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立冬是什么意思

2023-11-07 16:15:29 字數 2608 閱讀 1669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立冬是什么意思?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立冬的意思,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立冬是什么意思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早在古籍里对于立冬名称来历有所记载,《孝经纬》:“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意思是就是北斗星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变为立冬,冬天是万物生气的结束,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总结起来就是古人通过观察天文的北斗七星的指向和太阳的角度来确定立冬时间的到来,而立冬的“立”字不是现代的确立,建立意思,而是显现的意思,立冬就是冬天要显现出来的意思。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为立冬的时间,但是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在南方部分地区立冬到小雪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才会逐渐下降。而在北方地区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立冬的“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三候:

一候水始冰。

一候的意思是立冬的时候水已经能到达水能结成冰的温度也就是0度以下,这里的结冰只是会结很薄的并还不到能站上人的厚度。

二候地始冻。

二候的意思是土地也开始冻结。这种情况可能我们南方的朋友看到的比较少,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朋友,不怎么看到冬天。在冬天真正进入的时候,除了水面结冰之外,里面的泥巴也开始解被冻住。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三候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节气有哪些活动

立冬拜师。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

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

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

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立冬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吃羊肉。羊肉性甘,大热,属火,能补元助阳,**体虚瘦弱,可御寒益气,安心止惊,有很强的营养作用。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我国除了塞外边睡,如内蒙古、**等地,一般都在深秋开始吃羊肉,到立春为止。如浙江的长兴等地,农历八月就已经设店,宰羊**。有民谚道:,月初一羊开刀。”一直到过了除夕才停止售卖。沿太湖流域,盛产绵羊。冬令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帝京景物略》称,明朝时,北平在农历十月,羊开始上市。

羊肉气味都属温性,善于补虚。《本草纲目》曾经把羊肉与人参并列而称,张仲景用当归羊肉汤**虚劳之症。天气越冷,食用羊肉便越为佳妙。一般有酱羊肉、白羊肉、羊键子、羊饺头、羊肚汤、爆羊蹄等各种做法。而北平正阳楼的烤羊肉和浙西太湖的羊青,尤其脍炙人口。如果到了春天,夭气已暖,羊容易啃食毒草,就不宜食用了。

吃甘蔗、炒香饭。

在潮汕有立冬吃甘蔗、炒香饭的习俗。流传着“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说法。当地民间认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有滋补的功能。而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广受汕头市民的欢迎。除了特色食俗外,还有比较创新的立冬活动。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每到立冬时节,游泳爱好者都会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能够提高抗寒力和免疫力,强身健体,抗衰延寿。

冬天进补。在人们还在享受秋日温情的暖阳时,时间已飞快地来到了11月,立冬飘然而至。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立冬节气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立春”前结束。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的意思。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当太阳黄经达225度是立冬节点。

立冬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立冬是冬季的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今日星座运势#

立冬节气有什么习俗

立冬节气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进入寒冷的冬季。立冬有什么习俗。吃饺子。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 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 于 交子之时 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

俗语“立冬晴,一冬凌”是什么意思?今年是暖冬还是寒冬?

俗语 立冬晴,一冬凌 与今年冬季的气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其中,立冬这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正式开始。立冬的天气状况通常能预示着接下来冬季的寒冷程度。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 立冬晴,一冬凌 就表达了这种规律。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

“肉孜节”是什么意思?

肉孜节 又称作库尔班大士生日节,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伊斯兰教中的显赫节日。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肉孜节是这个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节日。肉孜节的历史背景 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重要体现。这一节日源于伊斯兰教历史中对穆罕默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