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国货美妆营收“冠军”,珀莱雅还有一场长跑

2023-11-04 08:01:20 字數 5809 閱讀 3166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胡芳洁。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吴宜忠。

审核 | 颂文。

我们这次工厂都要冒烟了。”

在李佳琦直播间双11大促机制谈判现场,珀莱雅代表这样说道,这次双11大促公司已在库存上做好准备,其中红宝石面霜备货量是去年的两倍。

作为近年最具代表性的国产品牌之一,珀莱雅的进取心显而易见。消费复苏疲软的当下,不少品牌在销售策略上开始求稳,但珀莱雅依然在加码。

今年双11,珀莱雅无论是备货量,还是在超头直播间的产品链接数量,都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珀莱雅主品牌共有16款产品链接进入李佳琦双11超级美妆节,比618大促增加4条链接,对比去年双11链接数翻倍。

珀莱雅的“进取”也反映在财报上。最新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实现营收52.49亿元,同比增长32.47%。在规模上首次登顶a股国货美妆公司营收top1。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珀莱雅登顶之势是可持续的吗?短短3年多在产品布局上几乎完全焕新的珀莱雅,接下来能否扛起美妆国货之光的大旗?

珀莱雅登顶并不意外。

早在2023年,珀莱雅单品牌就卖出52.64亿元,成为a股首个拥有50亿级单品牌的美妆企业。

同年,国内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了4.5%,珀莱雅以37.82%的增速实现营收63.85亿元,位居a股国货美妆公司营收第二位(编者按:第一位为上海家化)。

最新财报显示,2023前三季度,珀莱雅实现营收52.49亿元,同比增长32.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6%至7.46亿元。

随着双11大战打响,珀莱雅品牌也在10月24日预售第一天以天猫美妆类目top1之势领跑,而第一波付尾款首日,珀莱雅主品牌、旗下彩妆品牌彩棠,均列天猫第一位。珀莱雅有望登顶2023年a股国货美妆营收第一。

图 / 珀莱雅官微)

珀莱雅的崛起,与疫情后国货美妆行业的快速发展脱不开关系。

国货这几年正在慢慢改变多年前‘虽然便宜但质量不好’的观念。相比外资品牌,国货的优势比较明显。”一位从业超过10年的化妆品经销商小c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

在她看来,国货的优势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价位优势。国货**一般都比国际大牌要亲民些,在消费力下降的这几年,国货的**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本来钟情于国际大牌的顾客,也开始慢慢倒戈,转移到国货。

其次,虽然价位低,但品质不低。很多国货的生产商其实本身就是一些国际大牌的原料**商或是生产商,研发能力强,只不过这些年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始‘出口转内销了’。

最后,国货在研发上会更贴近亚洲人的肤质以及使用习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珀莱雅品牌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但其核心产品矩阵,基本都是在2023年以后完全焕新的。

目前,珀莱雅主品牌已经形成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源力系列、能量系列四大产品系列。其中双抗、红宝石精华系列都在是2023年新上市,源力系列于2023年上市,能量系列则于2023年推出。而公司早期的主打产品海洋系列等,在市场上基本已销声匿迹。

这一方面说明公司更新迭代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核心产品的生命力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此外,珀莱雅的增长,也带着明显的营销推动特征。

2023年前三季度,珀莱雅营收增长了32.47%,销售费用增长了33.59%。销售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将时间拉长来看,这一特征更为明显。2023年-2023年,珀莱雅营收增速分别为。82%,而同期,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88%。

对比同业头部公司,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增速也是首屈一指。

2023年上半年,上海家化、华熙生物、贝泰妮(薇诺娜品牌的母公司)销售费用增速分别是。96%。

实际上,珀莱雅规模问顶,不仅倚重营销驱动,对线上渠道的依赖也很明显。

珀莱雅是线下商超起家,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资深美业从业者张建瑞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以前在超市、护肤品店、商场,还有电视广告、马路灯牌,都能看到珀莱雅的身影。现**下实体店已经大大压缩,品牌的销售方式转移到线上,传播方式也变成了质量更高的短**、长**、公益广告等。这些同样也能提升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

