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平定的爆發與平定

2023-07-20 21:31:31 字數 723 閱讀 3716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爆發於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天寶年間,也被稱為天寶治亂。該事件由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位節度使領導的叛亂所引發。這場叛亂震驚了整個國家,導致了長達八年的戰亂和政治動盪。

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是唐朝內部的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的加劇。在唐朝晚期,宦官勢力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權力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此外,唐朝朝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公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安祿山和史思明等人利用了官僚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民間不滿情緒,發動了叛亂。

叛亂後,安祿山和史思明先後稱帝,建立了大量的政治和軍事機構。他們通過施行一系列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農民和流民參加他們的軍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唐朝的政權逐漸失去了對**和地方的控制。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軍隊占領了大量的城市和農村,掠奪了許多財富和糧食。

唐朝朝廷在面對叛亂時表現得非常被動和無能,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鎮壓叛亂。最終,唐朝朝廷和各地的地方勢力組成了抗擊叛軍的聯盟。前後經過長達八年的戰爭,最終在郭子儀和李李光弼僕固懷恩的三大功臣鎮壓下於公元763年2月17日平定。恢復了政權。

安史之亂給中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這場叛亂導致唐朝朝廷的威信受到了重創,朝廷的統治結構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唐朝的衰落也在這場叛亂中得到了加速。安史之亂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揭示了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對於國家穩定的危害,為後來的統治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同為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首功之將,郭子儀和李光弼誰更強?

說起中唐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是當之無愧的前兩位,但兩者相比誰又更強一些呢?今天我們從八個方面對比一下 一 名氣地位雖然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十七史百將傳中的名將,但論名氣地位,郭子儀無疑更勝一籌。郭子儀是史上完美人臣的代表,有 五福老人 之稱,不僅封王拜相,四朝元老,李亨尊稱其為 尚父...

安史之亂是咋亂的?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

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北方領土陷於戰火之中

睢陽之戰,唐代中期的一場著名戰役,史載 睢陽之戰,生擒賊首,京師方安 這場戰役中,張巡 許遠兩位忠臣奮力抗敵,最終以身殉國,留下了萬古傳頌的英名。本文以 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 為線索,講述這場戰役中張巡 許遠兩位忠臣的英勇事蹟。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北方領土陷於戰火之中。為了保衛京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