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社群調配資源 智慧型化助力養老(辦實事 解民憂)

2023-07-25 08:47:23 字數 3277 閱讀 9654

核心閱讀。

統籌養老資源,解決結構性供需矛盾;運用智慧型裝置,實時輔助老年人生活;引導專業機構,提供高品質康養服務……在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智慧型養老平台和技術的運用、專業服務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讓養老服務真正做到高效配置、觸手可及。

天氣炎熱,家住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北林路街道文雅社群的獨居老人黃新民,在養老服務通app上指尖輕點,下單了到家助浴服務。收到資訊的金水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自動匹配,發現由於下單老人眾多,只有距離較遠的豐慶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還有富餘人力。

隨即,平台下達指令。當天下午,在老人預約的時間,豐慶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人員跨越大半個金水區,上門為老人服務。

在金水區,養老服務真正做到了高效配置。”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說,金水借助智慧型養老平台和技術,構建區、街道、社群**和線上線下聯動的養老服務體系,對全區的養老資源統一整合、調配,同時向居家養老延伸,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獲得養老服務的質量和便捷性。

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河南省堅持問題導向,為群眾辦實事、解民憂,採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鄭州市金水區針對群眾期盼的辦好“家門口”和“家裡邊”養老問題的迫切需求,上下協調聯動、健全服務設施、完善工作機制,轄區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不斷提公升。

*服務體系。

高效整合資源。

這樣跨社群,甚至是跨街道調配養老服務的事情,我們每天都在做。”金水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負責人蔣菁菁說,金水區建立了包含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在內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聯動,實現了對全區養老資源的高效整合。

金水區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口多,但由於居民區和各個功能區相對分離,老年人分布不均勻,導致養老服務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

有的街道、社群,養老服務供不應求,有的地方又面臨閒置。我們意識到,必須在全區範圍統籌養老資源。”張紅偉說,“近幾年,我們把建設高質量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來抓,在全省率先成立區級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對全區養老服務資源進行整合。”

走進制於紅旗路的金水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巨大的智慧型顯示屏上,全區老人數量、分布情況,以及養老設施和人員的數量、分布情況一目了然。全區老年人下單的需求,都及時匯集到這裡,再由智慧型平台根據訂單內容、距離遠近、服務能力等指標,派單給全區各處養老機構完成。

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是‘司令部’,統一對全區的養老服務設施、機構和公共資源進行整合、調配、銜接。”蔣菁菁說,全區養老服務打破了街道、社群界限,解決了結構性供需矛盾,實現了質量、**的全區統一。

對於突然心臟停止跳動的患者,人工呼吸應該與心臟復甦同時進行。在肩膀下用乙隻手把患者的頸部託直……”在位於杲村濱河家園的豐慶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二層的培訓課堂裡,負責人周亞峰正給街道轄區內新招聘的3名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講解基本的老年人急救知識。

金水區採用“公建民營”的方式,建設集托養服務、製餐配餐、居家護理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以及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和文化娛樂的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委託專業養老服務機構,統一管理,市場化、微利運營。

目前,我們全區共有12家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全區17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174個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張紅偉說,通過**聯動、高效整合,金水區的養老服務既供給充足,又配置有效。

智慧型養老平台。

服務延伸覆蓋。

老人在臥室裡午休時,一翻身跌落地板。客廳看電視的家人卻沒聽到聲響。老人發不出聲音,危急時分,他拉響了床頭櫃上“緊急求助”裝置的拉繩,報警資訊隨即傳到了金水區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

多虧服務平台打來**,我們才發現父親出了狀況。社群養老服務人員及時趕來,緊急施救,幸好沒耽誤**搶救時間。”老人的兒子、家住金水區花園路街道省銀行社群的李先生說。

居家養老,目前還是主流的養老方式。如何將優質的養老服務向居家老人延伸?我們找到了科技賦能的辦法。”金水區民政局副局長范雷說。

走進制於北林路街道的智慧型健康養老體驗廳,方便老人遇到意外報警的拉繩式“緊急求助”裝置,能感應到老人尿床的智慧型床墊,能檢測老人心跳、血壓的智慧型手環等,逐一陳列,100多種產品涵蓋了老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這些裝置投用後,既可以輔助老人生活,又可以監控老人身體狀況,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報警,我們就能及時派人處理。”體驗廳負責人介紹。

