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降費20 ,基金從業者要降薪多少?

2023-07-22 03:54:36 字數 2852 閱讀 2243

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費率改革工作安排」,第一步,是要求「降低主動權益類**費率水平」。頭部機構應該是早已收到視窗指導了,第一時間相應號召,哐哐發布公告,幾天下來存量產品管理費率、託管費率就都降到。2%以下了。截至目前還剩下不到300只產品(a、c合併計算),管理費仍然在1.5%,託管費在0.25%的,應該是執行寬限期政策,在2023年底前分別降至。2%以下就行。

「**降費」的影響,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對投資人來說,管理費下降20%,就會逆勢**麼?那不能夠啊。公募**的投資者,尤其主動***的投資者,是出了名的追漲殺跌,**越好越買,越差越賣;其次,公募**的銷售,基本仰賴銀行與三方財富代銷,也就是說,銀行網點主推哪只產品,三方財富將哪只產品置頂,哪只產品銷售情況就好,跟管理費的關係從來不大。這也是公募**雖然競爭激烈,但管理費卻多年不降,主流產品一直維持在1.5%的原因。因為管理費高,給代銷機構的「尾隨」也高,所以即便是中小**,卷瘋了的,也不在管理費上捲。

但監管的考慮明顯更長遠,我國最新的「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是167%,這個數怎麼說呢,比任何我們叫得出名字來的國家都高!我國企業揹著這麼高的債務,別管背後原因為何了,燃眉之急都是降槓桿,於是直接融資就比間接融資強,**融資就比債券融資更好。可以說,中國的**市場,是前所未有的被監管重視,前所未有的亟待擴張,前所未有的需要更多買家資金入場。那麼盡可能給買家讓利,讓資管機構薄利多銷,就是監管必然的選擇了。如今**降費只是第一步,整體的《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也已經在研究制定中,資管七雄應該誰家都跑不了。

對於資管行業(不止公募**)的影響,比較複雜。

首先對**公司來說,恐怕又是一場馬太效應。

*降費,直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那些主動***佔比高的頭部機構損失大。粗略測算,前十名每家一年能少賺2-3億。但這些人家,少賺幾個億其實不至於傷筋動骨,倒是尾部機構,靠著一點點管理費勉強維持生計的,在強制調降後,「尾隨」更不足以吸引代銷機構,不足5000萬的迷你**可能更多。等到中小機構在2023年底前陸續完成管理費壓降,生存環境將越發艱難。不過這恐怕也是監管樂見的,眾所周知,**行業的淘汰機制,也已經在研究中了。

其次是「費率改革」,或將引發「費制改革」。

證監會此次安排中提到一句話,很重要,叫「在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的基礎上,監管部門將研究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試點,完善公募**產品譜系,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很多解讀都重視前半句,認為監管在強調固定費率的重要性,但我反而覺得重點在後半句,浮動費率產品要大發展了!

公募**這些年一直以「旱澇保收」被投資者詬病,本來產品線就是以固定費率為主的。浮動費率產品不僅不被**公司待見,更不被分「尾隨」的代銷機構待見。可掛鉤業績、規模、持有期的浮動費率產品,才是鼓勵逆週期投資,能在**差的時候讓利投資者,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的,這類產品必將成為未來產品創新的方向。

在這一點上,招銀理財就把握得很準,5月推出的權益類產品,規定淨值低於1元時,不收固定管理費,可謂是逆週期引導投資者的創新典範,很值得其他資管機構學習參考。

再次是對其他業務的影響,管理費收入的減少將迫使**公司加大力度降本增效。

降本方面,最直接的就是改銀行結算為券商結算,改運營自營為運營外包。這兩點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早就在新晉**公司和迷你**公司發生,但程序很緩慢。因為一般公司都有路徑依賴:

雖然券商結算便宜,但銀行結算更快啊,之前一直用銀行結算的,會傾向繼續用銀行,何必改呢?改出事兒來誰負責?

同理雖然運營外包便宜,但自家有運營人員,做得好好的,也沒必要裁掉啊,自己人做運營到底更放心。

但這都是日子還過得下去的選擇,隨著收入下行突破臨界點,必然有更多中小**公司不得不選擇改變。這些改變對**公司不一定是好事,但對券商和運營外包公司來說,顯然是上量的好機會。

至於增效方面,監管指出的道路是發展投顧業務和直銷。唉,要是能長頭髮,誰想當禿子呢?**投顧和直銷業務的開展,一方面依賴**公司自身產品線的豐富,另一方面需要較大的人力和營銷成本投入,非頭部機構不能實現,甚至頭部機構也難以實現。只能說期待**行業置之死地而後生,被倒逼出潛力了。

最後恐怕就是對從業者個人收入的影響了。管理費下降20%,*從業者薪酬要下降多少呢?7月8號當天,就有公募**渠道人員驚聞部門要降薪50%的噩耗了。

其實當前公募**規模有26.56萬億,其中主動***只有7000億,而管理費還沒有整改到1.2%以下的**規模只有2000億多一點,本輪降費對整個**行業收入的影響其實並不算大。但大家都知道,「降低主動權益類**費率水平」,只是監管的第一步。

當前的國策就是削峰填谷,收入再分配。它體現在產業層面,是鼓勵製造業,降低金融行業整體收入水平;它體現在金融行業,作為平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公募**,近兩年來收入降幅也是遠高於銀行、券商、信託同業的。**公司藉此訊息,先來一輪降薪的,也算是**遠矚,未雨綢繆了。這對於**從業者,肯定是壞訊息,但無疑增加了人才的流動性,提高了**從業者跳槽銀行理財、理財子、保險資管、券商資管,信託公司的可能性,降低了其他行業引進**成熟、高質量人才的成本,是對整個泛資管行業標準化、規範化能力的提公升,必也是監管所樂見。

總之,躺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越來越卷是未來資管行業的主旋律。但費率下降的同時,規模擴張也是可期的。加油幹吧,局中之人,並沒有別的選擇。

作者:曾榮 | 智信研究公司研究總監。

關注「資管雲」,了解更多金融知識~

養基人上哪買基金?

我們時代的到來,讓投資理財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領域,而是變得越來越普遍。與此同時,不斷湧現的新興投資工具也讓人們眼花繚亂。其中最受歡迎且備受推崇的就是 了。然而,隨著 市場的日益繁榮,養基人卻面臨著乙個困擾 到底應該從 購買 相信許多大家都會有類似的疑問。今天,讓我為你揭開這個謎團。1 我們可以選擇去...

貝殼學術丨強基計畫相當於降多少分?

強基計畫 強基計畫一般指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作為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目前來說,強基計畫主要是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所以重點在數學 物理 化學 資訊學 生物學及歷史 哲學 古文本學等相關專業招生,並且還建立學...

廣發集祥債券A基金經理變動 增聘林英睿為基金經理

2023年8月15日,廣發集祥債券 015606 發布公告,增聘林英睿為 經理,任職日期自2023年8月15日起,變更後廣發集祥債券 015606 的 經理為林英睿,吳敵。截止2023年8月14日,廣發集祥債券淨值為0.9877,較上一日 0.04 近一年 1.04 林英睿先生 經濟學碩士,持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