珀莱雅早期依靠强势的线下渠道发展起来,如今情况反了过来。

珀莱雅不仅营收规模登顶,在国内美妆上市公司中,其线上收入占比也是最高的。

据财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珀莱雅线上营收占总收入比重高达92.03%。同期,其他国货美妆公司如上海家化、贝泰妮、上美股份,线上营收占比则是%。

图 / 亿邦动力)

珀莱雅也是上半年国内美妆上市公司top10中,唯一线上占比超过90%的公司。

依托线上渠道来争夺规模霸主地位,仅仅是加大营销投放还远远不够。以本次双11为例,除了备货等系列前期准备,珀莱雅还在用户下单后的履约环节下狠功夫。

今年10月31日晚8点,天猫平台第一拨预售进入付尾款环节,「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地区,消费者同样是在晚8点付尾款,珀莱雅、娇兰、赫莲娜等品牌无论是在出库速度、发货机制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

根据天猫平台订单物流详情信息,娇兰订单于11月1日早8点打包完毕等待揽收。赫莲娜订单在11月1日早8点尚未发货。

而珀莱雅订单于10月31日晚11点已打包完毕等待揽收,11月1日凌晨1点快递信息显示为“快递揽收成功,并开启极致履约服务”,上午7点半,快递员已开始派件了。此时,前一晚付完尾款的消费者可能还没有睡醒,货就到家门口了。

刚刚快递打**说包裹已经放家门口了。”家住北京朝阳区的佑洋表示,11月1日上午9点多包裹就已经送达。

从双11订单物流流程上看,珀莱雅比相对较快发货的娇兰也快了近10个小时。

从产品布局、渠道聚焦、营销投放、库存安排到履约服务,环环相扣,推动珀莱雅营收规模登顶。

一个超九成收入都来自线上的品牌,是否可以扛起国货复兴的大旗?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人数颇为可观的消费者为国货美妆品牌熬夜抢单、付尾款的同时,也有人对以珀莱雅为代表的国货美妆护肤品牌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

比如,有些国货品牌在营销投放上较为频繁,容易让部分消费者认为是“短时间内靠营销崛起”,而对产品本身的功效或品质尚且缺乏信任。

对于国货,我觉得走到线下是重要一环,让更多消费者切实地去试用、感受,来促进线上线下的首购以及复购。线下网点多、能**下看到摸到使用到,对这个品牌的推广和认可度肯定是加分的。线下店铺的存在,会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小c表示。

在依托线上优势成就规模扩张以后,珀莱雅已经到了再次审视线下布局重要性的时候。

珀莱雅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销售费用为15.80亿元,同比增长41.46%,主要投入方向是新品牌孵化、线下渠道及海外渠道探索。

而早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及投资者交流会上,珀莱雅董秘兼财务负责人王莉强调“2023年是公司线下渠道重启元年”。

*下渠道方面,过去珀莱雅有超市、日化(cs)和百货三大渠道,后来由于定位不再相符,已经放弃超市渠道。

那么,珀莱雅**下布局方面有哪些新动作?

据「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观察发现,2023年,**下重启方面珀莱雅至少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出偏线下属性的产品线——能量系列,该系列产品定位高端线,售价较其他系列更高,适合线下百货商店等渠道;

二是升级或新设一二线城市商场柜台;

三是持续推进线下的“早c晚a”快闪店活动。

例如,今年9月底,北京大红门银泰百货一层新开一家珀莱雅专柜。专柜整体设计更为简洁,配色底色以灰色为主,与传统的以深蓝色为底色的珀莱雅专柜,有较大的不同。

图 / 大众点评、小红书(上为新店,下为旧店))

而今年6月,珀莱雅在全国6个城市开设7家早c晚a酒咖快闪,消费者不仅能够体验产品、了解护肤知识,还能来一杯特调饮品。

图 / 网络)

关于线下布局的规划,「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记者向珀莱雅发送了采访函,但尚未得到回复,于是记者以投资者名义联系了珀莱雅投资者关系部门。

关于线下的布局和框架调整,我们目前是有在做的。包括线下快闪店的活动,也都有在做。”珀莱雅投资者关系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对于较为适合线下推广、**偏高端的能量系列产品销售情况,公司也在持续关注中。

