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智答丨大模型發展如何實現技術與產值「雙落地」?

2023-07-20 21:21:30 字數 943 閱讀 8846

***攝圖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

熱點。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該區已集聚約50家大模型企業、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共發布主模型35個,其中企業發布30個,在全國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區。隨著各地大模型發展熱度持續公升溫,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出現了100多個大模型,其中北京大模型公司數量和研發數量均佔據「c位」,上海在人工智慧算力方面積累了優勢,深圳、廣州、杭州、成都等城市也都有多個大模型公司。

問:各地提出打造人工智慧「模」都,是否會成為又乙個城市洗牌的機會?當前大模型的發展,如何實現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價值的「雙落地」?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人工智慧的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能為當地產業轉型公升級提供動力。目前,各地的政策側重點各不相同,錯位發展態勢明顯,且都圍繞當地的經濟特點展開,但要真正成為算力供給頭部城市,還要看市場的選擇。 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更大作用,從技術層面看,比如算力晶元技術,要深入了解行業的需求和痛點,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發展,同時,晶元產業內部也要形成聯盟,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提高技術的應用效果和產業的競爭力。而aigc的產業落地,則需要具備一定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和應用的融合能力,不侷限於大語言模型,諸如人工智慧繪圖、人工智慧剪輯等方面,要能夠將企業在單一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平移到其他領域,成為通用人工智慧,從而構建人工智慧生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價值的「雙落地」。

本***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並註明**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鏈結。中國經濟半年報:增長5.5%!

日本深觀察②丨資產負債表的「衰退」導致日本經濟的「失去」?

解盤年中經濟·問道①丨持續恢復向好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國研之聲丨王微:以改革創新推進我國市場從「大」到「強」轉變。

總 監 制丨王輝王繼承。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