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為何開始親中

2023-07-25 00:37:04 字數 6709 閱讀 9735

「中國的利益就是沙特的利益」——這是2023年12月,中國領導人訪問沙特時,沙特國王薩勒曼當著**的面作出的表態。

這一簡單而直接的宣言,令西方**非常意外。

要知道,沙特曾經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如今中美關係如此對立,沙特國王卻大膽向中國示好,人們不禁好奇:中國到底給了薩勒曼多大好處?

三個月後,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2023年3月10日,中國、沙特和伊朗三方代表在北京簽署並發表聯合宣告,宣布沙特和伊朗將恢復外交關係。

訊息一出,舉世震驚。

沙特和伊朗,號稱「千年血仇」,兩國從公元7世紀開始就戰個不停。阿拉伯地區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句古語——「如果在沙漠中碰到了乙個波斯人和一條毒蛇,那一定要先殺了波斯人。」

然而,就是這麼一對仇家,居然被中國勸和了。可以說,這份功績之偉大,已經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不配為之授勳的程度。

在宣告發布之後,沙特外長在採訪中對**說「感謝中國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這是只有中國才能做到的事情。」

中國和沙、伊之間的故事,要從唐朝講起。

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穆德逝世,而他的繼任者歐麥爾一世是個雄心勃勃的征服者。

公元635年,歐麥爾一世命令阿拉伯軍隊兵分兩路,同時向拜占庭王朝和波斯帝國發起進攻,其中的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曾經的波斯帝國非常輝煌,其領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歷史上著名的埃及王國、新巴比倫王國,都亡於它手。

但進入7世紀後,波斯帝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日漸衰落,不久之後更是因王位繼承權爆發內亂。內憂外患之下,很快被阿拉伯人攻破都城。

國王伊嗣俟三世一路東逃,最終在中亞的木祿城被殺。

絕望之際,伊嗣俟三世的兩個兒子卑路斯和阿羅撼決定求助外界。然而,此時的拜占庭也是自身難保,唯一有希望對抗阿拉伯帝國的,只有遠在東方的大唐。

其實,早在數年前,他們的父親就曾派出使者向李世民求援。但當時的唐朝剛打完高句麗,正在休養生息,李世民本人也已經走到生命盡頭,無暇關心西域。

因此,唐朝並沒有回應伊嗣俟三世的請求。

公元654年,卑路斯兄弟二人跋涉千里,硬是從兩河流域走到了吐火羅(今巴勒斯坦北部),向唐高宗李治求援。

李治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波斯使者,但仍以路途太遠為由拒絕出兵。

卑路斯沒辦法,只能依靠吐火羅人的部落武裝,與阿拉伯軍隊周旋。

此後的幾年裡,阿拉伯帝國一路東擴,漸漸把手伸到了唐朝控制的中亞地區。

7年之後,卑路斯再度向唐朝求援,這一次,唐高宗沒有拒絕。

他敕封卑路斯為波斯都督府都督,並派哥哥阿羅撼遠赴拜占庭,準備給阿拉伯人來一出兩面夾擊。

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就在阿羅憾剛剛與君士坦丁二世談成合作的時候,李治患上了頭痛病,無法處理政務。

與此同時,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權也突然崛起,唐朝為阻止其擴張,不得不調動兵力,向西南轉移。

如此一來,能夠用來應付西域戰場的兵力,就少得可憐了。

缺兵少將的卑路斯兄弟二人一路敗退,最終在公元675年,逃回洛陽。

此後,卑路斯一直呆在中國境內,直到去世,而剩下的波斯王族,也逐漸融入當地,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時至今日,在西安乾陵附近,還有一尊卑路斯的石像,而這段歷史,也一直被伊朗人銘記著。大唐雖然沒有幫他們復國,卻為曾經輝煌的波斯王朝,儲存下了最後的餘暉。

