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藝人物風雲錄 「梟雄」董卓,權謀與荒唐並存的權臣

2023-07-23 22:36:08 字數 3690 閱讀 2780

大家好,我是四冶讀史。

董卓年少時,粗放豪爽,武力過人,擅長騎射,喜好行俠仗義,曾多與羌人首領結交,這為其在西涼的崛起打下了基礎。黃巾起義爆發後,董卓在鎮壓黃巾起義中戰功並未赫赫,如何還被朝廷賞識而加官進爵?

董卓的家族,並沒有顯赫的歷史背景或世襲的官職。他在東漢末年初期,只是乙個普通的小**,沒有受到特殊的待遇或重要的職位,又是如何在政治舞台上脫穎而出的?這靠的是權謀。

董卓收到朝廷勤王詔命,率領騎兵馬不停蹄趕往京師洛陽,「挾天子」卻未能「令諸侯」,反而遭受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鎮諸侯聯盟的圍攻,這是為何?

董卓穩固了京師之後,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僭越無禮,擅行廢立,暴虐殘忍,淫亂後宮,為了乙個女人,不惜與呂布反目,最終被王允設計,被呂布當場斬殺。這又是何其的荒唐。

但這些,卻都發生在了董卓的身上。

那董卓是乙個怎樣的人?

試往下看。董卓,字仲穎,在《三國演義》中,他的出身並不顯赫。他出生於東漢末年,具體的家庭背景並未詳細描述。根據史書和**的描寫,董卓出身寒微,屬於社會地位較低的平民階層。他以魏郡茂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人為自居,開始時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小**。董卓年少時,有武力,有俠名,多與羌人首領結交,這為其在西涼的崛起積累了人脈。

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北中郎將盧植因圍攻張角不利,於當年六月被朝廷罷免,改拜董卓為東中郎將,代替盧植將兵。董卓鎮壓黃巾起義軍,在廣宗遇到張角,被張角殺得大敗,恰好遇到劉關張,張角軍被劉關張衝殺,四散潰敗,董卓這才被救下來。事後,董卓得知劉備是白身[1],不但不感恩,還露出輕蔑之意。張飛見到後大怒,要砍了他,被劉備勸下,大家不歡而散。同是微寒出身,董卓何以瞧不起救自己命的劉備?董卓缺乏胸襟與格局。

董卓代盧植將兵,鎮壓黃巾起義軍,因破黃巾無功,擔心朝廷追究治罪,於是,拿重金賄賂當時的權貴十常侍,然後又結交朝廷權貴,因此,董卓不但沒有被朝廷治罪,反而公升官了,成為統領西涼二十萬兵馬的一方諸侯。此時的董卓已有了政治資本。而這一切,皆歸因於董卓的投機與權謀。

黃巾起義歷時九個月,以張角的死亡,宣告徹底失敗。黃巾起義雖然失敗了,卻撥弄了天下大勢,擾動了天下格局,影響了歷史程序。黃巾起義使得何進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使其由政界進入軍界,並成為掌控著朝廷總兵馬的大將軍,且是大漢的最後一位大將軍。

為了扶持皇子協繼位,宦官蹇碩設計誅殺何進,不料計畫洩露,反被株連。為了徹底解決宦官之禍,袁紹建議何進「誅盡宦官」。何進到是接受了袁紹的建議,怎奈宦官張讓、段珪等跑到何太后面前獻媚、表忠心,而何太后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拉攏宦官,就阻止何進誅殺宦官。袁紹見此計不行,又生一計:

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

袁紹想借外部的力量來給何太后施壓,這是要逼宮呀。何進卻欣然同意,然後以朝廷的名義,傳召四方英雄之士,領兵進京勤王。這件事刺激了張讓、段珪等宦官,迫使他們孤注一擲、狗急跳牆、鋌而走險,先出手設計誅殺了何進。

董卓看到朝廷的勤王詔書,非常興奮,嗅到了機會,立馬率領奇兵,馬不停蹄趕往京師洛陽,恰在城外北邙山遇到落慌而逃的漢少帝和陳留王等一行人。在董卓的護衛下,漢少帝一行人等於當日回宮。

由於何進被殺,其下轄的軍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董卓趁機誘降了何進的部下,且兼併了其軍隊,初步穩固了宮廷。

這是董卓騰飛的絕佳機會。

董卓通過與宦官等權貴勢力勾結、利用政治機會和掌握實權等手段,逐漸積累了自己的勢力和影響力。他利用權謀手段和政治手段,逐漸攀公升至東漢末年的權臣,成為掌握皇帝和朝政實際權力的人物。為了立威,董卓打算廢了漢少帝,改立陳留王。

董卓擅行廢立的這一決定是愚蠢的,且荒唐的。殊不知,正是這一決定,會將董卓之前累積的成果推向覆滅深淵。

董卓的擅行廢立,激起了群憤。

曹操都看不下去了。

在未收到邀請的情況下,曹操就孤身赴司徒王允的壽宴,臨了從王允手裡借來七星刀,單刀赴會,刺殺董卓,只是運氣不佳,沒刺殺成功,幸虧巧借「獻刀」得以脫身。曹操連家都不敢回,直接縱馬逃離京師。逃離京城回到老家後,曹操招募鄉勇,發矯詔,聚集十八鎮諸侯陳兵關下,勒兵勤王。這時,董卓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局勢已失去了控制。

