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初中,儿子催问 妈,你啥时回乡下?儿媳 不回,妈在我家养老

2023-11-02 15:40:06 字數 2208 閱讀 3601

自从陈姨的儿子上初中后,他对妈妈的生活状况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你不是一直想回乡下吗?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也不需要你照顾了,你想回去就回去吧!”这让陈姨陷入了困惑。她一直以来都想回到农村老家,但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她是否还能适应回去呢?而且,陈姨和她的老公是农民出身,按照当初的政策规定,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陈姨运气不好生了一个儿子。她一直憧憬着有一个闺女,所以当儿子成家后,陈姨将儿媳当做自己的闺女来疼爱,以此来圆自己对女儿的梦想。

儿子娶来娜娜,正是陈姨心中理想闺女的写照: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眉目含笑。陈姨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的人,她相信喜欢笑的人通常也是命运较好的人。因此,每次儿媳怀孕时,儿子都会向她求助,因为儿媳的孕吐反应非常严重。陈姨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安慰和照顾儿媳,她每天变着法子给儿媳准备各种吃的,即使儿媳不吃,她也会用各种方式鼓励她,因为她知道儿子未来的孩子就在她肚子里等着吃。

孙子出生后,他一直都很健康和开心,笑容满面,而且对外人也非常友好。陈姨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儿媳给她生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孙子。于是,陈姨留在城里,帮助儿子照看孩子和做家务。儿媳对她非常好,经常带她去商场买衣服,而且在外人面前,儿媳也毫不避讳地称陈姨为“我妈,比亲妈还亲”。这让陈姨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她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儿媳和家人的认可和爱护。

然而,儿子的态度却逐渐发生了改变。每当家庭出现矛盾时,陈姨总是一味地站在儿媳这边,无论对错都会指责儿子。这让儿子感到被孤立了,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妈妈对他的关爱和亲近,似乎只有儿子才是他们亲人中唯一对他友好的人。儿子开始对妈妈的偏袒感到不爽,他认为妈妈将本应属于他的关爱全部给了儿媳。他甚至在饭桌上问妈妈:“我和娜娜,谁是您亲生的?”妈妈毫不犹豫地指向娜娜说:“我尽管生了你,但我感觉娜娜才是我亲生女儿。”这句话让儿子感到异常失落和伤心。

孙子上初中后,儿子开始催促陈姨回乡下老家。陈姨询问儿子为何要她回乡下,儿子回答说娜娜并没有说让他说这些,她一直都希望陈姨留在城里养老。陈姨感到非常失望,她问儿子为什么自己不能在城里养老,为什么比不上儿媳。儿子的回答是因为乡下老家的房子长时间没有人住,已经不能居住了,而且菜地也长满了野草,山上的树也被别人砍光了。对此,陈姨默默地陷入了思考和纠结。

陈姨内心很矛盾,一方面,她一直想回到乡下老家,享受宁静和自然的生活,种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过上简单的日子。另一方面,她无法割舍对儿媳和孙子的情感,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她害怕离开他们后,自己会变得孤独和无所依靠。

陈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回乡下意味着要离开儿子和孙子,而且乡下的生活和城市完全不同,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乡下的农村生活。留在城市意味着继续跟儿媳和孙子生活在一起,但又无法实现自己一直的梦想和渴望。陈姨陷入了对抉择的困惑中,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陈姨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回乡下老家。她觉得自己已经在城市生活了很多年,接触过了很多东西,现在是时候追求心中的宁静和简单。她也意识到,她对儿子的偏袒和对儿媳的爱护,可能是导致儿子和儿媳之间矛盾加深的原因。她决定回乡下后,给儿子和儿媳留下一段宝贵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陈姨对于自己的决定感到既心痛又释然。她明白离开儿子和孙子会非常痛苦,但她相信他们是成年人,有能力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陈姨也希望通过回乡下,能够找到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渴望和憧憬。她希望能够在乡下再生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只要是自己亲生的就好。陈姨相信,回乡下是她重新开始的机会,她期待着乡村生活的平静和幸福。

对于陈姨来说,回乡下并不是简单的物质追求,而是一种对内心真实渴望的追寻。尽管她对儿媳和孙子的情感矛盾,但她也明白自己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种自己真正喜欢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纠结,能够坚定地走自己想走的路,才是真正的幸福。尽管陈姨可能会经历一段痛苦的分离期,但她相信,她的决定会使她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儿子帮妈妈反击,妈妈却批评儿子,你觉得儿子对吗

本文字数约字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阅读时长约min 育儿,是一场无休止的旅程,充满了挑战 惊喜和无数教育时刻。在这个旅程中,父母往往扮演着指导者 榜样和引路人的角色。然而,教育和引导孩子并非总是易事。有时,家长会陷入困境,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当孩子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反击行为时。这篇文章将深入...

温馨关心 妈妈的贴心呵护,初中儿子在厕所里也不孤单

温馨关心 妈妈的贴心呵护,初中儿子在厕所里也不孤单 许多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都面临同一个难题 如何谈论与性教育相关的话题。在我们自己的年代,这个话题是绝对不被讨论的,因为对我们来说,性教育是一个尴尬的话题,通常只能通过私下的方式,例如小密圈 阅读书籍 等来了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演变,...

“儿媳,让你妈等孙子过百天再走,过几天我就去”“阿姨,离了”

在家庭中,对于谁来照顾孩子的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和不和。有些人认为应该让娘家人来照顾,因为孩子是妈妈生的 而有些人则觉得女孩子应该由婆家人来照顾,因为孩子与父亲姓。然而,有些人选择让自己的母亲来照顾,因为她们认为婆婆并不是最亲近的人,甚至会让她们感到不舒服。事实证明,这个问题往往容易引发矛盾和争吵。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