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 “凡事一經決定,就不能變動”的德軍總動員

2023-07-29 05:51:00 字數 3895 閱讀 3159

2023年6月28日,奧地利王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刺殺,奧匈帝國出於老邁帝國的輕率好鬥,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吞併塞爾維亞,就跟它在2023年吞併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一樣。

奧地利吞併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時,2023年的**,經過對日戰爭元氣已經大傷,面對德國發出的最後通牒,加上德皇身穿“閃閃發光的甲冑”——如他自己所說——支援他的盟邦奧地利,也就只好忍氣吞聲地默許了。而現在是2023年,為了一雪前恥,為了保持其作為斯拉夫大國的體面,**現在打算自己穿上閃閃發光的甲冑了。

7月5日,德國向奧地利保證,如果奧地利因對塞爾維亞採取懲罰行動而使它捲入跟**衝突的話,它可以指望得到德國的“忠實支援”。這是乙個釋放了事態發展的洪流的訊號。奧地利於7月23日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7月26日拒絕了塞爾維亞的復文(儘管當時緊張不安的德皇也承認這篇復文 “把發動戰爭的每一條理由都消除”),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7月29日炮轟了貝爾格勒。那一天,**在它與奧地利接壤的邊界一線實行動員,7月30日,奧、俄兩國都頒布了總動員令。7月31日,德國向**發出最後通牒,限令它十二小時內撤銷動員。

8月1日星期六正午,德國給**的最後通牒限期截止,**沒有答覆。不出一小時,乙份電報發給了駐聖彼得堡的德國大使,令他於當天下午5時宣戰。5時整,德皇頒發了總動員令,但一些先遣部隊在前一天根據“面臨戰爭危險”公告已提前動員。5時30分,首相貝特曼―霍爾韋格,手裡拿著乙份檔案,整個心思沉浸在這份檔案上,在矮小的外交大臣雅戈(jagow)陪同下,急急忙忙地走下***的台階,招呼了一輛普通出租汽車,向皇宮疾駛而去。不多久,憂鬱怏悒的總參謀長毛奇將軍,口袋裡帶著德皇簽署的動員令,在返回總參謀部途中,座車突然被攔住,乘著另一輛車子帶著皇宮緊急命令的信使趕上了他。他又回到皇宮,聆聽德皇作最後一分鐘鋌而走險的建議。這個建議弄得毛奇潸然淚下,這個建議也幾乎改變了20世紀的歷史程序。

動員的電鈕一經按動,徵召、裝備和運送200萬人員的龐大機器便整個自動地運轉起來了。後備役軍人到指定的兵站集中,領取**、裝備和**,先編成連,再編成營,然後加上騎兵、自行車兵、炮兵、醫療隊、炊事車、修理車以及郵車,按預定的鐵路時刻表,被送到鄰近國境的集結地點。在那裡,他們再編成師,再由師編成軍,由軍而集團軍,待命出征。單是調運乙個軍——德軍共有40個軍——軍 官就需要火車車廂170節,步兵965節,騎兵2960節,炮兵和給養車1915節,總共需要6010節,分別組成140列列車,同時還需要同等數量的列車運送軍需品。從命令下達那一時刻起,一切都在按預定時間表規定的時間執行,時間表訂得非常精細,甚至對於多少對火車輪子將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橋梁,都作了具體規定。

就在最後時刻,一條計策獻上來了。貝特曼的乙個同僚,前來懇請他盡可能設法使德國不致陷於兩線作戰境地,並向他提出乙個辦法。幾年來,對於是否可按照自治方式將阿爾薩斯作為德意志帝國的乙個聯邦國的問題,一直在進行討論。這個辦法如果提出來並為阿爾薩斯人民所接受,就可使法國收復失地的任何理由站不住腳。近在7月16日,法國社會黨大會還公開宣布贊成這一辦法。但德**方始終堅持這些省份必須駐防,其政治權利必須服從“軍事需要”,所以,直到2023年,既未准予制定憲法,自治更無從談起。貝特曼的同僚現在敦請他立即公開正式建議召開會議討論阿爾薩斯自治問題。這種會議可以讓它一無結果地拖延下去,但在道義上它的影響將可迫使法國不得進攻阿爾薩斯,至少使它在考慮這一建議期間有所克制。德國就此可以在西線保持平靜無事,並使英國置身局外,從而贏得時間將兵力調過去對付**。

