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將軍縣”裡的“金疙瘩”

2023-07-25 10:07:26 字數 2786 閱讀 3288

“紅安苕烤著吃,又香又軟有回甘;空氣炸鍋炸一炸,外酥裡嫩還健康……”直播間裡,湖北省紅安縣博岸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陳洋左手端著滿滿一盤紅安苕,右手拿著一包即食紅薯幹,熟練地向網友介紹產品的成分、口感。

在他身前的紅薯地中,擺放著紅薯粉、紅薯幹、新鮮紅苕,身後還有兩位工人正在田間勞作。這樣“原生態”的“帶貨”方式,引來眾多網友紛紛下單。

這是90後大學生村官陳洋回鄉創業後摸索出的新路子。

湖北人將紅薯稱作“苕”,生長於紅安縣的“紅安苕”頗具盛名。每年冬天,是吃烤紅薯的好時節,一些大城市的攤點為了招攬生意,商家會在爐子上,把一塊“正宗紅安苕”的招牌豎得老高。

紅安位於北緯31°**種植帶上,產出的紅薯皮薄肉紅品質好,被評定為中國紅薯類第乙個地理標誌產品。

在紅安農村長大的陳洋,從小就聽長輩說起,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先後走出了223名共和國將軍,有“將軍縣”的美譽。紅安苕和井岡山的紅公尺飯、南瓜湯齊名,滋養了無數仁人志士,還被稱為“英雄苕”。

然而,由於種植技術落後、銷路不暢,“將軍縣”裡的“英雄苕”也曾陷入發展困境,紅安還一度成為國家首批重點貧困縣。

2023年,陳洋從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畢業後,由於專業成績突出,被中國500強企業上汽通用集團錄取,成為一名汽車智慧型製造電氣工程師。

大城市的日新月異與家鄉的落後貧窮形成明顯反差,這刺痛了陳洋的心,家鄉父母和那裡的山山水水始終縈繞在他心中,“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總得為父老鄉親們做點兒什麼”。

恰好趕上縣里實施“能人回鄉”計畫,鼓勵返鄉青年發展現代農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陳洋覺得“時機已到”。2023年,他辭掉上海的工作回鄉創業。

這個決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放棄大城市的好工作,回到農村種田,在父母眼中這意味著“一切歸零”,似乎這些年供他讀書走出農村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村里的老人聽說這一訊息,也炸開了鍋。老人種了一輩子的地,現在卻要靠乙個毫無務農經驗的年輕人帶領他們種地。“憑什麼說你能比我們種得更好?”“來的經驗?”

但陳洋回鄉的決心已定,先考取大學生村官,加大對農戶的調研,實實在在地找問題、謀出路。

陳洋開始奔波在田間地頭。

下鄉走訪時,陳洋發現,按照當地的“老傳統”,農戶每年都會把一部分紅苕當種子留用,到第二年再播種。多年復用後,種出來的紅安苕品種逐漸退化,品質也大不如前。

此外,村里留下來種苕的農戶,大多上了年紀。一部分人因病致貧或不方便外出,讓地里的紅安苕“賣不出去”。許多老人頂風冒雨,一鋤鋤刨出來的紅安苕,很難賣出好價錢。

通過深度調研和規劃,幾個月後,陳洋帶領自己定點幫扶的38位貧困戶,建起100多畝蔬菜大棚,創辦了博岸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起初,陳洋試圖另闢蹊徑,從利潤較高的士多啤梨產業入手,做鮮果採摘。不料,年末的一場大雪讓第一批士多啤梨全部凍死,損失慘重。

當地團委送來了幫扶措施,給他帶來了一股力量,堅定了他的創業信心。

他意識到,種植士多啤梨,搭建大棚和人力投入的成本太高,貧困戶根本無法獨自承擔,還是要立足本土特色,做讓村民們“都能參與進來”的事情。

最終,陳洋的目光回到了“紅安苕”。他決定,要把紅安苕產業做大做好,做成乙個真正的“紅安品牌”。

為了滿足農產品市場的差異化需求,陳洋引入了一些新品種的紅薯,並根據品種特性分別製成粉條、薯乾或是直接售賣,“把產品進行細分,能更精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陳洋還利用各類短**平台廣泛宣傳,開展直播帶貨。疫情期間,這些開在大棚裡的直播間,為紅安苕拓展銷路幫了不少忙。

