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以人为中心”还是“为人民服务”好呢?

2023-11-02 12:45:02 字數 1498 閱讀 5286

这几天看到网络上都在说很多职能部门大门上以前很多“为人民服务”标语变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了,到底这样更改是为啥?

从字面意思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更强调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进步理念,可能也是当下执政风格的体现,可根据具体实践并结合笔者作为人民个体经历来看,又感觉滋味缺那么一点点,但具体上又说不出来,就是感觉差强人意,也不知道是自己能力不行还是社会进步太快,搞得这几年处处为难,处处被动,特别困惑。

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把人民疾苦始终放心中,把真心实意能化解各个阶层人民的酸甜苦辣咸作为奋斗目标,不要让人民工作生活的水深火热,应该让人民能开心的活,幸福的笑,放心的吃,努力的干,真正做到“幸福是干出来的”,可现实又是大家当下活得越来越累,日子越过越难,幸福指数越来越低,都压抑的不行,社会戾气越来越重,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人从众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不能高处不胜寒,一定要记得一切**于人民,赋能于人民,有人才有基础,当下很多东西看破不说破,搞得有点让人民痛楚和举步维艰,很是困惑。

人民是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管理就失去价值,当下很多权力也好,规则条框等也罢,不能老把人民当成洪水猛兽,也不能违背人民意愿,应该跟人民真心实意,打成一片,更要把人民牢牢装在心中,当成一杆秤、一个天平,随时随地记着人民的好,人民的苦,人民的笑,能把人民实践好的一定能最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能真正流芳百世,公道自在人心。

为人民服务”是长期革命社会建设得来的精华,本意更接地气,也真正提出了人民当家作主,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亲民爱民理念,能真正体会这五个字的人一定能上行下效,能真正跟人民打成一片,能换位思考人民的喜怒哀乐愁,能仁政善治,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社会清廉,风清正气。

不管改成“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为人民服务”,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人民最怕的就是空喊口号不做实事或者只说不做或者言行不一的,而且所有的理念不是高高挂在门头、墙上,也不是天天狂喊甚至文件报告里天天念叨,说一百次不如做一辈子,而应该深入骨髓深入人心深得精髓,让人民满意,为人民谋福利而不是私欲,才是与时俱进理念的推陈创新,也才能最终说服人民,让人民能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

人民”两个字重于泰山,不要随便夸夸其谈,要始终把人民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始终怀揣人民,把人民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一切权力**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最终才能做出功勋卓著的成绩来回报人民,千万别把人民当公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决和服务好最广大人民的诉求和为民造福才是真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复兴的最关键期,少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多一些惠民便民利民举措,能跟人民打成一片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与民同心的才是最好的行动和表达。

为人民服务升级为以人民为中心

近期,为人民服务 变成了 以人民为中心 的标语在公安局 税务局等 和公共事业单位门口出现,这一小小的改动似乎只是在词汇上的调整,但却意味着深刻的内涵。这个微小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系统深刻的思考以及对服务理念的更新。而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这个变化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服务中。为人民服务 与 以人民...

为人民服务

在我国的宪法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对人民主权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各级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一个深刻的政治哲学观念。它意味着,国家的一切权力,无论是立法权 行政权还是司法权,都 于人民,都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主体,是国家政...

一心为民好书记 真情服务暖人心

冯刚是一位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于年月来到黄官镇高石坎村驻村。他对于村庄的发展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庄建设工作中,与村 两委 密切合作,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几年来,由于他的努力,村庄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冯刚在村庄的工作表现受到了黄官镇党委 南郑区委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