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可以养出有松弛感的孩子

2023-11-26 01:15:10 字數 3134 閱讀 8943

昨天吃火锅时,我和自家姑姑聊天,谈起孩子的学习。姑说我妹期中考试,数学39。要知道,她才初一啊。这个分数,肉眼可见的,已经上不上高中了。开完家长会,成绩倒数。但我姑状态,一反常人,心平气和的。俩人乐呵地,带上我一起吃了顿火锅,还准备看场电影。要说,我可是当过相当长时间的英语老师。对我妹这种成绩,我不得在饭桌上,以三寸不烂之舌,好好来个深度剖析。但我一句话没说。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明白:有些家长,教育出的孩子,就算没有高学历,也未必不能获得成功。姑简单提了几嘴:“该用的办法,我都用了”。实在不行,初中毕业,进职业技术学院,我以前也是工人。姑现在是个搞审计的,n年前,注会还很难考的时候,她就已经拿下了。以前,我上初中时的数学题,都是我姑讲的。她还给我写信,寄到学校,很频繁的关注我的心理动态。她不可能没用过这些,甚至更多的方式,帮助我妹。所以,我立马就能get到她的意思。其实人生就算在某一段走了弯路,后面的路,也不代表走不好。这弯也不是故意绕进去的,是暂时确实没法绕出来。你若把一个还不能解决的事情,硬想办法解决掉,心态就不可能松弛,而且也解决不好。于是,我妹一边继续学数学,一边继续学个三四十。一边继续学语文,学英语,成绩还都不赖。闲了踢踢跆拳道,周末撸撸猫。

姑还经常晚上加班回家后,带着我妹下楼练轮滑。俩人安安静静地,在月光里相处。她一边鼓励我妹,进阶更难的姿势。一边细心观察,她哪个动作出了问题。因此,尽管我妹成绩不咋滴,但是跟我姑,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她知道数学学不好,是自己的问题,但也不是。不焦虑,不放弃。也没因为这事,影响到做其他事。这在我看来就是作为孩子,拥有的最好的松弛感了。毕竟很多人都会因为,对某件事的执着,或者暂时的失利,完全没有心思再做其他事。卷到情绪当中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得暂停。我当年数学,最差也只是考到70分,结果竟然影响到我做任何事的信心。我愣是花了很多年,才把这种完全不该因果关联的消耗给处理掉。对,这是精髓。父母会因为自己的失误或对孩子的引导欠佳,结果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画上错误的因果关联。以孩子的年龄和阅历,在相当长的某一段时间内:他都不会明白,为啥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为啥,别人遇见困难,心态平和,自己却只能感受到天崩地裂。孩子会一遍遍不停地确认,是自己的问题,才造成了父母今天的窘迫。

于是,在一个懵懂的年龄,不清不楚地,就丧失掉了松弛感。松弛感并不只是一种情绪,它还包裹着一个人的自信。你也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成年人。他们也经常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就产生很深的纠缠。我昨天出去按摩,按摩师傅约好和孩子去逛街。结果,孩子来找她的路上,公交卡丢了,才刚充了50块。这按摩师傅,劈头盖脸地,把孩子一顿骂,转街也泡汤了。她说,我啥心情也没有了,陪你逛个p的街。关键是我了解到,挂失补一张10块的新卡,事情就解决了。而且卡里剩的钱,都在。这母亲,宁是把这件事,处理出这种结果:喋喋不休地在一边叨叨了半小时。期间,给可能丢下卡的出租车师傅打**,跟孩子回家翻书包。孩子全程,一声没吭,她老公也是。最后,啥也没找到,不欢而散。这一顿折腾下来,能量全消耗完了。卡还是得办,十块钱,还是得多花。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个特厉害的杀手锏:它能把周围所有人的状态,都拉成同一种。