范雷說,上門做飯、到家助浴、入戶清潔,老人可“一鍵點單”;身體不舒服,家有緊急事,智慧型裝置自動報警,街道隨時有人響應,“這些裝置,全部接入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實現了多渠道預約、智慧型化排程和全過程監管,等於給每個老人都安裝了隨身的電子保姆。”

去年以來,金水區累計投入660萬元,為區內老人配備智慧型養老裝置2220台套;通過智慧型養老服務平台,累計接受老人線上下單2萬餘次,線下完成服務2萬餘次。

血壓還是有點高,以後還得清淡飲食,沒事多去走走路!”給81歲的宋春賢老人測完血壓,豐慶路街道四月天社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宋小會,就完成了一天探訪3名75歲以上老人的上門巡視關愛任務。老人熱情地留她吃了晚飯。

除了通過智慧型化養老裝置覆蓋全區老人外,我們針對失能、高齡、特困等特定群體老人,還通過**購買養老機構服務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5項專項服務和上門巡視關愛服務。”張紅偉說,金水區還為普通社群老人提供文體娛樂、健康管理等7項普惠服務,“由此,我們實現了養老服務向居家老人的延伸覆蓋。”

盤活閒置資源。

發力人才培養。

主幹道花園路上車水馬龍,車右拐,進一小路,再行數百公尺,來到一處僻靜小院。首慈樂康養護院就位於這裡。

9000平方公尺的室內面積,寬敞明亮,助老、適老設施隨處可見,走進老人房間,適合老年人躺臥的大床和獨立衛生間乾淨整潔,配套的娛樂室、學習室、會客室一應俱全……

這裡是企業自己投資打造的,除承擔街道中心基本職能外,還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康養服務。”負責人李豔傑告訴記者,“要感謝區**,幫我們在城市核心區找到了可供使用的大院子和樓房。”

為進一步提高全區的養老服務品質,金水區積極落實“公建民營”的養老設施運營模式,落實省市各項補貼,大力支援、引導社會力量和專業機構參與養老服務。

張紅偉介紹,金水區落實新建小區100%配套養老服務設施,推動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小區配建一批養老設施,同時,盤活空置的公租房、非商業區公有房等國有資源,用於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我們這裡原來是閒置的國有賓館,區**引導我們對其裝修改造盤活,還給予每張養老床位6000元的補貼。”李豔傑說,充裕的辦公場地給了企業發展信心和空間,企業累計投資3000萬元,建成床位294張,入住率達60%以上;還建成了具有一級資質的**中心,擁有醫護人員11人;建成可以同時為60人配餐的餐廳。

養老服務行業要想發展好,人才是關鍵。

金水區將養老服務人才建設納入區級“十四五”人才工作總體部署、列入財政預算,依託**購買服務持續提公升機構管理能力、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對中高階養老人才出台補貼標準,形成養老人才“育、用、留、管”緊密銜接、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

據統計,金水區目前有養老機構近20家,管理人才近百人,照護、社工、公共營養師等服務人才500多人,基本滿足了全區養老服務行業的人才需求。

智慧型化技術助力基層管理邁向新時代

人民 2023年08月08日08 版 安徽蕪湖探索基層公務出行 資訊化平台 精準貨幣化補貼 模式管理更規範 保障更有力。為便利縣鄉保障範圍之外的 公共運輸不便地區的公務出行,安徽省蕪湖市依託省公務用車管理資訊平台,借助數位化 智慧型化技術,探索實行 資訊化平台 精準貨幣化補貼 模式,既規範公務出行管...

行業動態 RFID技術助力家電製造智慧型化管理

家電生產企業在建立和不斷完善質量體系的過程中,對產品生產 儲存 運輸 銷售 售後服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充分應用rfid技術,可推動家電產品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質量控制的提公升 庫存管理和物流的優化,以及售後服務和維護的改進等,進而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實現更高水平的智慧型製造與經...

教育智慧型化課程資源建設下高中資訊科技課堂的構建

教育是國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的根本。在新時代,教育事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以適應社會經濟的變化和人民群眾的需求。教育智慧型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方向,是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和終身學習者的必要條件。教育智慧型化課程資源建設是教育智慧型化的重要內容,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