說完了波斯,我們再來說說阿拉伯(沙特)。

雖然阿拉伯帝國最強盛時,曾經和唐朝短暫對峙過一段時間,但其實雙方的關係一直不錯。

阿拉伯人有條古訓——「知識雖然遠在中國,亦當往而求之」。

可見,他們對於古老的東方文明,是有一種嚮往之情的。

早期的阿拉伯國家,其實說不上富裕。他們的特產是椰棗和駱駝,這兩樣東西在東西方都賣不上什麼好價錢。

但當絲綢之路開通後,阿拉伯人很快就找到了生財之道——雖然我自己沒什麼產品,但我可以做中間商啊。

靠著往西方倒騰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阿拉伯人迅速致富。唐朝時期,中國人將阿拉伯稱為大食(dà yì),而大食首都巴格達,就是中亞最重要的港口。

當時的巴格達被稱為「天賜花園」,世人都說它是「規模最龐大、建築最莊嚴、河流最充盈、空氣最純淨」的商業之都。

而在這個商業之都裡,最受歡迎的,毫無疑問是中國產品。早在唐朝時期,巴格達城內就已經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根據唐朝軍人杜環在《經行記》中的記載,巴格達城內甚至有不少從長安和河東來的唐朝工匠,他們在此處極受歡迎,往來接見的,大多是富商和貴族。

這種對中國商品的狂熱在10世紀到達頂峰。

當時西亞地區流行著一本名為《印度浪跡記》的書。書中記載乙個猶太商人在東方經商數十年後成為巨富,他帶著大量的中國瓷器和絲綢回到阿曼,並將一件青瓷壺獻給了阿曼國王。阿曼國王當即大喜,為他封官賞爵。

這個故事鼓舞了所有阿拉伯商人,他們紛紛踏上旅途,前往夢想中的中國。

馬可波羅遊記》中曾記載,「元大都外城常有無數商人來往止息」,「建有許多旅館和招待駱駝商隊的大客棧」。

這裡的「駱駝商隊」,就是指阿拉伯人。

然而,元朝之後,絲綢之路逐漸衰落,阿拉伯帝國也分崩離析。到了清朝時期,由於清**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加之海上**崛起,絲綢之路徹底凋零。

在這段時間內,阿拉伯地區基本處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

直到19世紀末,英國人為了控制印度航線,決定在阿拉伯半島地區扶植乙個政權。而沙特家族,就是他們最後選中的合作小弟。

靠著英國人的支援,沙特家族強勢崛起。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崩潰,沙特終於迎來建國機會。

2023年,沙特家族正式宣布成立沙地阿拉伯王國。建國之初,沙特窮得叮噹響,可6年之後,沙漠裡發現了巨量的石油,沙特一夜暴富。

國王伊本·沙特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請來美國人,將面積93萬平方公里的油田承包給美孚石油公司,期限66年。

白撿了個油田的美國人非常高興,他們在沙特修建軍事基地、輸油管道和海運港口,並同沙特簽署軍事協議,二者各取所需,關係可說是如膠似漆。

然而,202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英美等國堅定支援以色列的立場,惹怒了一眾中東國家,其中就包括沙地阿拉伯。

2023年,沙特指責美國侵略黎巴嫩,果斷終止《美沙聯防互助協定》。

2023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美沙關係再度惡化。

期間,沙特曾聯合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發起對美石油禁運,試圖給美國人施壓。

然而,在正面戰場上,所謂的阿拉伯國家聯軍僅支撐了6天,就被以色列打得頭破血流。而其他產油國則乘此機會加大石油出口,造成國際油價**。

沙特就這樣賠了夫人又折兵,淪為英美等國的笑柄。

不過,沙特人並沒有就此服軟。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他們再次聯合阿拉伯國家,發起石油禁運,這一次,他們把英、法、日、荷等國也拉進了禁運名單。

