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萎縮 印度登頂 人口結構大洗牌將如何重塑世界

2023-07-27 13:59:24 字數 3106 閱讀 6571

點點“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時間接收。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國際上的人口大國,有了人口做保障之後,我國的經濟也實現了飛速發展,各領域的人才後續力量充足,這也是其他國家羨慕不來的。

國際上在人口數量能與我國相媲美的那就是印度了,前段時間有報道稱,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了我國,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訊息引來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這預示著人口結構將大洗牌。

一、印度的人口增長

現在提到印度,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它髒亂差的生活環境,印度雖然是乙個歷史大國,但由於社會上存在等級制度,所以經濟發展是比較緩慢的。

現在我國與印度在人口結構上,存在著特別大的差異,要說我國現在最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老齡化了。

新生兒的出生率每年都在以極快的速度**,雖然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勵生育政策,可大部分家庭依舊選擇只生乙個孩子。

這主要也是因為,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大家的生活成本也都提公升了,幾乎將每乙個年輕夫妻都壓得喘不過氣。

這也導致大家不願意多生,更願意優生優育,可這對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大批人員退休卻沒有充足的後續勞動力,這不利於未來的發展。

印度恰巧與我國相反,它的人口普遍更年輕,從2023年的資料來看,我國65歲以及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的12.6%,印度的比例只有6.6%。

印度的年輕人口為它的經濟,還有社會發展都提供了巨大潛力,有了充足的勞動力之後,也就預示著它的發展更有動力。

所以近幾年很多歐美國家將工廠陸續搬到了印度,這也提高了當地的經濟增速。這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和創新能力,給國家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提公升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二、印度人口增加帶來的影響

一直以來我國都被稱之為製造業大國,我國生產的商品**低廉,而且工藝精湛,再加上有完整的生產鏈,所以一直很受各大品牌的喜歡。

可近兩年工業製造的重心開始往東南亞方向發展,印度就成為了很好的選擇,這裡的勞動力更充足,也更便宜,這就是它最大的優勢。

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高,在幾十年之後它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這對國際政治還有經濟秩序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莫迪在上台之後,更是說出了在5年內,要將印度發展成為第三大經濟體的豪言,這也是因為他對本國的發展有足夠的信心,人口的增長就是他最大的底氣。

不過我們也知道,印度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現在生產出來的很多產品,都無法達到質量標準。而且印度**最擅長的就是坑外企,這也導致很多企業都不願意在印度發展了。

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口只是乙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但並不是全部,我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這可不是用人口堆出來的資料。

我國將發展重心放在了經濟還有現代化程序上,讓產業鏈實現了優化與公升級,還會積極的參與全球事務和國際合作,這都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三、如何重塑世界?

老齡化的問題不單單只發生在我國,其他國家也有徵兆,南韓和日本早就已經凸顯了出來。據聯合國人口**,到2023年南韓、義大利的勞動年齡人口,預計會減少1300萬和1000萬,我國會減少2億。

對於各國來說,經濟發展肯定是第一要務,國家現在該做的就是要做好應對勞動力數量減少的準備。

現在很多亞洲國家,都面臨著經濟還沒有先富起來,就先出現了老齡化的問題,現在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峰值時的收入水平,是美國達到峰值時的20%。

這也說明低收入國家的養老體系,在應對老齡化問題時的能力是比較差的,這也是為何近兩年,我國一直在調整養老金政策的原因之一。

對於各國來說,要在**的政策上多下些功夫,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誰都無法預料。

總結

印度人口優勢可能在某一領域的發展,對我國產生影響,但我國的國際地位已經確立,是不會被輕易撼動的。近幾年中國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公升,印度在進步的過程中我們也在發展,所以兩國的差距依舊很大,社會的發展很大程度都取決於政策的選擇還有行為的改變。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拜登再次給印度畫大餅!

導語 最近,一場全球矚目的g20峰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吸引了全球各界的目光。然而,這次會議似乎隱藏了更深層次的議題,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拜登和莫迪的秘密交鋒是為了什麼?隨著 紛紛猜測,本文將 這次會晤背後的細節,揭示美印合作的可能動機,以及中國在其中的角色。正文 拜登與莫迪的秘密交鋒。在印度首都新...

莫迪不容冒犯,給拜登設規矩,印度地盤遵印度法

印度對於g20峰會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展示印度作為乙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因此決定不給予拜登額外的採訪機會。這表明印度主張地盤遵循印度法,這是對自己國家主權的尊重。為了確保自己成為焦點,印度總理莫迪甚至在峰會開始前不久,就在機場出發的高速路上懸掛了自己的大幅 展示自己的領導地位。這種...

印度會取代中國嗎?

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兼副總理哈貝克周四到週六訪問印度,力促深化德印合作,以減少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讓德國獲得更多獨立性。德國多份 表示,印度還取代不了中國。德國電視二台報道說,哈貝克訪問印度,希望促進與印度的合作,尤其是在綠色能源方面。哈貝克一路也在為德國企業做廣告。印度雖然對綠色能源技術感興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