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祖”顧愷之的青春風華

2023-09-02 01:06:03 字數 3868 閱讀 3781

文|張鑫。

顧愷之是中國畫壇當之無愧的祖師爺。漢代以前,中國的繪畫基本都是不自覺的藝術,那時候的畫像石和畫像磚等都是厚葬的產物,繪畫的目的也都是為了歌頌功臣名將、描繪宗教場景,帶有鮮明的政治和宗教色彩,並不以審美為目標。魏晉之際,繪畫逐漸有了美的自覺,大家在創作作品時開始關注審美自身,以欣賞品悟、審美陶冶為主要目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顧愷之這位頂流藝術家閃亮登場,以一己之力照亮了中國美術史的星空。

點睛募捐。顧大才子很不幸,剛生下來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但是母愛的缺席並沒有抹去他對母親的思念,他不斷地向自己的父親詢問母親的長相,並在自己的心中和畫紙上反覆描繪母親的音容笑貌。從八歲起,他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母親的形象在畫紙上呈現出來,並讓父親和奶奶看,之後再反覆修改。

就這樣年復一年不間斷地繪畫,顧才子終於將母親的畫像畫得生動傳神。有一天,他將自己精心描繪的母親肖像拿到父親跟前,顧爸爸看後一片恍惚,“妻子你怎麼回來了?”可見少年顧愷之所畫的人物肖像已經達到了逼真傳神的地步。

晉哀帝時,都城建康(今南京)要修建瓦棺寺,為了獲取充足的資金,主辦方開始向京城的士大夫階層募捐。這和今天部分文物單位修繕建築、維護文物、舉辦展覽要多方籌措資金是乙個性質,只不過晉朝修建寺廟只能依靠財力闊綽的豪門巨戶。

募捐的訊息發出後,京城的貴族階層紛紛響應,但是他們的捐錢數額卻沒有乙個超過10萬。眼看募集的金額總數距離預期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辦方陷入了困境。

顧愷之暗自思忖,別人不行,我上!有我繪畫的本領在,募集多少資金都不是事!他同時也想到,這正是乙個“出道漲粉”的好機會。

顧才子風風火火地找到主辦方,揚言自己可以募集到一百萬。主事和尚聽說後,瞪大自己的眼睛,加速轉動自己手裡的念珠,對眼前這個打扮普通、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夥子說道:“施主莫打誑語!”顧愷之一聽,老和尚還不信我的,那我就證明給你們看。他對和尚們說:“只要你們為我粉刷一面牆壁,你們就等著收錢吧!”和尚們一頭霧水,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最後還是照著顧愷之的指示,為他粉刷了一面牆壁。

白牆粉刷好之後,顧愷之帶好工具,鑽進古寺裡面擼起袖子加油幹,花了差不多乙個月時間,精心描繪了一幅佛經中傳說的學問淵博的維摩詰居士肖像。畫作即將完成之時,顧愷之通知寺裡的和尚們開啟山門,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各路**前來報道,歡迎廣大朋友們前來參觀。原來,顧愷之要“點眸子”,為這幅畫畫上完美的句號。他對和尚們說:“開山門的第二天,你們請來參觀的人捐錢,第一天捐十萬,第二天捐五萬,第三天之後隨便捐。”

新聞”發出之後,果然觀者如潮,大家都要一飽眼福,看看這幅畫在牆壁上的巨作有多傳神。顧愷之在人潮面前揮筆點睛,維摩詰像頓時栩栩如生,光照全寺。前來觀賞的觀眾都被深深震撼,紛紛捐錢捐物,沒多久就捐足了一百萬。顧愷之利用自己的畫作和名氣為寺廟的營建籌措資金,這和當今的明星開演唱會給災區募捐的做法非常類似。

此事之後,顧愷之一躍成為當時畫壇最具影響力的青春“愛豆”,順利出道。連詩聖杜甫也寫詩讚嘆道:“虎頭金粟影,神妙獨難忘。”直言自己對顧愷之作品的喜愛。

妙手丹青。據史料記載,顧愷之的作品有七十多件,這些作品涉及歷史故事、神佛、人物、飛禽走獸、山水等眾多題材。但是這些作品大都散失了,流傳至今的只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和《烈女仁智圖》三幅畫的摹本。這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卷軸畫。

女史箴圖》的靈感**於西晉文人張華創作的一篇名為《女史箴》的文章。小顧同學讀完這篇文章後靈感迸發,用自己的丹青妙筆將這些故事轉化為視覺可見的形象。

女史”是當時宮廷中的一種由女性擔任的官職,她們主要負責制定一些規範妃嬪言行的規章制度,類似於在宮廷裡工作的婦女主任。“箴”就是用於勸誡的格言。

當時,西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氏大權獨攬,**狡詐,荒淫放縱,宮廷內外的風氣也逐漸惡化。朝中大臣張華蒐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蹟,編成九段文字組成的《女史箴》,以女史的口吻告誡宮中的婦女都應該遵守忠君敬神、恪守婦道的基本行為準則。這篇文章也成為後來著名的道德箴言,產生了巨大影響。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分為九段,和文中的九段文字分別對應,每幅畫面都完美地詮釋了文字的含義。其中有一幅畫面描繪了女子在鏡前梳妝的場景,並寫有文字,提醒人們不能只注重修飾自己的外表,還要注意內在修養的提高,要做乙個兼具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全人。

