不好?

事实上,这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有能耐的哥哥不愿意被不称职的哥哥拖着后腿,想要自负盈亏。

此次分家之所以未能如愿,靠的并不是梁夫人父子多么有权势,而是梁家姻亲个个有权势。

可靠人总比靠自己好吧,梁夫人子女本身无能,姻亲再强也只是暂时的。

梁夫人嫡母为正室而其子女为嫡子,到头来竟落得仗着庶子而为庶子所厌恶,多么令人痛心。

梁夫人外孙爬上顾家迎娶娴姐。

直到第三代梁夫人才靠姻亲维系侯府。

梁夫人之孙嫁娴姐为妻,似乎两家门都是富甲一方。但对女子来说也就罢了,也算不上是什么好的亲事。

梁夫人之子虽继承侯府,但无奈却是一无是处,而且梁家庶长子越混越红,梁夫人媳妇愁苦不知哭过几次。

梁家虽然拥有爵位,但这几年梁夫人与夫家不和,对侯府的管理不到位,内囊早已经空出一大半,加之家中人口众多,是个五房六娌,且兄弟不睦,有嫡庶之争,三天两头不太平,这种情形,娴姐一进门,就要忙起来了。

惟愿娴姐有福盛明兰,所遇之人还有顾廷烨含情脉脉,可以让自己熬得出头。

但事实上永昌侯府如果没有梁夫人和老公夫妻间的不和何至于困难重重。

不得不旧话重提,一个家族的兴旺是从里面开始兴旺的,一个家族的衰落,也是从里面开始衰落的。

如果夫妻间不和,确实会影响到后代儿孙。

梁夫人在婚姻中失败。

梁夫人来自豪门,身世与英国公夫人大致相同。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英国公夫人功成名就,亲力亲为,还把女儿骂得惊醒,没有使女儿再走梁夫人老路。

而且梁夫人自出嫁以来,从来没有好好操持过婚姻,仅仅是盲目清高、盲目不主动。没有好好笼络丈夫,没有好好经营婚姻,更没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造成了最终,夫妻离心、子孙得不到好处,而她本人却越走越远。

想想她这辈子,没给子孙们带来利益就好了,居然也从来没真正为自己过上好日子,总是冷漠、冷清、困难、晦涩。

有多苦就有多输。

已婚女则不必“清高”。

女性在婚姻这一方面,或者是不会结婚的。自从结婚,成为已婚女后,便不要端出清高的东西。

因为,一个女人在结婚时,其实不必清高。盛家老太太亦有此清高,因清高、因鄙夷,导致遭小妾之计,痛失独子。

梁夫人更甚,因嫁得看不惯,所以自打出嫁以来,冷脸相待,夫妻间生有嫌隙不说,也牵扯到儿女。

其实盛明兰起初也不看好顾廷烨,只是一直哄骗顾廷烨和自己过得很好。

且不说柳氏这等调教男人之大师,楞是掰开不登大雅之堂的盛长枫,博个未来。

盛明兰曾经劝过跟梁夫人一样清高的张氏:“人毕竟不是花不是雾的,有的是父母亲长的,有的是小儿天真的,妹妹是个聪明的人,千不读书万不读书,还念及父母的慈爱哺育了一场。”

女人们必须牢记悲春伤秋是无用的,出嫁时当着男人的面端端正正的清高更无用处。

你们结婚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生活、和男人生孩子、好生活。

如果您出生在现代也可离婚。如果不愿意离婚,那就永远不要清高、消极怠工了。

我已经结婚七年了,真觉得和男人高不可攀是大脑的敲伤。女人对男人,要学习盛明兰、学习柳氏、要哄骗、要出台就出台、要唱红就唱白。

别认为这样办婚姻太不容易了。只要不愿意离婚,那就去经营婚姻吧,这也是必须做到的。

我们不是不结婚就是结婚,婚姻中,要对婚姻有一点积极的态度,不要为任何人、为自己、更要为孩子。

N刷《知否知否》 真正的婚姻关系,应像明兰和顾廷烨一样

在电视剧 知否知否 中,明兰最初只是将顾廷烨视为一个东家,一个老板,而并非丈夫。事实上,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嫁给顾廷烨。然而,她最终还是答应了,原因有二 首先,她被顾廷烨的决心和承诺所打动,觉得嫁给一个如此费尽心机想要娶自己的男人,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在当时的情境下,她并没有其他的...

离婚潮悄然袭来!是婚姻的失败还是生活的挑战?

冰冷的数字却无情地揭示着现实。离婚率攀升如同攀登陡峭山峰的攀岩者,预警灯亮起,似乎在提醒我们,爱情的初心是否被市场价值所替代?婚姻的殿堂,曾经是两颗心灵相互倚靠的港湾,如今却显得日益不可靠。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够找回那份纯粹的爱?婚姻的转变与物质之锁 曾经,我们憧憬着婚姻,期待在爱的海...

汪峰章子怡离婚?四次婚姻失败的背后,是35亿财产的争夺吗?

近日,一则关于汪峰和章子怡离婚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两人曾经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但如今却传出了离婚的消息。据报道,这已经是汪峰的第四次婚姻失败,而离婚的背后更是涉及到了亿财产的争夺。那么,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如何?离婚背后真的是财产争夺吗?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则消息的真实性。据 报道,汪峰和章子怡确实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