焦灼,功利,烦躁,紧绷。在这位母亲情绪上来,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在她不停对孩子,进行教育责骂的时候,店里还有其他顾客和按摩师。由于她的情绪太过激烈,我们都处于窒息状态了十几分钟。她跟孩子走后,她老公立马给她打**,告诉她,你这事过了。我觉得,她老公做的蛮好。他一直保持沉默,并不是代表认同妻子的表现,而是不想与她在众人面前争执,让一个成年人难堪。孩子呢,区区一个小学生,能承受的了这样在陌生人面前丢脸吗。妈妈教育自己的孩子情有可原,但是方式却千家千样。这个爸爸真的很好,他一定会私下再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妈妈的做法。按摩了一年之久,如我所料,其实在很多事上,这位妻子都更认同自己的丈夫。我也尝试过跟诸如此类的家长,认真地阐述,教育的核心问题。推荐他们看一些书,整理整理笔记。结果大部分家长都嫌书里东西太多,看几分钟就困。他们总说,麻烦老师能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好多家长,总会把孩子是否能变好,这么重要的事,寄托在别人身上。教育孩子,不能拧巴。

内心表现和实际行为,得在一个频道,不能处于矛盾之中。知道你尽力了,没学好,不影响我对你笑脸相迎。而不是,知道你确实没能力做好一件事,为了让你做更好,我就掉脸。明白你没考好,内心可能会有焦虑,但没事,咱还有别的路。而不是,没事就给你压力,让你觉得人生完蛋,没有出路。亲密关系,也是重要的。亲密关系的深厚链接:一定是从积极解决日常的一堆鸡毛里堆砌起来的。那些花大量时间,关注孩子衣食住行,学习,做人,阅读,休闲,营养健康的父母。他们培养出的孩子,松弛感,也更强。有些家长,在姿态上,总表现得高孩子几个等级。

以上帝视角,训斥孩子的一切。这种,以不平等为模型,所建立的关系:只会走向紧绷断线,越来越无法松弛。一个人,不管年龄多大,他其实都没法判定,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对的。跟孩子之间,需要保持一种,共同进步与学习的空杯心态。因为你根本无法保证,你现有的知识水平能解决你遇到的任何困难。空杯,平等,才能激发出你改变的动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修正当下的不足与偏见。你可以以你的阅历,给出孩子一些建议,一种具体的帮助。但一定不是,以年龄的优势,来充当某种权威。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家长可真难,孩子出什么问题,都得从家长身上找原因。

其实,还可以再往上找,找爷爷奶奶的问题,太爷爷太奶奶的,祖宗十八代的。毕竟,每一个成年人身上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单一个人的原因造成的。只是,这么找下去,只能找到事态的缘由,却从未找到过解决的办法。想通了这个道理,我想你会立马先跟自己和解。没有一件可以取得巨大成果的事情,背后不需要付出呕心沥血的努力。而父母今生和孩子的关系,既是一种缘分,是陪伴,也是一场伟大的修行。以上。欢迎评论区各抒己见。有很多小伙伴后台咨询我。看什么样的书,能够帮助自己缓解,易纠缠/放不开的情绪?我推荐两本对我本人影响极大的。与直接阅读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不同,我更倾向于大这几本推荐的。

和谐家庭 家庭的松弛感,幸福的关键

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核心,它承载着温情和理解,也承受着挑战和磨炼。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培育一个温馨而充满理解的家庭并不总是容易的事情。本文将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 松弛感 尊重彼此 实现平和的沟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管理情绪并允许脆弱,以及允许犯错,共同面对挑战,最终创造一个充满情感安...

燕之屋《爱的小屋》 松弛的家庭,培养出幸福的孩子

前几日,李健举办线上演唱会,网友纷纷赞叹 归来仍是少年 在他身上,始终保持一种清朗少年般的松弛感。这种松弛感,在于他的自律和内心的丰盈 从容,也在于他背后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养出这种松弛感?本期,由燕之屋独家冠名电台节目 爱的小屋 广州站特邀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国家心理咨...

家庭的松弛感会让孩子幸福感爆棚

家庭松弛感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轻松 自在而和谐。在一个充满家庭松弛感的家庭中,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理解,互相支持和尊重,没有过多的压力和紧张气氛。家庭成员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约束和限制。家庭松弛感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归属感。培养家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