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愛孩子入骨,話一出口便遭嫌棄?」奶奶的委屈惹人深思

2023-07-20 21:31:31 字數 3352 閱讀 1352

大家好,我是紅紅~

一位寶媽在群裡說,她懷疑婆婆有被**妄想症,而物件是她5歲的兒子。婆婆每天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不准」「不許」「不可以」「否則,你會……」

比如,孩子樂顛顛地跟在爸爸身後搬東西,婆婆一定會疾言厲色地喝止:「不許去,你會從樓梯上滾下去!」事實上,孩子爸爸就守在孩子身後,隨時準備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應對。

比如,飯後天氣涼爽,孩子想和爸爸媽媽出門散步,婆婆第一時間阻止:「不要去,外面比家裡冷,你出去會感冒。」說這話時,室外氣溫接近27度,室內反而不到25度。

比如,孩子看媽媽做飯很有趣,忍不住湊過去看,婆婆必定跳出來咋咋呼呼:「不要過去看,你會被燙傷的。」實際上,媽媽早把孩子安置在離鍋1公尺以外的地方,自己也做好了一切保護措施。

寶媽說,為了這些看似瑣碎、實則最影響家庭氛圍的小事,他們一家家庭會議開了,建議也提了,可是,每當提到「你說話能不能別那麼誇張」時,婆婆一定會反駁回來「我只是為孩子好」。

結果就是,一家人齊上陣,也沒有把婆婆的習慣拗過來,最可怕的是,婆婆時刻以最壞的打算看待家裡的一切與孩子有關的事,並同步做出預言。

要是預言的事沒出現,婆婆就說是自己提前防範得好;要是預言成真,她一定會說:「看吧,我早說了會這樣,你們偏不信」, 一家人真是苦不堪言。

可是,面對家人的指責,作為當事人的婆婆卻委屈得直掉淚:「我這都是愛孩子的啊,明明是為他好的話,你們怎麼就不能把我想得好一點呢?」

聽了寶媽的講述,群裡不少和公婆同住的人表示,自己家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情況,只是沒這麼嚴重;至於自己帶娃,沒和老人同住的,這樣的情況反而很少。

為什麼奶奶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奶奶一定是愛孩子的。

要知道,真正不疼愛孩子的長輩,會完全對孩子視而不見,根本就不可能去觀察孩子的行為。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奶奶這個行為,恰恰說明,奶奶疼愛孩子,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正是因為這樣,奶奶才能根據眼下的情形,**孩子的下乙個動作。其次,奶奶在無形中爭奪家裡的掌控權。

根據寶媽們的親身經歷,大家發現,出現「咒孩子」行為的奶奶所在的家庭,大都是父母各自有工作,是家裡的主要經濟**。

同時,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必定有一方很好說話,在孩子的養育上願意聽老人的意見和建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奶奶在家裡的地位有所下滑,無論是經濟**還是帶孩子方面,奶奶大都處於輔助位置。

但是,家裡的房子是老人的,年輕的爸爸媽媽暫時還沒有能力獨立出去,處於借住狀態。

再次,想要得到家人的關注。

每個家庭都有乙個關注重點,孩子出生前,這個重點大都在家人身上輪轉,可能是某個人的工作變動,可能是某人的業績提公升。

但是,孩子出生後,這個重點通常都會轉到孩子身上。對於忙碌且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父母親來說,他們不太能看到帶孩子的艱辛,他們更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而真正勞心勞力的奶奶看到的,乙個是自己的付出沒人懂,另乙個是家裡人的敷衍態度。

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獲得更多關注,奶奶把話說重一些也就不奇怪了。因為,哪怕引起家人的不滿,也比沒人搭理好得多。

群裡寶媽們七嘴八舌,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總的來說,大致分為3種。

第一種,自己帶娃,分開住。

表示從來沒有遇到過奶奶「咒」孩子的情況的寶媽,絕大多數都是和老人分開住,自己帶娃的寶媽,即使實在忙不過來,也只是短暫地把孩子放到姥姥或者奶奶家,下班也就接回小家庭了。

這些寶媽們一致認為:結婚從來都不是乙個人融入另乙個家庭,而是兩個家庭各出乙個人,再由這兩個人組成乙個新的家庭,在這個新家庭裡,無論是責任還是壓力,都由兩人共同承擔。

而養育孩子更是如此,而且,撫養教育孩子,本來就是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

當這份責任被年輕的父母很自然地接過來時,老一輩也就順利地退居二線了,一家人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奶奶「咒」孩子的情況,自然也就不會再發生了。

第二種,以柔克剛,嘴要甜。

至於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經濟實力不允許,暫時還沒有能力獨立出去、需要老人幫忙、萬事仰仗老人的家庭。

寶媽們建議,對老人就乙個方法就夠了:以柔克剛,嘴要甜。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是因為,老人的年齡畢竟擺在那裡,她們的閱歷、經驗肯定比年輕人多得多,只是因為雙方資訊不對稱,溝通方式欠佳,才出現了理解偏差。

與其盯著對方的不好,試圖改變別人,不如讀出她的語言背後蘊含的資訊,平時也多多表達感激和理解。

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家裡越來越紅火,溝通到位了,再固執的人也會被感化。

第三種,娃爸上陣,要頂住。

都說,母子沒有隔夜仇,**吵完**丟。和婆媳關係天生就很難協調不同,母子關係是最好溝通的。

畢竟,血緣關係擺在那裡,再吵再鬧也不會真的決裂。

因此,如果在育兒上實在和婆婆難以溝通,那就讓寶爸上陣吧,吵也好,鬧也罷,只要寶爸衝在前、頂得住,寶媽躲在後面也真的很不錯。

畢竟,孩子是父母雙方愛的產物,育兒本身就是父母共同的責任,只要寶爸有擔當,再厲害的婆媳也不會僵到**去。

那麼,你家出現過「咒」孩子的情況嗎?你是怎麼處理的?

戀愛需要明明白白,花束是愛的語言

戀愛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但要想讓這份感情更加美好,我們需要學會明明白白地表達愛意。與此同時,送花作為愛的語言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將 這兩個話題,幫助大家在戀愛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在戀愛中,明明白白地表達愛意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我們要學會說出口。許多人因為羞澀或者害怕被拒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

女孩子會選擇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在情感世界中,女孩子往往會面臨乙個重要的抉擇 選擇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年輕的女孩,她們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著這個問題的答案。本文將 這個問題的各個方面,分析選擇不同選項的利弊,並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己的情感生活。選擇愛自己的人的優點。真正的關愛和尊重。選擇愛自己的...

明明是繪本裡「泡大」的孩子,怎麼上小學後,閱讀能力那麼差?

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在其學習和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有時我們會發現一些孩子,儘管在幼兒期表現出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閱讀各類繪本,但當他們上小學後,卻出現了閱讀能力下降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將深入 這個問題,並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釋和建議。1.閱讀技能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