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王莽”生平简介

2023-11-17 18:50:13 字數 3702 閱讀 2803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父亲王曼死时,王莽才十二三岁,他与寡母住在太后宫中。王莽自幼看不惯叔伯兄弟和堂兄弟们整日过着那种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他熟读儒家经典,在家是孝子,在外结交名流,谦恭待人,受到家庭内外的一致称赞。王莽的伯父王凤是当朝大将军,王莽对他比他的亲儿子对他还要亲。有次王凤生重病,儿子们照样斗鸡跑马,没人照顾他。倒是侄儿王莽夜不解带,日夜伺候。王凤临死时,特别叮嘱妹妹王太后和外甥汉成帝,王莽是个可用之材。

不久,王莽就当上皇帝的侍从官,后又升为射声校尉(相当于卫戍司令)。王莽最后官至大司马,但他待人谦逊,衣食简朴的作风没变。这在当时的**污吏中,显得格外刺眼。要不是王莽根基牢固,早就被排挤了。王莽官做大了,美名也越传越远。有一次,皇宫举行盛大宴会,许多人簇拥着王莽,向他敬酒。可每当酒兴正酣时,王莽都告退一会儿。一次宴会要这样反复多次。人们不解,就追问王莽。王莽沉痛地说:母亲病重,一个时辰服药一次。我本该片刻不离地侍候在她老人家身旁,可也不能因私废公,不顾国事。人们无不赞叹王莽的孝心和公心。每逢受到皇上的封赏,王莽总把那些赏给他的田地、财宝分给农民、读书人。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拥戴他。

正当王莽权势与日俱增时,他的靠山汉成帝,因荒淫过度,一命呜呼了。汉成帝没有儿子,只好让他的过继儿子刘欣继位,这就是哀帝。王政君王太后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儿子做皇帝时,自己娘家人过于显赫,朝庭内外早有议论。如今刘欣上台,他的亲祖母傅太皇太后和母亲丁太后地位一下超过了自己,也该让傅、丁两家人荣耀荣耀了。王太后知道王家中做官的,只有侄子王莽好说话,于是就召王莽前来议事。王太后向王莽讲明了利害关系,劝他让出大司马的位子。王莽好不容易才当上大司马,他怎肯轻易让出。他不敢公开违令,就对太后说:我一定在适当的时候辞职。汉哀帝当太子时就对王氏权势过大感到不满。他继位后,恨不得将王氏一门统统扫荡出宫。但他也考虑到**和王家的势力,不敢明干,只能暗地里找王家的短儿,慢慢收拾他们。

王莽看出哀帝的居心,又怕又恨,只好主动辞去大司马的职务。哀帝正巴不得如此呢,他立即批准,并让王莽回到他的封地新都(今河南新野县)。王莽回封地后,终日闭门不出,严加管束儿子家人,不让他们出去惹事生非,生怕哀帝找到整治自己的把柄。可越怕出事,就越要出事。王莽的儿子王获可不像父亲那么谨慎。有次他与家奴争执,一失手杀死了家奴。这在当时不算什么事,家奴地位低贱,同主人的犬马没什么两样。可这次王莽十分认真,坚持说杀人抵命,逼迫儿子自杀了事。消息传出后,人们都称赞他大义灭亲,克己守法。王莽杀子正是时候,满朝文武正对哀帝滥封傅、丁两家人不满。大臣们觉得傅、丁两家人还不如王家,他们把好端端一个国家弄得乱七八糟。原来不满王家篡权的大臣们此时反倒怀念王莽了。正巧此时,傅太后、丁太后相继死去,哀帝迫于大臣们的压力,借口王太后年老需有人照顾,体面地请回了王莽。

王莽回朝后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年,25岁的哀帝病死了。这下王太后就不客气了,她立即进宫,收了玉玺,从此**皇上,把全国的兵权、朝权都交给了王莽。王莽重新掌权后,伙同几个重臣,立了一个9岁的皇帝——汉平帝。皇帝年幼,王莽假意让王太后垂帘听政,其实太后已七十多岁,朝中大事都是王莽说了算。王莽很有心计,深知只有权势还站不住脚,必须积累一些功德,争取人心。他除了把家产、土地不断分给百姓外,还到西域、东、南越去收买少数民族中的贵族,让他们替自己***公元1年,塞外少数民族送来了白雉,表明臣服,敬仰大汉**。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朝野,人们众口一词,说王莽的威望超过古代周公。王莽又请王昭君的女儿回朝做客,感动得匈奴首领也对王莽赞不绝口。一时间,王莽获得了空前的口碑。

