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音勒芬誕生記1 招股說明書篇

2023-07-27 09:29:12 字數 3825 閱讀 4441

文章開始,一定要再強調一下:本文只是卷爸初讀比音勒芬ipo說明書後的粗淺印象,並未完成全部內容研究。目前本人仍未持有相關**,僅作為個人刷題練習和研究的思路**,請勿依據本文草率作出投資決策

文章原打算研究完成,得出個人觀點後再發表,不過考慮碎片資源積攢的有些多,不先寫容易忘。同時這是第一次寫作業,流水賬形式的記錄也有利於自己回溯思考過程。所以決定文章以研究步驟的先後順序發布,最後再給出個人的觀點。

前幾天看吳曉波年終秀,裡邊提到一家上市公司,近20年的營收和利潤都在增長。即使在疫情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13%的營業額和24.9%的淨利潤增速。

於是我查詢了一下,發現該企業的毛利率70%左右,淨利率20%左右,roe20%左右,利潤增速大於營業額增速。更重要的是靜態pe-23.8倍,pe-ttm 20.12倍。

頓時眼前一亮,這數值太完美了,讓我想起了茅台、騰訊、分眾、珀莱雅等一系列具備上頭成本護城河的企業。與之不同的是,好資產都不便宜,而她卻具備如此不錯的**,是市場失靈了,還是有哪些我沒看到的地方呢?

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到財務管理和會計學,本打算學完再刷題,可是時間不等人,而且我也想逐漸把**配置到**上,所以那就姑且試試看吧。

比音勒芬,幹什麼的?

比音勒芬專注於高爾夫服飾的研發設計、品牌運營、營銷網路建設及**鏈管理為主要業務。

根據行業和具體業務,頭腦裡勾勒出乙個大概的印象。

1. 服裝行業中的運動服飾。但凡服裝,最愁庫存(服裝庫存貶值,不像茅台,賣不出去越存越值錢。服裝過期,一文不值)

2. 專注於高爾夫服飾,細分市場分類龍頭,具備一定品牌差異。

3. 生產外包,也算是服裝鞋帽行業類的特點了。專注於品牌。

4. 高爾夫服飾,夠高階。是否能搶到目標人群的心智,形成護城河,是關鍵。有了大概印象後,我們還是要回到實際的資料和蛛絲馬跡上來。

我們先要了解其上市後的發展情況。看看是送財童子還是圈錢大王

單看這張**也許感覺不到呆坐投資的魅力,卷爸換個說法。

假設2016.12.23日發行新股上市時,你拿出7億現金按照ipo**26.17元/股,將其所有新股(總股本的25%)全部認購下來。這6年裡,你靠分紅陸續收回1.72億現金,目前你依然擁有1/4個比音勒芬,今日市值約34億。6年5.4倍,年化收益率32.22%。

當然,可能你會說沒那麼多錢,而且市場也不允許這樣操作。那就在開板後,漲幅100%的情況下,你在當時的最高點上,**1w股,投入金額26.17w。這6年裡,你也收回了3.2w的分紅,同時今天擁有價值約64w的**。6年2.6倍,年化收益率17.34%。

這裡就要進一步分析,收益的取得是怎麼來的?是靠自身的實力,還是市場的瘋狂?圖中可以看到,上市6年,市盈率不僅是**的,並且一直**,全部收益的取得靠的就是淨利潤增長。

這期間,公司市盈率從23倍(或46倍),跌到現在的22倍,你沒賺到市場情緒的一分錢,但那又怎樣?公司的淨利潤從1.33億增長到7.8億,增長了6倍。(2023年淨利預估7.8億)

無論是佔據了幸運的優勢,還是買在珠穆朗瑪峰,都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就是和優秀企業在一起的魅力。

碎碎念:優秀企業並不是單指公司或管理層,而是乙個包括了商業模式、管理層、行業狀況等多元維度的複合體。

接下來,我們就要結合淨利潤和現金流資料,看他賺的是真金**,還是黃粱一夢?是真正的市場需求,還是財務作假?畢竟人心不可測,該防還得防啊。我們不玩人心,但不與玩人心的人為伍。萬一是做出來的利潤,拜拜了您吶!