董卓是第乙個「挾天子」卻未能「令諸侯」的人,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董卓愚蠢的、荒唐的擅行廢立行為,錯誤地估計了擅行廢立帶來的政治影響。漢雖衰微,但大部分的人心還是向漢的,即使強大如晚年的曹操,也不敢篡立,顧忌的正是向漢之心。

看不下去董卓行為的,不僅僅是曹操,還有王允,只是王允比曹操更狠。

自廢了少帝改立陳留王後,董卓更加肆無忌憚,肆意妄為,睡龍床、奸宮女、淫亂後宮;毒少帝、誅太后,僭越無禮;持劍上殿、殘殺朝臣、暴虐統治、塗炭生靈;縱容家人和手下的暴行,橫行霸道,荒淫無度;縱容自己的妻妾和寵臣,舉辦荒淫的宴會,沉湎於酒色之中。董卓的殘暴和荒唐行為引發了社會的普遍不滿和抵制,也導致了各方勢力的反抗。

司徒王允表面上隱忍,卻暗地裡苦思冥想,尋求誅殺董卓之計。乙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王允在亭下看到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養女貂蟬,瞬間來了靈感,想出「連環計」。王允先以「女兒」貂蟬許諾給呂布,然後以「歌姬」貂蟬進獻給董卓,以離間董卓、呂布父子。

董卓得到貂蟬之後,被她的美貌所迷,把她藏在郿塢,給予了她特殊的寵愛和縱容,夜夜笙歌,樂不思蜀,衣不解帶。貂蟬以其出色的舞技而聞名,經常為董卓表演舞蹈,**董卓。呂布只能光看著,乾瞪眼,況且呂布是個好色之人,再加上貂蟬的撩撥,呂布更是心急如焚、欲罷不能,內心的慾望正在蠢蠢騷動。之後,王允善加引誘,以激起呂布對董卓的殺心。

策反呂布之後,王允等人設計,由李肅引誘董卓出郿塢,安排呂布在宮廷外,出其不意斬殺董卓。見情況不妙,董卓還在心存幻想,大呼曰:「吾兒奉先何在?」殊不知,要殺他的人正是呂布。只見呂布一戟刺穿董卓的胸膛,一代梟雄董卓就此殞命。

在此之前,董卓的首席智囊李儒曾勸過他,如果要江山,就把貂蟬賜給呂布,以換取呂布的忠心,而董卓陷入貂蟬的媚惑中無法自拔,致使最終因乙個女人而喪命,豈不悲哀!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權臣。他出身寒微,但憑藉聰明才智和政治手腕,逐漸嶄露頭角。董卓個性狡詐狠辣,善於利用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後來憑藉著在朝廷中的政治手腕和背後的勢力,逐漸崛起成為東漢末年的權臣。

董卓是乙個極具爭議且性格複雜的人物,他的行為既有荒唐可笑之處,也有權謀狡詐之處。他的權謀手段和政治手腕使他能夠在東漢末年嶄露頭角,掌握實際權力。然而,他的暴虐和淫亂也使他備受指責和抵制。董卓的殘暴統治,引發了各方勢力的反抗,最終導致了東漢政權的崩潰和社會的動盪,推動了諸侯割據,相互征伐的局面出現,給後來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董卓原本是第乙個「挾天子」的人,若能好好利用這一政治資源以「令諸侯」,穩固天下形勢,培植好自己的嫡系勢力,等待時機成熟,將大有可為,且貴不可言。誠如此,**還會有曹操、劉備、孫權他們什麼事呢?董卓握有如此優勢的政治資源,卻不懂得利用,反而是沉湎於酒色不能自拔,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最終導致身死族滅的下場,終歸還是格局下了,裝不下天下。

曹操就比董卓高明多了。

注:1]白身,即沒有官職的普通老百姓。

參考資料:1]羅貫中《三國演義》(天津出版傳媒集團)

文中**來自網路,侵權聯刪。

司馬懿 三國智者,智慧型謀略人物解析

三國演義 作為 三國演義 中的重要人物,司馬懿以其智慧型 謀略和城府,成為了歷史上備受矚目的政治家。他的處世之道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和學習的機會。首先,司馬懿以智慧型和謀略著稱。在戰場上,他成功地抵擋了諸葛亮的多次進攻,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善於洞察人性,了解對手的弱點,從而制定出最有效的策略...

極具驚豔的高收藏小說《求生三國》,文筆精煉讓人意猶未盡!

今日推薦 求生三國 作者 沐散人。點選文末超連結開始 吧 精選段落 第134章濮陽之戰 上 曹操的兵馬很快進入濮陽境內,前方來報,呂布領兵攔住去路,曹操下令,前軍迎戰,自己及諸將為中軍結陣準備迎敵,又派人催促落在後面的曹洪趕緊跟上。呂布帶著張遼 郝萌 成廉三員悍將見到曹軍來到,回身策馬在自己陣前驅馳...

三國傳奇人物 「美髯公 關公 武聖」關羽!

三國演義 關羽,被稱為 武聖 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是劉備的親密戰友,也是三國演義中的重要角色之一。關羽以其忠誠 勇猛和武藝高超而被廣大人民所敬仰。關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英雄輩出。關羽出生在乙個農村家庭,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武藝天賦。他曾為了保護家鄉的百姓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