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弓“鎖孔”切除鞍結節腦膜瘤

2023-07-26 18:08:40 字數 3143 閱讀 4115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轉眼已到2023年。回想12年前噩夢開始的地方,仿如昨日,卻又恍如隔世。

12年前,趙女士因為頭疼伴右眼視力下降就診於當地醫院,檢查出鞍結節腦膜瘤,當即就做了切除術。手術的成功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氣,壓在所有人心上的這塊“巨石”終於挪走了。

然而,12年來,在乙個紀的時間裡,“腦膜瘤”的巨大暗影卻始終沒有離開趙女士的生活,令她飽受困擾,遍經折磨,直到遇到李士其教授,這一困境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12年受困**“囚籠”

第一次手術後,趙女士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生活,日子過得恬淡而平靜。直到2023年的一天,趙女士的視力再次出現模糊症狀,這讓她心頭一驚。一番檢查,果然是腦膜瘤再次**了。

這一次,她選擇了伽馬刀**。從此以後,趙女士每天都生活得戰戰兢兢,心理壓力巨大,生怕腫瘤再次**。就這麼一晃,8年過去了。正當趙女士以為可以安枕無憂時,2023年1月視力模糊又一次淹沒了她的生活。“就像蒙了一層膜一樣”,那種感覺對她來說是何等熟悉,那一刻,她覺得生活再次陷入無邊的黑暗和絕望中。

當地醫院鞍區mr提示鞍上及左側額部結節,考慮腦膜瘤,建議再次進行手術切除。12年來連續的**,讓趙女士對生活完全喪失了信念和希望,只覺得噩夢已吞噬了她的整個人生。唯一能支撐她繼續向前的,是丈夫的堅持與執著,是對夫妻同命的依戀。

在丈夫陪伴下,為了尋求進一步**,趙女士輾轉求醫到了上海,後又慕名轉入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

入院檢查顯示,左眼視力下降,外側視野缺損。鞍區mri平掃+增強顯示,鞍上可見類橢圓形異常訊號,大小約2.8cm*1.5cm,與垂體分解分界清晰,與視交叉、海綿竇分界欠清晰。

腫瘤向鞍上生長。

結合實際病情和影像檢查結果,潘仁龍主任、李士其教授、吳治群博士會診後指出,趙女士視物出現異常,手術指徵明顯,應及早手術,否則症狀還會加重,視力會越來越差,最終導致永久失明。

要警惕首發視力障礙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6b病區潘仁龍主任介紹,腦膜瘤是顱內較為常見的一種腫瘤,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其發病率佔顱內腫瘤的19.2%,僅次於膠質瘤,居第二位。鞍區腦膜瘤主要位於鞍區,是顱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

鞍區腦膜瘤和視神經、視交叉、大腦前動脈以及雙側海綿竇位置比較鄰近,如果體積較大,常常會累及鞍區,所以其主要症狀就是引起視力視野改變,及垂體內分泌改變等。

80%以上的鞍區腦膜瘤患者,以視力障礙為首發症狀,視力障礙多為緩慢、進行性減退,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早期一側視力減退伴顳側視野缺損,單側視力障礙佔55%,隨後對側視神經和視交叉受壓表現為雙眼視力下降或雙側視野缺損,雙側視力障礙者佔45%,情況嚴重者可致失明。

約80%以上的鞍區腦膜瘤患者首發症狀為視力障礙。

鞍區腦膜瘤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如不及時**,增長到一定程度,會嚴重壓迫視神經,不僅可導致失明,患者還可出現顱高壓、視乳頭水腫、頭痛、精神症狀等嚴重病症,因此,一旦確診應盡早採取手術**。

醫療與美學的和諧統一

李士其教授指出,該患者顱內腫瘤向鞍上生長,只能通過開顱手術切除。儘管開顱手術勢在必行,但是當趙女士看到身邊病友的“光頭”和上面扎眼的疤痕時,內心感到無比焦躁和不安。畢竟,從醫療美學角度來說,在保證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切除病灶,與盡可能保護好患者的外貌外觀並非絕對衝突和對立。一定程度來說,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能更好地促進術後的**。

鞍區病變通常採用經鼻蝶、經額下、和經翼點等入路進行手術。但是上述入路均有優缺點。比如經額下入路開顱損傷較大,不必要的腦暴露和腦牽拉過多,出血量大,易損傷嗅神經,病人術後反應重。而經蝶入路手術採用微創技術解決了以上問題,但對於蝶竇發育不良、腫瘤呈啞鈴狀向鞍旁、向中顱窩或向鞍後、鞍上生長的病例,術中處理很困難。

鑑於趙女士的腦膜瘤生於顱底,經多次會診和縝密評估,李士其教授決定為其行經眉弓眶上鎖孔手術,用微創技術來切除腫瘤,盡最大可能降低損傷。

神經外科“鎖孔”手術得益於現代ct、mri、dsa等影像技術的發展,它不僅將骨瓣開顱和微創技術有機結合起來,而且憑藉精確地解剖關係,為手術提供了精準的術前定位,使有效空間內以較小的手術創傷,來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成為可能。

利用鎖孔一樣大小的骨窗來代替大切口、大骨窗,進行顱內的深部病變切除,能根據病灶特點,準確設計開顱部位和範圍,深入腦組織自然間隙,以最短路徑精準到達病灶,這是鎖孔技術的最大特點。同時,它還具有手術時間較短、創傷較小、住院時間較短等優點。

此外,由於鎖孔切口常常設計在眉弓、髮髻內,切口短而隱蔽,極大地滿足了患者對於外觀上美觀的需求,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李士其教授團隊正在為患者手術。

顯微鏡下鎖孔切除腦膜瘤

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2月14日,經過充分完善的術前準備,並徵得家屬同意後,李士其教授在吳治群博士、尤國棟醫生的協助下,順利為患者進行了 “經眉弓眶上鎖孔入路鞍區病損切除術”。

術中,在蔡司顯微鏡(雙螢光)下,見腫瘤組織包繞左側嗅神經,雙側視神經被生髮於鞍結節處的腫瘤組織擠壓至外下方,且與腫瘤組織關係密切。李士其教授處之泰然,在充分保護好重要血管神經的前提下,逐步將腫瘤與周圍的神經、血管一點點分離開來,分塊切除腫瘤,讓視神經得到了充分減壓。歷時3個多小時,手術終於順利完成。

術後影像顯示腫瘤被切除。

在這一台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中,李士其教授憑藉完善的術前計畫、嫻熟的顯微外科手術技巧、耐心專注的手術風格,充分展示了自身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深厚造詣。不僅完成了既定的醫療目標,而且實現了醫療技術和醫療美學的和諧統一,讓患者的身心都得到了**和安撫。

術後,趙女士左眼視物模糊情況明顯改善,無其他新發功能障礙。再次見到趙女士時,她的精神狀態不錯,更令人欣喜的是——一頭秀髮依舊烏黑靚麗。

此文章僅作為臨床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