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到一張“彩票”,兌獎後被騙走7000元

2023-07-26 10:38:22 字數 1348 閱讀 7323

我國彩票業已有30餘年的發展歷史,彩票已經融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但總體而言,還有很多人對彩票的認知不夠,這就為很多以“彩票”之名進行的網路詐騙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近日,家住上海市金山區的市民孫女士收到了乙個莫名其妙的快遞,快遞盒內有乙個手機支架和一張帶有***的“刮刮樂”。孫女士刮開“彩票”後,發現自己中了10元錢。為了領取10元獎金,孫女士掃瞄“彩票”的***後,被所謂“客服”拉入乙個聊天群,領取了10元紅包,隨後群主開始在群裡派發刷單任務。

在群友“獲利訊息”的“狂轟濫炸”下,孫女士第一次嘗試了充值300元後,獲利450元。為了完成後續刷單任務,孫女士先後共計充值了7000多元,卻遲遲沒有收到返利,遂意識到自己被騙,向當地派出所報案。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類似孫女士遇到的**並非個例,近期,在各類網路社交平台上,很多網友都分享了自己收到不明快遞和假彩票的經歷。

不明快遞”套路揭秘。

1. 詐騙分子通過網際網路灰色產業鏈獲得潛在受害人的資訊,包括姓名、位址等。這些資訊可能是在各種網購環節中洩露的。

2. 詐騙分子以知名電商的名義,向潛在受害人快遞廉價“禮品”,並附上答謝優質客戶的“即開型彩票”。

3. 刮開“彩票”必定中獎,“彩票”提示掃***聯絡客服領獎。設計所謂“安全掃碼頁面”,打消受害人的顧慮。

4. 詐騙分子冒充電商客服,告知受害人參與完成“刷單”“充值”等任務後即可領獎,視受害人“上鉤”情況制定後續詐騙方式。

其實近些年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平台導流入群或新增潛在被害人為好友後,以“中獎”“*開獎號碼”等名義進行的網路詐騙行為層出不窮,雖然形式不斷翻新,但其“核心”並無變化。如果有更多人了解彩票相關常識和典型電信詐騙型別,就可以避免落入此類**。

在我國,中國福利彩票、中國體育彩票均為**特許發行銷售的國家公益彩票。大家應通過正規渠道參與購彩。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來歷不明的可疑“彩票”,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如果已造成損失,應及時止損,保留相關證據,包括轉賬憑證、購買鏈結、實物證據等,以備此後訴訟維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在不明平台上大額度充值,以防造成重大損失。

除了上述“不明快遞”詐騙形式外,還有一類詐騙是不法分子向潛在受害者傳送“中獎”資訊,要求受騙者撥打“兌獎**”並以繳納“公證費”“手續費”等名義實施詐騙,所以大家收到此類資訊切莫輕信。

為避免陷入此類**,大家要謹記:不明***勿亂掃,未知公共wifi莫亂連。最重要的是,築牢心理防線,不要輕信各類來歷不明的中獎資訊和“天上掉餡餅”的旁門左道。(國家彩票)

歐亨利式的短篇小說 最後一張彩票

傑克和艾公尺是一對夫妻,他們住在紐約的乙個破舊公寓裡。傑克是一名記者,艾公尺是一名圖書管理員。他們的收入微薄,勉強維持生活。他們有乙個共同的夢想,就是能中彩票,改變命運。每週一次,他們都會買一張彩票,帶著期待和祈禱等待開獎。他們把買彩票當作一種娛樂,也當作一種希望。他們總是幻想著中了大獎後的美好生活...

傅首爾老公要離婚,她卻收到這樣一張卡片,網友 太傷人了!

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也是最難維繫的關係之一。很多夫妻在相愛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在婚後的生活中,卻發現彼此有很多不和諧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婚姻危機。有些夫妻能夠及時調整和溝通,找回幸福感,有些夫妻則選擇了分道揚鑣,結束了婚姻。近日,一檔婚姻紀實觀察類真人騷 再見愛人3 引起了的...

他患癌後,躺在病床上,留下了這一張讓人心酸的照片

鄧稼先的故事充滿了堅韌 奉獻和犧牲。他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為了中國的核事業默默奮鬥了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然而,他的工作也讓他不幸地受到了核輻射的嚴重危害,最終導致了癌症的發展。在核試驗中,鄧稼先擔任總指揮的角色,親自參與每一次核試驗,為了獲得更準確的資料,他甚至不顧輻射風險親自前往危險區域,獲取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