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美國發展綠色經濟離不開中國

2023-07-20 21:01:29 字數 1070 閱讀 6310

本文**【參考訊息】;

參考訊息網7月19**道 美國《紐約時報》**7月17日刊發題為《沒有中國,美國無法打造綠色經濟》的文章,作者是魯濱遜·邁耶。文章編譯如下:

大約乙個世紀前,亨利·福特徹底改革了現代汽車生產,法國、日本、德國和蘇聯的工程師蜂擁至底特律,學習如何複製他的神奇方法。這些工程師知道,必須追趕上美國。

現在,美國自己加入到了一場經濟競賽中,這次是在蓬勃發展的清潔能源領域。截至今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這要歸功於其迅速發展的電動汽車產業,而且它在太陽能電池板**鏈的每乙個環節都佔據了至少74%的市場份額。美國卻還在討論是否要推出清潔能源政策——甚至氣候變化是否存在。

美國無法從零開始打造乙個具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或電動汽車產業。坦率地說,創新的歷史表明,美國工程師只有在與中國同行合作的情況下才能在這些行業取得進步。

只要看看福特公司現在身處的困境就知道了。福特希望2023年開始在美國市場上銷售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動汽車。與福特如今使用鈷和鎳製造的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可以更快、更多次地充電;而且這種電池也更便宜、更結實,生產電池所用的礦物也更容易獲取。

唯一的問題是:福特不知道如何大規模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沒有美國公司知道。想出辦法大規模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是中國企業。

福特今年2月宣布將在密西根州耗資35億美元開設一家新的磷酸鐵鋰電池工廠,計畫由一家中國電池製造商提供技術。這似乎是一種雙贏:中國企業將獲得資金和聲望,福特將學會如何生產這種電池。美國還將獲得2500個新的製造業就業崗位。

技術正是福特最終找到中國公司合作的原因。中國目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者,只有它的工程師才能向福特的工程師們展示如何以快速、可靠的方式生產這種電池——而且是以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來生產。在所有其他綠色行業也是如此。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拒絕中國的技術將使我們在未來更加依賴中國——因為我們將不得不從中國進**們從未學會自己製造的東西。

這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訪華時不得不應對的兩難局面,而且也是聯邦***未來數年必須要應對的。如果美國企業不能與中國企業在美國合作開設工廠,那麼這個國家的工人就會錯失工作崗位,其消費者就用不到新技術,其工程師就會落後於世界一流水平。

與中國競爭是個好主意,但疑神疑鬼以至於自縛手腳卻不是。

扼制中國發展?美國再出新招!美印歐聯手!將在中東搞大基建?

美中新的地緣政治角逐 美版 亞歐大陸橋 能否對抗 一帶一路 美國再度為其全球戰略籌碼,它的目標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中國。隨著美國和印度決定在中東聯手打造一項巨集大的基礎設施專案,這場新的地緣政治角逐似乎正式拉開了序幕。但,美國能否如願挑戰中國在中東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擔憂。今年5月7日...

國誠投顧 推動綠色金融,促進整體經濟綠色發展

國誠投顧公司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金融行業與環保產業深度融合。公司注重從業人員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引入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公升級和創新,以實現整體經濟的綠色發展。國誠投顧公司秉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將環保理念融入企業運營和投資決策中。首先,公司鼓勵員工關注環保產業,深入了解環保政...

國際經濟秩序調整,符合各國發展?

在二戰結束後,世界經歷了巨變。美國崛起,英國式微,歐洲強國式微,新的國際經濟秩序迅速確立。但這一秩序並非沒有問題,它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結構性問題,使得世界陷入了一輪輪的危機。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這些變化對國際經濟秩序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二戰前,歐洲強國主導著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