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 英國“反對任何大國的無度擴張”

2023-07-29 05:51:00 字數 3058 閱讀 3986

英國和法國的聯合軍事計畫是2023年誕生的,那一年**在遙遠的戰場上敗於日本人之手,它在軍事上的積弱無能已公諸天下,歐洲因之失去平衡。所有各國**都在同一瞬間突然意識到,不論哪一國**,如果有心要趁此時機開啟戰端,法國勢必要在一無盟國的情況下單獨作戰。德國**立即抓住這一時機檢驗一番。2023年**兵敗盛京(今瀋陽)之後只過了三個星期,德皇即於3月31日御駕親臨丹吉爾(tangier),舉世為之轟動,此行不啻是給法國下了一紙戰書。在法國人看來,這等於說德國在窺測時機,以便“舊事重演”,而且它是會找到時機的,即使現在尚非其時,為時當也不遠。

英國的軍事體制當時正由伊舍勳爵主持的委員會進行全面重新整理。這個委員會除他本人外,還有那位生性暴躁的海軍部第一海務大臣約翰·費希爾爵士,他已經接二連 三地大發雷霆,對海軍進行整頓;此外還有一位陸軍軍官喬治·克拉克(george clarke)爵士,因對帝國戰略見解新穎而著名。“伊舍三巨頭”建立了乙個帝國國防委員會,其職責是主管有關軍事政策,伊舍擔任常務委員,克拉克任秘書,並給陸軍新設了乙個總參謀部。

英國總參謀部正在地圖上研究一場假想性的模擬戰爭,它設想德軍借道比利時在馬恩河以西和以北進行大幅度的翼側行動。這一圖上戰術作業,向作戰處長格里爾森(grierson)將軍和他的副手羅伯遜 (robertson)將軍表明,如果英軍不能“迅速到達戰場並具有充分實力”的話,就難有堵截德國人的機會。

法國人小心謹慎地與外交大臣格雷接觸。格雷表示凡是他的前任已經向法國作出的保證,他都無意“收回”。他就職後的第乙個星期就碰上一次重大危機,於是問霍爾丹是否有過什麼安排,要求英國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跟法國人並肩作戰。霍爾丹查閱了檔案,沒有找到這樣的檔案。但是通過他的這番查詢,發現要把四個師送到大陸得要兩個月時間。

伊舍三巨頭”根本不贊同把英國陸軍只作為法軍的一支偏師使用,所以,在摩洛哥危機的緊張局面趨於緩和之後,2023年開始的聯合計畫的制訂工作也就沒有進展。格里爾森將軍的職務已由他人接替。以伊舍勳爵為代表的居於主導地位的意見,主張在比利時採取獨立行動,不受法軍總部的節制,認為掌握安特衛普及其附近一帶海岸乃是英國的直接利益所在。而約翰·費希爾爵士則強烈主張英國必須以海軍作戰為主。他信不過法國的軍事能力,算準了德國人將在陸戰中打敗他們,所以認為把英國陸軍送過海峽去一同吃敗仗是無謂之舉。

2023年8月,威爾遜被任命為作戰處處長,格里爾森將軍先前就是以這個身份同法國方面開始兩國總參謀部的會談的。法軍於蓋少校立即前來拜見新任處長,當他嘆息英法軍事合作這一重大問題自2023年以來毫無進展時,威爾遜回答說:“重大問題!而且是個生死存亡的問題!再也沒有別的問題比得上它了。”

聯合計畫的工作當即有了起色。除了法蘭西和比利時,威爾遜什麼都不想去看,**都不想去。2023年首次訪法期間,他就曾坐火車、騎自行車,走訪了從瓦朗謝訥到貝爾福之間的法比邊界和法德邊界。他那時就覺察到,福煦“對於德國通過比利時進軍的重視跟我的看法一模一樣,從凡爾登到那慕爾之間是重要的一線”,換句話說,也就是默茲河以東的一線。此後四年間,他每年都要去三四次,每次都要騎自行車或駕駛汽車遍遊2023年的戰場舊地,以及預計會成為未來戰場的洛林和阿登山區。每次來訪,他都要和福煦會商,在福煦調離以後,便和霞飛、德卡斯泰爾諾、迪巴伊,以及法國總參謀部的其他人員會商。

陸軍部的威爾遜辦公室裡,有一整面牆的大幅比利時地圖,圖上每一條他認為德軍有可能通過的道路都用濃墨塗得黑黑的。威爾遜到陸軍部履新之後就覺察到,經過素有“將軍中的叔本華”之稱的霍爾丹的一番整頓,正規陸軍在新體制下業已進行了周詳嚴密的訓練、準備和組織工作,一旦有事,立即可以成為一支遠征勁旅,並且已經做好一切安排,動員令下之日,即可達到戰時定員。但是有關橫渡海峽的運輸問題、宿營問題、給養問題、到達法國後的集結地區問題,以及和法**隊共同建立防線問題的計畫,卻還乙個都沒有。