能量系列上线时间还比较短,我们也在看整体市场的反馈情况。”上述工作人员说。

急于塑造国牌形象的珀莱雅,重视线下布局已成必然。但线下运营与线上相比,本身是另一条运营逻辑。

对于已经完成线上转身的珀莱雅而言,线下销售场景早已是另一番景象:发展早期珀莱雅曾覆盖超3万家线下店铺,但这些店铺大多在县城里,而今天再次布局线下,珀莱雅瞄准的是城市里的高端商场或销售场所。

一旦加大**下渠道尤其是专柜的布局,必然带来成本的增长,同时也要进行产品线的调整以适应线下销售的需要。这些都需要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投入,必然也会在一定时间内给业绩带来影响。

这些都是珀莱雅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现阶段的珀莱雅,不仅要业绩,还要地位和声誉。

今年10月,人民**新**发布的珀莱雅相关短片《国牌长跑》,讲述其20年发展历程,并将“科学配方”作为其“代表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穿越周期的“杀手锏”。

在珀莱雅看来,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才找到“科学配方”的正确道路。而什么是“科学配方”?

据化妆品报报道,珀莱雅首席科学官魏晓岚介绍,科学配方是针对一个肌肤问题的多面成因,设计一整套科学配方解决方案,综合系统性地解决肌肤存在的问题。科学配方是在温和与高效中达成动态的平衡,兼具肤感与功效,舒适度与安全性。

而在华熙生物个人健康消费品研发管理总监刘喆看来,就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逻辑而言,全链路的创新包括四个方面,即原料、配方技术、包装与剂型、生产工艺。

可见护肤品的研发,除了配方技术外,还有赖于原料、包装、生产工艺的加持。而全链路的创新,更是建立在研发实力的基础上。

相对于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本身就具备医药研发背景的公司而言,以经销业务起家的珀莱雅研发基因并不强。

2023年前三季度,在a股美妆公司营收规模top4公司中,除了珀莱雅,还有上海家化、华熙生物和贝泰妮。2023年至2023年,珀莱雅的研发费用率在这四家公司中都是垫底。2023年前三季度,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善。

在专利技术能硬实力指标上,珀莱雅也不算突出。根据天眼查数据,从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来看,珀莱雅发明专利数为119个,超过贝泰妮、上海家化等同行公司,但仅有华熙生物254个有效发明专利数的不到一半。

通过聚集“科学配方”来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有待珀莱雅拿出更多底层研发的成果来证明。

目前,本土尚未有规模超过百亿的美妆品牌,而以欧莱雅集团为例,其2023年营收已经超过2700亿元,在北亚区域的销售额约900亿元。

华创**分析师胡琼方此前曾在接受「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等国内品牌规模能达到200亿元左右,再讨论对国际品牌的影响会更合理(详见《欧莱雅失速中国市场》)。

国货美妆的崛起注定是一场长跑,对于珀莱雅而言,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注:文中题图来自珀莱雅官微,文中佑洋为化名。

国产美妆第一,被它拿下

微信 壹番财经 id finance yifan 文 厚码。今年双,珀莱雅属实赢麻了。根据天猫月日发布的美妆行业预售首日品牌成绩单,珀莱雅击败了欧莱雅和兰蔻,成为天猫美妆行业预售首日有效成交额排名第一。在月号双正式开启后,珀莱雅小时销售额超过亿元,旗下爆款单品红宝石面霜 双抗 的一小时销量分别超过万...

营收增长停滞,存货创新高,美妆龙头股价大跌

中国 报记者 南深三季报密集发布窗口,又一只业绩不及预期 闪崩了。月日晚,互联网美妆龙头水羊股份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仅增长 而第三季度营收则下滑 这是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营收停滞。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大幅失速。营收增长受挫,公司存货创出历史新高,达到亿多,这还是公司计提了多万存货减值损失...

国货美妆第一品牌易主

文 壹览商业 李彦。编辑 木鱼。国货美妆,最新成绩单更新完毕。随着这份成绩单的更新,在上半年总营收位列第一的上海家化正式被珀莱雅反超,珀莱雅成功拿下营收及净利润双冠。壹览商业统计家国货美妆上市企业的最新数据发现,前三季度,包括未披露三季度季报的上美集团及逸仙电商在内,依然有家企业完成了营收及净利润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