德國**非但不向法國投之以餌,誘它中立,反而在向**遞交最後通牒的同時也向法國遞交了最後通牒。他們要求法國在十八小時內答覆它在俄德戰爭中是否保持中立,並說如果法國保持中立的話,德國“要求將圖勒和凡爾登兩地要塞交由我方占領作為保持中立的保證,待戰爭結束後歸還”。—換句話說,就是要法國把大門的鑰匙交出來。

德國駐巴黎大使馮·捨恩(von schoen)男爵感到難以遞交這份 “蠻橫”的要求。在他看來,此時此刻的法國如果保持中立,對德國具有莫大好處,本國**大可以為此主動付出酬謝而不應採取懲罰手段。他遞交了要法國宣告中立的要求,而沒有提出對要塞的要挾。但法國人截獲並破譯了給他的指示,對實情還是清楚的。所以當捨恩於8 月1日上午11時要求法國答覆時,他得到的回答是法國“將按自身利益行事”。

在柏林,5時剛過,**的**鈴響了,副外交大臣齊默爾曼 (zimmermann)接了**,隨即轉身對坐在他辦公桌旁的《柏林**》編輯說:“毛奇想知道可否開始行動。”可在這時,剛譯好的乙份倫敦來電,一下子打亂了計畫部署。它帶來了希望,如能立即停止對法國的行動,德國就可以安全地一面作戰。貝特曼和雅戈就是帶著這份電報乘上出租汽車奔向皇宮的。

這份電報是由駐倫敦大使利希諾夫斯基(lichnowsky)親王發來 的,匯報英國的乙份提議。據利希諾夫斯基的理解,這個提議是說 “如果我們不進攻法國,英國將保持中立,並保證法國也保持中立”。

那天上午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在內閣會議休息時間打**給他的時候,他出於自己的迫切願望,將格雷的話理解為英國的提議,即如果德國答應不進攻法國的話,英國願在俄德戰爭中保持中立並使法國也保持中立。

事實上,格雷根本沒有那麼說。他說話一向簡略而含糊,他所表示的不過是:如果德國答應對法國和**保持中立,就是說對兩國都不發動戰爭,靜待各方為解決塞爾維亞事件努力的結果,英國將答應使法國保持中立。格雷在比洛稱之為慢性病的“波士尼亞問題”時期做了八年外交大臣之後,已把他那種極盡迂迴模糊的說話方式錘煉得爐火純青;據他的一位同僚說,他那種迴避直截了當的說話方式,幾乎已成為一種方法。那天被即將來臨的悲劇弄得暈頭轉向的利希諾夫斯基,在**中也就不難誤解他的話了。

德皇恢復了常態,這個塵世的至尊、軍閥又心花怒放,有了乙個新的設想,又籌畫,又擬議,又安排。他給毛奇念了電報,並且得意洋洋地說:“現在我們可以隻同**作戰了。我們乾脆全軍揮戈東進!”

毛奇想到他神奇的動員機器將要倒車逆轉,不禁愕然失色,他斷然抗旨。毛奇這十年來,先是施利芬的助手,隨後又是施利芬的繼承人,他的工作一直就是計畫這一天的到來,為這一天,已把德國的全部力量集中起來了,在這一天,要開始向最終主宰歐洲進軍。

皇帝陛下,”毛奇這時進諫說,“這不可能辦到。成百萬大軍的調動部署是不可能臨時急就的。如果陛下堅持要把全軍帶往東線,那這支軍隊將不再是一支枕戈待旦的軍隊,而將是一群帶槍而沒有給養**的烏合之眾。單單安排他們的那些給養,就花了整整一年艱鉅複雜的勞動才完成的。”毛奇的最後一句話則更為僵硬:“凡事一經決定,就不能變動。”這句話是德國每次犯大錯誤的根源。正是由於這句話,發動了對比利時的入侵,發動了對美國的潛艇戰,這句話在軍事計畫支配政策的時代,是必不可免的。