2023年暑期,陳洋的合作社與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工商學院、武漢船舶學院等院校建立聯絡,組建大學生“網際網路+農業”課題研究團隊,啟動了直播帶貨助農公益行動,讓在校大學生走進田間地頭“開直播”,既充實了學生的社會實踐,也為農產品直播間帶來了人氣。

以大學生助農直播團隊為依託,陳洋還成立了紅安縣博岸情電子商務***註冊專屬品牌“十農九收”,通過電商平台將紅安苕賣到機關食堂、大專院校、12306乘務系統等全國50多個城市,涵蓋300余家社群及單位。

此外,合作社還積極對接大型商超和電商,聯合推廣紅安苕品牌。

面對疫情期間物流不暢,紅薯因滯留時間過長變質的問題,陳洋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方面,針對不同地區的物流情況提前規劃,以免盲目發貨導致紅薯爛在半路。另一方面,繼續延伸紅薯的深加工鏈條,製成薯乾、苕粉等不易變質的食品,同時也提高了附加值。

合作社的加工廠房裡,一袋袋苕粉被整整齊齊地裝進包裝袋,淺褐色的苕粉身幹條韌,在燈光的照耀下,色澤晶瑩透亮。

陳洋介紹,用紅安苕為原料做出來的紅薯粉條,口感光滑細膩,筋道易熟且久燉不爛,已經成為當地的“明星產品”。

4年間,陳洋的合作社已經從最初的38戶,發展到如今近100戶社員,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11個農業基地,近300餘名村民持續增收,形成了一條“公司+網際網路+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特色發展模式。

陳洋先後榮獲黃岡市青年五四獎章、紅安縣“十佳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湖北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榮譽。

2023年8月,紅安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合作社的38戶貧困戶也全部脫貧摘帽。農戶們豎起大拇指說:“是陳洋讓這不起眼的紅安苕,變成地里的‘金疙瘩’,帶大家過上了好日子。”

在陳洋的短**賬號上,除了發布推介自家農產品的**,他還常常化身網路“導遊”,向全國各地網友推薦紅安縣的歷史名人、風土故事和自然風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為老鄉點讚”“致敬英雄縣城”“希望老區的風采被更多人看到”……

一路走來,看到村里的產業興旺了,農戶們的紅薯、稻穀全都不愁賣,從前拋荒許久、長滿雜草的土地也都重新煥發了生機,陳洋很是欣慰。

農村真的很需要青年,現代農業的發展也需要注入青年血液。”談及自己創業的“秘籍”,陳洋認為,青年可以更好地利用網際網路優勢,用網路貫通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鏈條,賦能鄉村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胡馨予 張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

縣里實權部門的領導,兒子臨時換了結婚物件

班裡有一對上大學的第一眼就一見鐘情,接下來整整談了四年戀愛。大學期間兩人一塊學習,旅遊,參加學校交誼舞蹈團,儼然是人見人羨慕的一對戀人,在那個相對保守的代,據說已經偷偷同居了。轉眼到了畢業分配時間,女孩兒家在省會,獨生子女,普通家庭。男孩家在乙個本省偏遠的縣城,但父母都是縣里實權部門的領導,而且屬於...

馬超是左將軍,張飛是右將軍,在蜀漢他們誰的地位更高?

在劉備奪得漢中後,大臣們勸他公升任漢中王,並任命了前將軍關羽 右將軍張飛 左將軍馬超和後將軍黃忠。這四位將軍的排名在當時是有爭議的,因為並沒有明確規定左將軍和右將軍的先後順序。然而,從歷史背景和各方面的證據來看,馬超的左將軍明顯高於張飛的右將軍。首先,劉備在漢中挾王千,他的最高軍銜是漢獻帝封給他的漢...

地鐵隧道是怎麼挖掘的?挖出來的那麼多土如何處理?

地鐵是我國重要的城市現代化交通工具之一,低廉,移動快速,可以讓人們便捷地上班 上學 遊玩等。但你有沒有想過乙個問題,挖地鐵隧道時挖出來土去 了?怎麼沒有見到泥土運出來呢?難道被隧道吞了?地鐵,是修建在城市地下的全封閉線路上的軌道交通,以電力作為動力牽引執行。早在1863年,英國倫敦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