綜合來看,經營現金流資料非常不錯,上市前的經營現金流淨額一直大於淨利潤,可以確認賺的是真金**,並且自由現金流逐年增長,這都是好兆頭。當然上市前的報告可信程度,存疑較大,這裡僅了解資訊,不做判斷,繼續往下讀。

碎碎念:淨利潤調劑或者造假容易,現金流造假難。但難也不是不可能,有興趣可以去了解康美藥業300億存款不翼而飛,一方首富淪為階下囚。

帶著以上的疑問,讓我們進入招股說明書的閱讀,開啟探索之旅。

爛企業的財報,各有各的精彩。好企業則是類似,資產結構清晰,現金流狀態良好,應收賬款很少甚至沒有,存貨管理符合經營需求、有較大額的預收或應付等經營性占款等等。

為了便於我們發現生意的本質,這裡要引入自己簡化的資產負債表。

2016截至9.30日(ipo表),公司用了自有+占用的6.3億資產,產生了6.05億的營業額和1.05億的淨利潤。

再結合2013-2016.9.30ipo報表,經營現金流流入並且逐年增加,籌資和投資現金流小幅度流出,公司一直是“+ 的現金奶牛型企業,怎麼看在當時都是不錯的。

公司ipo後募集的7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84%用於門店的擴張,8%用於建設資訊系統,8%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門店多了,必然需要優質的資訊系統才能有效管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公司上市拿到錢,就要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但是市場真的有這麼多的高階需求嗎?公司的發展空間又在**?比音勒芬是否可以脫離服裝行業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魔咒,從國內的服裝品牌脫穎而出,去走入高階,和拉夫勞倫去掰掰手腕?

做投資,必須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問題。選股是乙個排除的過程,排除不掉的就是可以投資的標的。

正常來講,這麼完美的利潤增長和未來空間,在我大a這副德行,不太會這麼便宜。不科學,完全不科學啊。是市場瞎了眼,還是我們被蒙蔽,有沒看見的陷阱?公司上市後,從2023年到202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先用理杏仁拉出近些年的核心資料,發現公司曾經發行過可轉債,並且已經債轉股4700萬股,公司股份數量由5.24億到5.71億,增加8%。如果公司資質這麼好,為什麼要發行可轉債並轉股,而不是去銀行借款呢?為什麼大股東甘願稀釋自己的股份?

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一直在上公升,近3年可以用疫情解釋,那麼之前的上公升是因為什麼?

公司主要營業額來自線下門店,疫情三年,好像沒有幾家線下店有好日子過,可是他卻逆勢**,憑什麼?

公司曾經接到證監會問詢函,改變直營收入的會計政策,這麼敏感的事情,公司是出於什麼目的來做的?

公司2023年就遞交過ipo申請書,但是當年由於過程中,實控人夫婦涉嫌10幾起貸款糾紛官司,沒有過或者主動撤銷了,目前看糾紛已經解決,2023年再次遞交ipo,但是大股東真的那麼清白嗎?

公司後來準備收購卻失敗的上海微祥,1000萬利潤,估了4個億。難道沒有利益轉移?大股東的人品經得住考驗嗎?

公司的審計是正中珠江,就是上文那個虛夠300億現金的審計公司啊,因為出了康美造假案,41年名譽毀於一旦,已被登出。(這就是典型的為了不重要的東西,拿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去冒險,人類確實有這個非理智的傾向,回頭單獨開一篇講)

看到這裡,又發現了迷霧重重,都指向了財務埋雷的可能性,那麼我們就一點點,繼續研究2016-2023年報以及證監會的問詢函,看看迷霧背後,公司到底怎麼樣。

新中國誕生記(新中國誕生前的故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不過按照原來的方案是原定於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共領袖從西柏坡到達北平之後就開始了新中國的籌備工作。1949年6月,秘密訪問蘇聯,向史達林匯報了...

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誕生記 一把木榔頭的傳奇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航空工業是乙個極其薄弱的領域,只能勉強完成一些飛機的修理工作。然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空軍與美軍空軍展開了激烈的空中對抗,暴露出中國航空裝備的落後和不足。為了提高國防實力,建設自主自強的航空工業,總理指示 從修理走向製造 於是,中國開始了仿製蘇聯戰鬥機的艱苦探索,邁出了自行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