8月1日夜,毛奇缺乏必要的勇氣,死死抱住既定計畫不放。“你的伯父肯定會給我乙個不同的回答。”德皇無可奈何地對他說。這一譴責“深深地刺傷了我”,毛奇後來這樣寫道:“我從沒有自命可同這位老元帥相提並論。”但他當時還是繼續抗命。“我堅決認為德法兩國既然都已動員,要維持兩國之間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但我這異議沒有收到效果。大家愈來愈激動,只有我孑然一人堅持己見。”

最後,毛奇終於說服了德皇,動員計畫不能變動,由貝特曼和雅戈參加的小組起草了乙份給英國的電報,表示了歉意,說德軍開向法國邊境的行動已“無法改變”,但提出乙個保證,在8月3日下午7時前將不越過邊境線。這對德國是毫無損失的,因為時間表上並未安排在這時間以前越境。雅戈還趕緊給駐巴黎大使發了乙份電報——巴黎已在4時頒發了動員令——指示他助一臂之力,請他“務必暫時穩住法國 不動”。德皇還加發了一封給英王喬治的私人電報,對他說,因“技術原因”,要撤回動員令已為時過晚,但“如法國向我表示保持中立,我自當勒馬不進攻法國,而將軍隊用於別處,但英國必須以海陸軍為它擔保。深望法國不必緊張。”

晚上11時了,毛奇還在苦苦思索,這時皇宮又來召見。德皇在宮中的臥室接見了毛奇。皇帝在睡衣外面罩了一件軍大衣,是特地為這次接見穿的。原來是利希諾夫斯基的電報來了。他和格雷進一步交談之後,發現自己錯了,現在傷心地來電說,“英國的積極建議已基本無望”。

現在你可以為所欲為啦。”德皇說完就去睡了。毛奇,這位現時勢必要指揮一場決定德國命運的戰爭的總司令,從此就永遠心緒不寧。“這是我對戰爭的第乙個感受,”他事後寫道,“我一直沒有從這次事件的震動中恢復過來。我的機體一定有所失靈,從此以後與過去就判若兩人。”

倘若德國人在2023年出擊東線,而對法國採取守勢,那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從那時起,史學年刊上對這一問題總是糾纏不休。馮·斯塔布將軍表示,掉轉頭來攻打**在技術上是可能的。至於在“那一天”已經到來的時刻,德國人能否在精神上克制自己而不進攻法國,則是另一回事了。

背水一戰指的是哪一戰?

背水一戰,韓信三萬軍隊大破趙軍二十萬!這場戰鬥在後世十分有名,也堪稱是韓信的經典一戰,史稱背水一戰。有人說,這場戰鬥是敵方將領太弱,犯了大錯,也有人說,韓信只是浪得虛名,背水之戰全是運氣,但我 不那樣認為。趙軍將領陳余算不上太強的將領,但也算的上一般,而背水一戰,的確有一絲運氣,但只要是戰爭,就有運...

一戰中國在幹嘛?

一戰,全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1914年到1918年爆發的一場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涉及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亡和傷殘。那麼,中國是如何參與和影響的呢?本文將從中國的中立 參戰 和會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要的介紹和分析。中國的中立 一戰爆發時,中國正處於 初年,國內政局動盪,軍...

燃燒戰火!烏克蘭背水一戰

烏克蘭久經戰火蹂躪,儘管西方不斷向其提供 裝備,但卻始終受到一項重要限制的束縛 不得使用這些 來攻擊俄羅斯領土。這一限制令烏克蘭倍感不滿,因為它意味著俄軍在後方得以安穩立足,而烏克蘭則一直在俄羅斯的猛烈空襲下苦苦掙扎。最近,烏克蘭 澤連斯基發出了一則挑釁性的言論,聲稱戰爭將逐漸蔓延到俄羅斯本土。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