顧才子筆下的宮廷婦女,乙個個都衣帶翩翩、姿態優美。欣賞完這些畫我們都不得不佩服顧愷之對線條把控的超凡能力。他的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靈動飄逸,充滿靈動感和韻律感。那些看上去十分簡潔的線條卻有著極強的造型能力,人物動作、神態和衣服的褶皺都能被勾畫得細緻入微、惟妙惟肖。有人用“春蠶吐絲”來形容他的繪畫,實在是十分貼切。

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創作靈感**於曹植的《洛神賦》。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曹植年輕時喜歡一位美貌女子甄氏,但是這位女子最終嫁給了曹丕,後來又不幸早亡。有一次曹植路過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間竟然看見甄氏美女凌波而來,風度翩翩,好似洛水女神。曹植猛然一驚,從夢中醒來,後來根據自己的回憶創作出這篇感人至深的《洛神賦》。

顧愷之的繪畫分為三個部分,展現了故事步步推進的全過程。從曹植見到洛神到洛神離去,再到曹植悻然而返的過程,展現了作者對心上人的無盡思念。天才畫家顧愷之在畫面營造上極盡巧思,他一共塑造了61個人物,分別安排在畫面中的不同位置,疏密得宜,情態生動。洛神的形象更是美麗典雅,楚楚動人,她駕著六龍馬車在水面疾馳,四方有鯉魚和其他神靈怪獸守護,顯示出濃郁的神話色彩。

洛神賦圖》成功地描繪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山石、樹木、河流、馬匹等元素都畫得生動逼真。這精湛的繪畫水準、巧妙的結構布局、非凡的藝術想象力都顯示出顧愷之卓越的藝術才華。

遷想妙得。顧愷之身懷絕技,號稱才絕、畫絕、痴絕“三絕”。他的畫絕不僅體現在他精湛的繪畫技法上,也體現在他能夠利用人物的形象特徵來為之搭配適合人物個性的環境。

顧愷之曾經為裴楷畫像,在他的面頰上加上了三根毫毛,經過藝術加工後的裴楷顯得格外有神,呈現出英俊而有學識的卓然風采。自此,頰上三毛成為裴楷獨特的標識,就像齊白石筆下的蝦,經過畫家的藝術加工後反而比真實的原物更顯生動傳神。

謝鯤是寄情山水、淡泊閒適的隱士,顧愷之在為他畫像時就有意把他放置在岩石和丘壑之間,在與人物性情相適應的環境中更能凸顯出人物所特有的性情品質。

在生活中,天才少年顧愷之是乙個富有智慧型、幽默豁達的人。《晉書》記載說他“好諧謔”。他曾經擔任大將軍桓溫的幕僚,桓溫死後,他去桓溫墓地拜謁,作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表達出他對桓溫功績的崇敬和對其去世的惋惜。有人和顧愷之開玩笑,問他,大家都知道你和桓溫感情很深,他去世的時候你是怎樣哭泣的,能描述一下嗎?顧愷之答道:“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以坦蕩幽默的語言直言自己內心的悲傷。

之後顧愷之又在殷仲堪處任職。有一次顧愷之回家探親,殷仲堪送了他一條帆船。行走到一處叫做破冢的地方後不幸遇到了風浪,船翻了,所幸沒有人員**。大難不死的顧愷之給殷仲堪寫信道:“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帆船無恙。”他把“破冢而出”寓含的死裡逃生之意和“破冢”這個地方聯絡在一起,顯得機智詼諧。

顧愷之在繪畫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他留有《論畫》《畫雲台山記》等畫論,提出“遷想妙得”“傳神寫照”“以形寫神”等重要的美學命題,這些都成為中國繪畫美學的重要理論。他主張繪畫主要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重視物件的體驗、觀察,通過遷想妙得來把握物件的內在品質,在形似的基礎上以形寫神。

顧愷之的繪畫作品及其理論,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風度讓人景仰,他的作品讓人讚嘆,他的理論更讓人涵養無窮。顧愷之以後,一代代丹青妙手沿著先賢的足跡不斷前行,共同描繪出燦爛中華文明中的一幅幅錦繡畫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等你來報料!

巨集闊壯麗的歷史畫 安德義與乾隆時期的戰爭畫

在乾隆時期的紫禁城內,有一位低調而神秘的義大利畫家,他的名字是安德義 andrea amici 雖然關於他個人的資訊寥寥無幾,但他卻是被譽為 清宮四洋畫家 之一,對乾隆時期的戰爭畫和歷史畫作出了重要貢獻。安德義的畫作在歷史事件的繪畫上有著獨到之處。儘管他在個人形象的刻畫上略顯不足,但在巨集觀的歷史場...

裝飾畫機器的藝術創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藝術創作也在不斷演變和融合。在過去,人們常常通過手工繪製裝飾畫來表達情感 傳達意境。然而,如今,裝飾畫機器的出現,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定義著藝術創新的邊界。這些機器不僅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探索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1.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裝飾畫機器的出現,是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生動...

宋代風俗畫的發展狀況

中國傳統繪畫中表現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鄉生活的作品就是風俗畫。風俗畫在宋代有獨特發展,宋代風俗畫的題材非常的廣泛,市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貨郎 嬰戲 仕女 車馬 街市 城郭 耕織 盤車以及村牧 村醫 村學 糧運等。畫家們熟悉市民群眾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並在深入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生動具體的描繪,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