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棄關中而定都彭城?

2023-07-25 02:47:09 字數 2610 閱讀 8260

秦朝在秦始皇和二世胡亥統治時期,統治手段殘暴,階級壓迫極深,大興土木築長城、修阿房宮、建皇陵,前後徵調兩三百萬人,建造過程中死傷無數,耗費無數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民怨沸騰。古語云,**有壓迫**就有反抗。

項羽作為秦朝末年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胸懷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公元209年)九月,項羽隨他的叔父項梁起兵會稽(今江蘇蘇州),響應陳勝、吳廣起義。在起義後的幾年裡,項羽的軍隊大敗秦軍主力,進關中,於公元206年自立“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相比各方面條件都比彭城好的關中,定都彭城在當時可謂不是那麼明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項羽放棄定都關中,選擇了彭城呢?

一、衣錦還鄉

據《史記》記載,在項羽進入咸陽後,曾有人建議他關中地勢險要、沃野千里,適合定都,成就一番霸業。但項羽卻說:“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意思就是說:“我有一番成就了,如果不能回到故鄉光宗耀祖,就如同穿著錦繡華服在夜裡行走,誰也看不到,這還有什麼意義”,故錦衣夜行便由此而來。

其二,追隨項羽的士兵大多數是楚國子弟,這些人在外征戰多年,思鄉情切,打完仗,大家都有著衣錦還鄉的想法。項羽作為軍中領袖,自然要體察下情,順應將士們的東歸之心,將都城定在彭城,能夠籠絡自己的士兵,鞏固他在軍中的地位,亦可光宗耀祖,炫耀一番。

二、根基不穩

那麼項羽為什麼不定都關中呢?關中地理位置優越,四周皆是丘陵山地,四周高中間地,還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函谷關”關隘可以據守,易守難攻,且蜀地物產豐富,可謂是乙個極好的糧倉。

但我們縱觀項羽攻打秦軍時,也是相當不留情,坑殺二十多萬秦軍,進軍咸陽後下令屠城、火燒阿房宮,下令殺害秦三世子嬰等種種暴行讓他在關中之地已盡失人心,如果聽取謀士的建議定都關中,那麼他將毫無根基,而且還會遇到極大的阻礙。

一方面,他需要留下重兵把守關中,以防秦人反叛;另一方面,他還需要派兵出關與各路人馬爭奪天下,這在他當時兵力有限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完成的。而且項羽當時坑殺的二十萬秦軍裡,大多數是關中子弟,他們的親友對此十分憤恨,紛紛組成最堅固的反抗項羽的力量,直到他入關的最後一刻,秦人還死守函谷關,頑強抵抗。

因此,項羽若想定都關中,必須要鎮壓秦人,使他們歸順服從自己,從目前秦人反項情緒如此高漲,使他們歸順服從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出關爭奪天下卻是勢在必行的事情,決計不可拖延,而定都彭城可以兩者兼顧,既無後顧之憂也可逐鹿天下,何樂而不為呢?

三、地理優勢

彭城雖然位處於平原,但並不意味著一覽無餘無險可守,它周圍多山,易守難攻,可以作為天然的防禦屏障,所以彭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稱“彭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

其次,彭城擁有便捷的水路系統。

我國古代有四條河流,被古人稱為“四瀆”,分別為江、河、淮、濟,也就是後來的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除了濟水現在被黃河占用,其他的三條河流至今仍然健在,而長江與黃河更是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所以可想而知四條河流在秦末時期是多麼重要。

但美中不足的是四條河流的流向均為東西走向,難以滿足南北水路運輸的需求。如果要打通南北的運輸線,就需要人工開鑿河道,但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項羽目前的處境不允許他這麼做。

而就在彭城地界上,就有兩條人工開鑿的南北走向的河道,一條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命人開鑿的邗溝,邗溝與長江相連,而長江又與楚國南部的贛江、漢水等水系相連;另一條是鼎鼎大名的鴻溝(戰國魏惠王時期開鑿),它將淮河、濟水、泗水等河流連線起來,這樣看開,如果坐擁彭城,經水路便可以把影響力輻射北上到魏國、齊國、南韓等諸侯,南下可以便捷作戰,還可以從水路隨時轉移兵馬錢糧,可謂是水路交通得天獨厚。

最後,定都彭城有利於項羽陣營之間的聯合與監督。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之後,將九江王英布安置在他封國的南部,衡山王吳芮和臨江王敖在西南部,如果定都彭城,那麼他們的地盤與項羽的封國相連,形成整體防禦的形態,如果三王有異心,項羽也可以方便討伐,這樣看來,定都彭城可謂是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項羽定都彭城是他深思熟慮多方考量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衣錦還鄉那麼簡單,而在後來多年的楚漢之爭中,項羽能夠多次與劉邦較量而不落下風,或多或少也是得益於定都彭城而獲得的各種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