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好故事

2023-11-26 20:55:03 字數 1522 閱讀 5843

《家乡好故事,与大家分享》

在兴隆县雾灵山镇扁担沟村,提起村民陈秀清谢慧英敬老孝老的事,街坊四邻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话得从头说起,十多年前陈秀清年迈的老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使勤俭持家,精明**一辈子的老人,很快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使原本温馨平静的家庭罩上了阴影。开始表现只是反应迟钝,健忘,情绪不稳定。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喜怒无常,语无伦次,失去记忆,出门溜达找不回自己的家。有一天下午出门溜达,半夜没回家。家里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陈秀清和妻子全村找遍。村里大喇叭广播,街坊四邻也帮着找,最后在房西边的西山根儿下找到。

怎么办?陈秀清和妻子商量决定,卖掉前几年买的大貨车。那是当时全家唯一的生活**。不能再出门跑车了,倘若母亲出了意外,后悔都来不及。挣多少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说老父亲也八十多了,也没人照顾啊!就这样夫妻二人一人打工一人在家照顾老人。

两年多后,老人的病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大小便失禁,不知道饥饱,有时糊涂得不认识家里人。陈秀清和妻子谢慧英对母亲倾注了全部的爱,照顾无微不至。按时喂饭,喂水,喂药,及时换下脏衣服换上干净的衣服。老人白天睡觉多,到晚上睡不着就熬夜。夫妻二人轮流陪伴,和母亲说说话。“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多让老人心情爽,多陪老人聊聊天。”这是精神赡养,陈秀清和妻子做到了。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陈秀清和妻子对待母亲始终如一。非常难得!

冬去春来又一年,花开花落整十年。2023年冬老人家去世了,街坊四邻都想着会大操大办。结果是悄无声息的安葬了老人。事后有人问起此事,陈秀清说:“我妈在世时,我们做儿女的没有亏待她,我妈九泉之下也不会挑我礼。我一向赞成厚养薄葬。”

母亲去世后,老父亲已是九十高龄。相依相伴六十几载,相儒以沫,风雨同舟。陈秀清和妻子知道父亲心里难受,理解父亲的思念与孤独。为了让老人早一点走出阴影,更是关心倍至,尽力多陪老人说说话,拉家常。一日三餐做老人爱吃的饭菜。做到精、细、软,营养全面。每天早晚照顾老人起居,把干净的衣服,每天吃的药,爱看的书,老花镜统统放在老人的炕边,随手可取。白天天气暖和,经常用老年车推着父亲去大街散心,让父亲和邻居老人一起聊天。十多年前,老人就有前列腺增生病,后来很严重,排尿困难。因为年龄大不能手术,安装了引流袋。引流袋每月去县医院更换一次,事情再忙也从未耽误过。

如今老人已经九十四岁高龄,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说起儿子儿媳关心照顾的事,老人深感知足。

中国有句老话,年轻享福不算福,老来享福才是福!福气**于骨肉亲情的滋润,**于儿女的关心赡养。人生老来难,人生都要老。关爱老人,感恩父母,是人生最起码的道德和品质。关爱老人,事实上也是在关爱自己。

清廉家风故事 徐向前的家风故事

家风正,则为官清 家风劣,则为官浊。古往今来,几乎无不如是。腐败之祸起因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家庭既能助腐生变,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也能拒腐防变,成为抵制腐败的坚固防线。帮腐,虽一时享受与奢华,但终将导致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助廉,虽生活普通而平淡,换来的却是亲人的温馨相伴和幸福的持久绵长。为了营...

“讲好家风故事 传承孝思文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月日,由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贵阳市黔西南商会指导,贵州孝思文化传媒 筹划并主办的 讲好家风故事,传承孝思文化 研讨会暨贵州孝思文化公司开业庆典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枫林路宏图大楼贵阳市黔西南商会成功举行。贵州省文史馆馆员 贵州教育学院教授谭佛佑,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原巡视员 法学博士罗用能,贵州大学法学院副院...

读出“好故事”的“好”来

高考典型试题解析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试题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灵魂 启迪智慧 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这道考题,看似普通无奇,仔细品味则大有深意。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看,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