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發展的要害

2023-07-23 18:05:59 字數 1624 閱讀 4553

剛剛吹了一瓶泰山原漿,趁著酒意,吹著空調風扇,今晚嘮一嘮民營經濟發展的要害是什麼。

剛剛國家發布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雖然沒刷屏,但很多人在**。

國家在回應重大關切,老百姓也在回應重大關切。

通篇讀下來,老李還是很振奮的。通篇鼓勵、支援、肯定之語,恰如暑天吃了根冰棍,涼爽,怡神,透氣兒。

民營經濟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常見的說法是「五六七**」即,稅收貢獻超過50%,國民生產總值佔比超過60%,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佔比超過70%,城鎮就業超過80%,企業數量佔比超過90%。

其實,這種順口溜說法,不全面。

例如,「貢獻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相對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民營企業以40%的資源,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後面還包括「提供了全國80%的日用消費品、60%以上的中高檔消費品和75%的生活消費服務」。

前面要有定語,40%的資源,這個很重要。

另外,我國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民營科技企業有著另乙個「五六七八」:貢獻了約50%的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65%的發明專利、70%的技術創新、80%的新產品。

敲敲小黑板,請牢記。

如下領域,是民營企業牢牢領跑的:智慧型製造、大資料、物流倉儲(智慧型物流)、生物健康等;

如下新經濟新業態,是民營企業創造出來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他們改變了中國人的經濟生態、出行生態。尤其前兩者,在疫情期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而過去長時間內,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非常明顯的風向,比如「民營經濟離場論」,比如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汙名化」,損害著這個國家的肌體,缺少正面回應,對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產生了很大的思想衝擊。

痛則通,痛則變,變則久。

我國民營經濟是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最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信心比**更重要。出台這樣的意見,以正視聽,非常有必要。

只是,民營經濟發展的要害,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要害在**?

要害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十六個字。

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

尤其政企分開這四個字。

為什麼?道理很簡單:

要想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就要提供良好的、親清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要想良好,核心是能夠公平競爭。

只有公平競爭,才能在國營企業有著天然的資源獲取、融資等優勢的前提下,更好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容納更多的就業,承擔更多的稅收,心無旁騖的向科技最高峰繼續衝刺,為國效力。

這叫正本清源,不忘初心,以實現共同富裕。

我們看到,曾經有段時間,國企集團總部去機關化很盛行。企業就是企業,機關就是機關。

現在,國企總部機關化很明顯。很多大型國企總部,不承擔經營只有管理職能的,都稱呼自己為集團機關。國企官方新聞稱呼「機關單位」或者「總部機關」的,隨見可見。

機構還是機關?這是個問題。

背後的核心是:級別等同於**級別,這不是潛規則,是明規則。

企業不像企業,**不像**,專業排在次等位,這怎麼改革?

都說國企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深」的是啥?不就是官心、利益心,而不是事業心嗎?

沒有改革或者改革不到位導致的,其中最關鍵癥結在於政企不分、政商不分。

我們改革長期以來徘徊和反覆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政企不分。

這話不是我說的,很多專家學者都在說,您可以查查。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要害,也在於此。

31條意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新聞頁 台海網 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19日發布,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援力度 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方面提出31條政策措施。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務實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只有拆除了 玻璃門 彈簧門 企業家的才能 優化重組生產要素的能力 冒險精神 開拓精神和拼搏精神等才能充分迸發出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近日發布的 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以下簡...

促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我國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正式發布,讓民營經濟吃了定心丸,能夠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這也讓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強大的信心和動力。對此全國工商聯青委會主席團成員兼秘書長 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表示,這次意見的發布是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檔案。作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