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中國人,8 35億美元,他們在寮國做了什麼

2023-07-21 23:22:48 字數 2037 閱讀 8505

12個中國人,代表十家中國企業,給寮國帶來了8.35億美元投資,預計專案總產值超20億美元!這是7月剛在廣州發生的寮國首次境外精準招商現場的真實新聞。

20億美元對寮國是什麼概念?

作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截至2023年寮國全國總人口758萬人,人均工資500-1000元人民幣左右。20億美元可以按寮國首都永珍的高收入水平,為寮國全國人民發放整整兩年工資。

從微觀而言,20億美元是民生,是促進就業、提高工資水平,具體到寮國人民個體的幸福感提公升。

在最新一屆國會上,寮國沙拉灣省國會議員 siheng homsombat 提到:「希望**上調最低工資,並使其與通貨膨脹率保持一致。盡一切可能鼓勵寮國生產更多商品,以減少進口量,由於基普(寮國貨幣)疲軟,進口商品越來越昂貴,這不是乙個好的迴圈。」

從巨集觀來看,20億美元是穩定,其所投資專案為寮國帶來進口替代,增加外匯儲備、**稅收,穩定寮國基普匯率,避免通貨膨脹持續加重。

如果將微觀和巨集觀結合起來,看到的則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催化下,寮國投資窪地效應凸顯,中老兩國經濟**日漸緊密,中老命運共同體構建日漸完善。

這12個中國人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一種中國力量,這種力量與西方國家資本滾動的血腥和霸權主義無關,這種力量叫和平發展,友好相處、緊密合作,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國家很多,為什麼是寮國?

我們先來看看本次招商會的簽約專案,據「寮國·甘蒙 亞鉀國際智慧型產業園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協辦方亞鉀國際披露,「本次現場簽約的10個專案產業導向明確,涵蓋溴素、氯酸鈉、氯鹼、硝酸、工業鹽、電石/pvc、金屬3d列印智慧型製造、生物技術、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

熟悉化工的朋友可能從這些專案裡能看出一些門道。

亞鉀國際是整個東南亞的鉀肥龍頭,其氯化鉀儲量位居亞洲第一,根據其披露的發展規劃,未來亞鉀國際極有可能將執亞洲鉀肥企業之牛耳。而無論溴素、氯酸鈉、氯鹼、工業鹽、pvc、現代農業等專案,都是依託鉀肥或鉀肥伴生資源延展出的產業鏈專案。

寮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與中國陸路接壤,政策開放穩定,其原材料、勞動力、電力、能源等成本優勢顯著。

所以,從這裡再看本次亞鉀國際協助寮國**在中國舉辦首次精準招商,我們至少能分析出六點關鍵資訊。

1. 亞鉀國際的未來發展深受國內企業、投資人篤定,因此才會以其為基礎投資布局下游專案。畢竟白紙黑字,真金**不會說謊。

2. 亞鉀國際與寮國**關係緊密,從本次招商會亞鉀國際為協辦方,專案落地均為亞鉀國際智慧型產業園就可見一斑。

3. 亞鉀國際在發揮龍頭效應轉為產業集群效應,未來其能量將成倍數增長。產業園的魅力在於,受上游資源總量和質量影響,依託乙個龍頭,極有可能在其產業鏈上孵化出多個龍頭。

4. 「一帶一路」倡議對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具有極為強勁的推動作用。

5. 寮國,作為首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已經開始享受「一帶一路」紅利。

6. 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投資機構、企業認可寮國的投資價值,現在的投資「窪地」可能是未來的產業「高地」。

近些年,我國的飛速發展引起西方國家的惶恐,視我國為假想敵,一方面處處掣肘,限制我國經濟、科技等發展,另一方面向國際施壓,以威脅或挑唆等手段企圖將我國孤立。

結果呢?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屈服於霸權主義的淫威,也看穿了資本主義虛偽的畫皮。「一帶一路」就是以真實具體的案例再像世界展示,和平才是永恆旋律,發展才是根本訴求、共贏才是終極目的。

作為乙個中國人,我每天都要反思,今天反思的是油條和稀飯

當我看到早餐桌上的油條稀飯,我深感生活的平凡與真實。油條的香脆與稀飯的溫熱,彷彿是時光的見證,帶給我一種深深的懷舊感。這一刻,我再次反思了自己,思考著生活的點滴,那些平凡而又珍貴的東西。油條,一種古老的傳統食品,象徵著中國的飲食文化。它外酥裡嫩,香脆可口,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稀飯,讓人感到舒適與滿足。稀...

“沒有乙個中國人,能笑著從大英博物館裡走出來”

剛剛上線兩集,自製短劇 逃出大英博物館 就成為全網爆款。不少觀眾表示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沒有乙個中國人,能笑著從大英博物館裡走出來。沒有特技加持,也沒有複雜的故事線,卻因立足現實引發強烈共情。短片採取擬人手法,講述了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出逃尋鄉的故事。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國記者...

中國人民幣 vs 美元 全球金融危機的解決之道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最近發表了一項觀點,即中國的人民幣無法替代美元,並呼籲中國停止拋售美元和美債,以避免全球金融危機並損害自身利益。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在當前美債信用危機的背景下。當前,美國不斷提高債務上限,這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美債違約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各國採取 美債 拋售美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