這一招立竿見影,西方陣營很快**,連美國的好大兒日本也表態支援沙地阿拉伯。

美國人沒辦法,只能派出國務卿基辛格前往沙特斡旋。2023年3月19日,經過美方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後,沙特終於解除了石油禁運。

此後,就是大家熟知的兩伊戰爭。兩個產油國之間的鏖戰,使得國際油價暴漲。

然而,沙特國王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戰場就在家門口,頭頂上還時不時有其他國家飛機掠過。沙特國王空有一身橫財,卻寢食難安。

為了給自己買個定心丸,時任國王法赫德向美國求購長矛彈道飛彈,遭到美國人無情拒絕。

之後便是那個傳遍中文網際網路的故事——法赫德派親王訪華,以35億美金,換回了36枚東風飛彈。

在此之前,沙特為了避嫌,幾乎從沒和社會主義國家接觸過。但在這筆生意過後,沙特王室突然找回了一千年前那種熟悉的感覺——去東方,大有可為!

中沙建交後,雙方在軍事、經貿等領域的交流不斷加深,而美國和沙特的關係,卻像心電圖一般跌宕起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美軍大量進駐沙特,而沙特也畏懼薩達姆,雙方因此度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

然而,2023年911事件爆發,美國查出有沙特籍***參與其中,雙方關係急轉直下。

之後,美國又在伊拉克扶植什葉派掌權,讓遜尼派為主的沙特深感背刺之痛。

總之,21世紀頭十年的美沙關係,就是在螺旋中不斷下滑,一直到2023年,震驚西方世界的卡舒吉被害事件發生。

得罪沙特國王,下場會有多慘?

畫面中的這個男子,名叫賈邁勒·卡舒吉。此時,距離他被分屍,還有7分鐘。

他踏入的這所房子,是沙特駐土耳其領事館。

進入領事館後,卡舒吉立刻遭到伏擊,等他失去意識後,等待已久的沙特屍檢專家圖拜吉一邊聽著古典**,一邊將他「細細切做臊子」。

在完成工作後,圖拜吉身邊的人打了乙個**:告訴你老闆,事情辦成了。」

之後,卡舒吉的屍體被裝入袋中,分批次運上卡車,從此人間蒸發。

2023年11月,土耳其官方公布了乙份大使館內的錄音,在這份錄音裡,可以清楚地聽見卡舒吉的求饒聲和電鋸切割屍體的聲音。

土耳其方面稱,該暗殺小組一共有15個成員,而他們幕後的老闆,正是當時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

西方**立刻一片譁然。卡舒吉是一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著名記者。他出身沙特望族,祖父是沙特國王的御醫,叔叔是沙特最大軍火商。而他自己,也因為採訪過拉登而名聲大噪。

但就是這麼乙個沙特貴族,卻和小薩勒曼極其不對付。他多次在**上抨擊小薩勒曼得位不正——因為沙特王室過去的慣例是「兄終弟及」,但老薩勒曼國王廢黜了自己的弟弟,將王位指定給了小薩勒曼。

這讓和曾經的繼承人關係匪淺的卡舒吉非常不滿,2023年,他在《華盛頓郵報》上發文稱:阿拉伯世界將永遠生活在集權和腐敗的政權統治之下。美國時代周刊見他如此上道,便將他評為年度人物。

但卡舒吉不知道的是,這位80後王儲,可是個堪比金三胖的狠人。

他多次派人警告卡舒吉,但後者仗著自己有美國人撐腰,依舊我行我素。最終,小薩勒曼派出專業隊伍,在領事館內結果了他的性命。

小薩勒曼的「分頭行動」,讓美國人勃然大怒。2023年,拜登在競選中公開宣稱沙特是「賤**家」,但小薩勒曼並未回應。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認慫了,事實上,小薩勒曼是個非常有野心也非常有能力的人。

他上任後不久,就提出了「2030願景戰略」,旨在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變沙特的畸形經濟結構。