不久,中原发生旱灾、蝗灾,王莽提出宫中一律要节衣缩食,不得侈奢浪费。王莽还带头捐了钱一百万,土地三十顷。群臣只好也跟着捐了些土地、房屋。老百姓因此都称王莽为“救世主”。公元3年,平帝刚满12岁,王莽就张罗着为他取亲。不了解内情的人只道是王莽关心小皇帝。实际上王莽是担心皇帝长大后,会削弱自己的权力。为了永远控制皇帝,就设法把女儿嫁给平帝。可王莽绝不会明说让平帝娶自己的女儿。他假意列了一大串名单,偏偏没有自己的女儿。消息传出,朝廷上下都轰动了,许多大臣已摸透了王莽的脾气,知道他是欲擒故纵。为了讨好他,一些大臣就联名**,让王莽女儿入选。最后**的人竟达到一千多人,王莽心中暗喜,但表面上推辞更坚决了。最终,他女儿当然做了皇后。

王莽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对一切政敌决不手软,甚至连儿子都不放过。汉平帝的母亲卫姬要求进京与儿子团圆,王莽担心这样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坚决不允。王莽的儿子王宇觉得父亲这样做太缺德。他知道自己劝不动父亲,就去找自己的老师一代名儒吴章商议。吴章说:你父亲很迷信,只要夜里你派人把狗血泼到你家门上,他定会找我来算命。我就可以趁机进言,让他改变决定。王宇同意后,就派人去泼狗血,不想此人被当场抓住,王莽知道后大怒,杀了吴章和儿子,并以此为借口,杀了卫姬的一家,只留下卫姬一人。王莽仍不解气,又大杀王氏家族中与自己不和的人,如叔父、堂弟。这样前后一共杀了好几百人。直到这时,大臣们才知道王莽还有残忍、无情的一面。

这时汉平帝14岁了,他对王莽隔绝他们母子和杀自己的亲人的作法恨之入骨。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说了许多怨言。这些话传到王莽耳中,王莽心想,小小的孩子就如此恨我,长大还得了吗?一不做,二不休,王莽给平帝吃下慢性毒药,害死了平帝。可当着百官的面,他还痛哭一场,并号令天下县一级的官吏为平帝穿三年孝。平帝死时仅14岁,当然没有儿子继位。王莽心想坚决不能再选个大的碍事,于是就坚持要在宣帝的玄孙中挑一个。宣帝的玄孙有二十三个,他偏偏挑中一个2岁的。到了公元8年10月,王莽连傀儡皇帝都嫌碍事,就公开废掉小皇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新,也称新朝。这时王太后才如梦方醒,原来王莽本意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她大骂了王莽一顿,无可奈何,只好把玉玺狠狠摔在地上。至此,历时二百一十四年的西汉王朝宣告结束了,但王莽谦恭的美名也从此败坏了。

王莽篡权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命令全国民间的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禁止买卖,改革币制等等。结果是权贵、百姓都不满意,天下大乱。公元17年,赤眉、绿林农民起义,王莽王朝受到沉重打击。王莽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另一方面,为了转移国内视线,先后对匈奴、高丽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从汉武帝以来的友好睦邻关系。公元23年,刘秀等人率领的汉军消灭了王莽的主力部队,攻进长安。王莽被一大群臣子护送着躲入深宫。不想长安的百姓也反了,在皇宫中到处放火,王莽无处藏身,最后只好跑到池塘中心的渐台,安坐等死。汉军包围渐台,并向渐台放箭,汉军冲上渐台,王莽被一个叫杜吴的商人杀死,汉军还不解恨,将他的尸体剁成十几块。他死时68岁,他的新朝仅存在了15年。王莽是两汉交替时期的一个风云人物,他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矛盾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王莽为了篡权耍了一系列手腕,捉弄了许多人,他成了一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野心家的典型。

历史名人“王昭君”生平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她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汉元帝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年前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形成了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南北对抗的局面。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统一了匈奴,他对汉朝深怀谢意,决心长期与汉修好。公元前年,汉元帝即位后,呼韩邪三进长安,希望能娶汉家女为妻,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

历史名人“贾谊”生平简介

贾谊,河南郡洛阳人,生于公元前年,卒于公元前年。他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守吴公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 为官清廉。他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郡守,他治理下的河南郡,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一日,他听到自己门客在高声诵读什么人的文章,那磅礴的气势,精辟的词语吸引了他。吴公听着听着不禁叫起绝来...

历史名人“晁错”生平简介

晁错,颖川 今河南禹县 人,生于公元前年,卒于前年。他是西汉继贾谊之后,又一个坚定的改革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名篇 论贵粟疏 言兵事疏 至今是学习古汉语的范文。晁错自幼饱读诗书,稍长随大学问家张恢,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家学说。晁错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汉文帝爱才,就让他做了太子刘启 即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