2023年7月1日,德國“豹”號炮艦駛抵摩洛哥阿加迪爾。全歐洲各國的首相府或總理署,竊竊私議的都是乙個詞:“戰爭”。威爾遜急忙趕往巴黎,也就在這個月裡,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撤掉了公尺歇爾將軍的職務,從此將防禦戰略拋到九霄雲外。威爾遜和迪巴伊將軍共同起草了乙份備忘錄,寫明英國一旦出兵介入,出動的兵力將為六個正規師和乙個騎兵師。威爾遜和迪巴伊於7月20日簽署的檔案,明確規定從動員第四天至第十二天,總數為15萬人和6.7萬匹馬的兵力將在勒阿弗爾(h**re)、布洛涅(boulogne)以及溯河而 上在魯昂(rouen)登陸,改乘火車開赴莫伯日地區的指定地點集結,而在第十三日即可投入戰鬥。

迪巴伊——威爾遜協議,就其實效而言,已將英國陸軍在戰爭到來和英國參戰之時配屬於法國陸軍,那時英**隊部署的地區將是法軍防線的延伸地區,擔負警戒法軍翼側的任務,防範敵方的包抄。這就等於說——於蓋少校也是如此欣然記載的——法國人已經說服威爾遜和英國總參謀部不要去另搞乙個“次要戰場”,而應在“主要戰場,也就是在法國戰場”上共同作戰。事實上,對於這個決定,英國海軍所要負的責任並不比法國人小,因為它對能否在多佛爾——加來 (dover-calais)一線以北的港口登陸不肯擔保,因此排除了在距離比利時更近的或在比利時境內的港口登陸的可能性。

2023年,英國跟法國締結了一項海軍協定,這是乙個負有重大使命的代表團——但不是前往法國而是前往柏林——所取得的結果。為了盡力勸阻德國人不要通過新的海軍法案去擴充艦隊,霍爾丹銜命前去和德皇、貝特曼―霍爾韋格(bethmann-hollweg)、蒂爾皮茨海軍上將以及其他領導人會談。這是英德雙方謀求在乙個共同的基礎上達成諒解所作的最後一次努力。但這次努力同樣失敗了。德國人對於要他們的艦隊繼續屈居英國之後提出了乙個交換條件,要求英國答應在德法一旦開戰時保持中立。英國人拒不答應這一要求。霍爾丹此行歸來,便已深信德國野心勃勃,覬覦歐洲霸主地位,遲早非要抵抗不可:“我對德國總參謀部作了一番研究,我認為,一旦德國的主戰派掌權,這場大戰就不僅僅是要打倒法國和**而已,而且是要主宰世界。”這一結論既然出自霍爾丹之口,對於自由黨的思想和計畫的影響也就非同小可。它的第乙個結果是和法國訂立海軍協定,規定在出現戰爭威脅時由英國人保護海峽和法國海岸的安全,防範敵艦攻擊,使法國艦隊得以不受牽制而專注於地中海方面。法國艦隊所作的安排是出於協定的規定,否則它絕不會如此安排的,因而這一協定也就給英國定下了乙個明確的義務。

到了2023年春天,法英兩國總參謀部的聯合計畫大功告成,每乙個營最後的宿營地,甚至每乙個營要上哪兒去喝咖啡都已計畫停當。需要調撥的法國火車車廂的數目,口譯人員的指派,密碼的準備,軍馬飼料的徵集,這些事項或者已經安排妥當,或者可望於7月底前完成。威爾遜和他的參謀人員不斷和法國人互通訊息一事,是必須嚴格保密的。一切有關兩國總參謀部稱之為“w計畫”的工作,即關於遠征軍行動計畫的工作,都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完成的,接觸這一機密的僅限於六名軍官,甚至連打字、歸檔以及一般文書工作都由他們承擔。

核武大國,唯一戰爭解決方案!

在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烏克蘭總理傑尼斯 什公尺加爾最近在接受美國 採訪時發表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言論。他警告說,烏克蘭正面臨一位無法戰勝的敵人,乙個擁有核 的龐然大物,這使得全世界都為之膽寒。眼下,烏克蘭的局勢異常不容樂觀,長時間的戰爭並沒有給烏克蘭帶來勝利的曙光,唯一的出路似乎只剩下一條,那就是...

為什麼英國打贏了一戰 二戰,可還是衰落了?

英國在一戰和二戰中確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其後衰落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多個因素 1.經濟衰退 英國經歷了戰爭後的經濟衰退。兩次戰爭導致了鉅額債務和財政壓力,國家資源被戰爭消耗殆盡,經濟基礎受到了嚴重破壞。此外,二戰後,殖民地解體和國家資源重新配置也進一步削弱了英國經濟的實力。2.帝國解體 英國在二戰後...

炮火主宰戰場 法蘭西大炮 英國海軍 一戰衝鋒

英格蘭和法蘭西從1337至1453年進行的百餘年戰爭屬於中世紀戰爭,或許也是這個時代戰爭的頂點。法蘭西是那個時代歐洲最偉大的王國,實際上,它是家族間瘋狂爭鬥的豐厚獎賞。因為英格蘭和法蘭西的皇室家族都聲稱自己有資格繼承它。當法國的查理四世在1328年去世時,他妹妹伊莎貝拉宣稱自己的兒子 英格蘭的愛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