他的第乙個動作是反腐。

2023年11月,薩勒曼發動「反腐風暴」,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抓捕了11個王子和十幾個大臣。他將這些人全部關進利雅得五星級酒店內,逼迫他們交出1000多億美元的資產和大量石油集團控制權。

接著,他又通過沙特主權**,大量購買歐洲石油企業、波音、迪士尼、花旗銀行等公司的**,擴大產業覆蓋面,提高主權**抗風險能力。

他還在國內大力推動年輕人就業,改善婦女地位。如今,沙特的婦女已經可以自由上街、考取駕照。和一些保守中東國家相比,沙特往世俗化的方向邁了一大步。

而他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把沙特從乙個能源依賴型國家,轉變為乙個現代工業化國家。

那麼,在這條道路上,誰最能幫沙特一把呢?

答案不言而喻。

202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西方**還在觀望之際,沙特精英階層已經率先反應過來——絲綢之路要重回中亞大陸了!

其實,沙特人盼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早在2023年,半島電視台談話欄目《檔案》就曾做過一期題為《中國與阿拉伯——由絲綢之路到絲滑外交》的節目。

在這期節目中,嘉賓海珊·伊斯梅爾博士強調:「中國是大國列車中的最新一列,是阿拉伯該上的車。」

因此,當一帶一路開始進入中亞後,沙特立即與中國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內容涵蓋能源、基建、農業、房地產、醫療等多個領域。

薩勒曼公開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與『2030願景』存在協同效應,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將開啟一條現代化的絲綢之路。」

而沙特投資大臣法利赫的說法則更加直白——「一帶一路倡議符合沙特國家運輸和物流戰略目標。該戰略旨在將沙特定位為連線三大洲的全球物流中心」。

也就是說,沙特已經明白過來,只要搭上東方快車,扮演好「全球物流中心」的角色,它就很有可能重回巔峰。而這一切,他們在2023年前,已經做過一次。

更為有趣的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越來越主動,沙特**中的親中派,表現得遠比中國人更加激動。

2023年,半島電視台搞了乙個主題為「中國是否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辯論節目,引發極大討論。

許多看好中國的中東人表示,中國應該在中東駐軍,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趕走美國人。而一些更極端的人則表示,我們從2023年就開始期待這一天了,言語之中,頗有一種幽怨的感覺。

然而,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止一次地使用了這樣乙個比喻——「高貴的東方女王,終於打算脫下她的絲綢手套,加入這場棋局了」。

誰又能想到,我悠悠華夏,在阿拉伯人眼中,竟然是個女王的形象呢?

沙特為何投資?土耳其瘋狂賣黃金!

導語 秋日生活打卡季,您是否好奇,為何沙地阿拉伯會投資狂賣 的土耳其?這個看似普通的舉動背後,蘊藏著怎樣的經濟戰略和政治考量呢?讓我們深入 這一問題,揭開金磚國家沙地阿拉伯與土耳其之間的複雜而微妙的互動。正文 一 沙地阿拉伯為什麼增持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備受青睞。沙...

金磚國家沙特 為何投資?土耳其狂賣黃金!

導語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地阿拉伯,如今似乎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了一場經濟變革的精彩劇目。然而,這個劇目背後隱藏著乙個引人猜想的謎團 為何沙地阿拉伯會在這個時刻大舉增持 並將目光瞄準了土耳其呢?這其中是否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我們將探尋這一複雜的故事。正文 一 的吸引。沙地阿...

沙特為何花35億美元買中國飛彈?背後的真相讓人震驚!

在1987年,中國與沙特之間發生了一筆驚人的軍火交易,沙特以高於中國方面預期的 購買了35枚東風3型中程飛彈。這筆交易不僅為中國帶來了鉅額外匯收入,也為沙特提供了強大的防空能力。這是中沙兩國之間的第一次軍事合作,也是中國走向國際軍火市場的重要一步。當時,中東地區正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威脅。以色列在美國的...